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苏
摘 要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传统讲授的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这门课程。尽管道德与法治是以课程的形式存在于初中教育体系当中,但是其实质却反映在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方面。这样的课程特点突出了情境教学在这门课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渗透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092-01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的主要平台,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效果。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生活元素实际融入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对情境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能根据教学目标对其进行合理运用。
一、运用生活化元素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样的课程特点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元素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喜欢生动的教学方式,道德与法治课程虽然以理论知识的形式呈现,但是却需要以学生的语言和行为作为载体。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还能从潜移默化的角度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例如,教师讲解到“合理利用网络”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境导入到课堂当中,引导学生分析应该如何合理运用网络,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以至于耽误学习,运用网络平台查找学习资料,在网络中交朋友,在网络中观看直播视频用父母的钱购买虚拟礼物等。这些情况都是在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能使学生形成较深的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哪些情况是对网络的合理利用,哪些是网络的弊端。在这个过程中,将实际生活作为载体,有利于使学生从更加直观的角度认识到合理利用网络的重要性。
二、利用图片展现德育教学情境
图片是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要方式。将一些文字形式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更好地突出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形象化特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中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图片都能作为教学素材,比如,教材插图、新闻图片、漫画形式的广告片等。學生在观看图片中能从视觉的角度对课程知识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上。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讲解到“探问生命”这个部分时,如果教师直接带领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很难对“生命”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章节的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几张图片,比如,在汶川地震中战士到灾区救人、洪水发生时士兵抗洪抢险等,利用这些图片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这些情境当中,使学生能真正理解“生命的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在互相交流中,引导学生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学习本章节的知识。
三、积极开展情境表演活动
情境表演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能使学生切身参与到情境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中为学生还原一些生活场景,并让学生将自己处理这些情况的行为表演出来,真正融入到情境当中。学生表演完毕,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根据这门课程的侧重点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对学生形成吸引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得到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还有利于使学生能将形象化的知识转换成为抽象化的思维模式。例如,教师讲解到“秩序与规则”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表演当中,比如,在等公交车时有人插队、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看到有人在街道上随手扔垃圾等。教师请学生到讲台上,将自己经历这样的场景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维护公共秩序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表演完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评价和互相交流,每个学生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样的环节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将情境教学法实际应用于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教学发展趋势,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对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运用生活化元素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图片展现德育教学情境,积极开展情境表演活动。通过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渗透路径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为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莉.主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6):83-84.
[2]钟英.班班通支持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例谈[J].名师在线,2018(09):72-73.
[3]穆钰.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