王红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9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 例老年骨折患者,围绕以上患者开展分组对照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性28 例,女性23 例,最高龄81岁,最低龄62岁,平均年龄(67.4±4.2)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6 例,女性25 例,最高龄83岁,最低龄60岁,平均年龄(66.9±4.0)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在此基础上,着重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增进护患沟通: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通过其面部表情、行为举动来判断患者在情绪上的波动,主动上前问询患者的感受和态度,并予以针对性的开导。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使其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另外,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十分必要,在得到其支持与配合的基础上,并在日常的护理方面给予相应的指导,建议患者家属经常陪伴于患者左右,在情感提供支持,其对于改善患者的精神和情绪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②心理疏导:对于产生焦虑情绪患者,需要了解患者所焦虑的问题,给予其切实、有效的帮助,解决患者的困扰。提供情绪宣泄的途径,通过听音乐、观看电视节目、阅读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谈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使其对于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和乐观。③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也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方式,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正确认识,了解情绪和精神状态对于术后恢复的影响。在健康宣教的过程中,患者能够对治疗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有着全面的掌握,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并能够认真遵循护理人员的指导,有助于并发症的预防。
以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 值和χ2检验,P<0.05 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n(%)]
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及其生活质量(±s)
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及其生活质量(±s)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
骨折是一种突发性的伤病,导致患者肢体活动受限,一般都伴随有较强烈的疼痛感,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而老年骨折患者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骨组织量减少,骨折部位的愈合较为缓慢,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进行恢复。在老年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中,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密切观察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加强疼痛护理,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给予相应的指导。负面情绪的产生,使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中产生消极的态度,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加强心理护理的干预。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耐心听其主诉,从而了解和掌握患者的个人情况及其心理动态,并通过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方式来予以调节,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有助于提高骨折的愈合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
综上所述,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负面的情绪和精神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术后的良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