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岗位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9-09-16 02:45农红密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摘  要:针对目前实际教学中出现的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实训室建设与产业生产实际脱节、培养的人才不能快速适应行业岗位的问题,高职院校应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力图构建“多专业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3D(Develop/制定)”式订单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技术与岗位技能有机衔接、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连接,达到校、企、生三方共赢的效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融合

作者简介:农红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广西 北海 53600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8-0111-03

一、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及校企合作现状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要求毕业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一线技术工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几年,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逐步结合,开展“一体式产教融合”“嵌入式产教融合” 等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强调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这为高等职业教育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在目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度普遍不高。大部分校企合作方式是由企业提供设备建立实训基地,企业并不参与人才培养,企业提供临近淘汰的生产线设备,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岗位不相适应、实验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实训室建设与产业生产实际脱节。此外,校企合作中大部分订单班的模式主要是由高职院校独立培养学生至毕业,后送入指定的企业实习,学生上岗前还需要一至两个月的岗前培训,它不仅浪费人力,也浪费企业与学生的时间;还有少部分订单班的模式是一个专业对应一家企业,而学校专业类型多样,使得校企合作的专业适用性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高职院校以“岗位主导、校企协同、专业融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多专业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改革。依托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构建实训性“教学工厂”,开展制造工艺设计、生产设备操作、生产设备维护、生产质量管理等实践操作,探究岗位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岗位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首先,对人才培养、教学进行融合。一是教学内容的融合,企业根据自己的岗位需求拟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制定培养计划中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二是师资的融合,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要参与到企业生产项目和人才培养的教学中,以实际生产任务为出发点,围绕岗位能力开设系列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生产现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快速适应企业生产环节。

其次,将企业岗前培训的内容引进校园。开设校企融合订单班,实行“以岗位需求制定培养方案、以岗位需求制定专业课程、以岗位需求制定教学内容”的“3D(Develop/制定)”式订单培养模式。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制定,其岗位覆盖多个专业,实现多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岗位的融合。企业根据岗位技能制定订单班专业课程,并修订课程标准、制作电子课件、开发动画与仿真模型、录制实训视频,不断丰富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订单班课程的教学,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信息融入教学中,按照行业新标准,对学生进行授课和指导,实现校企协同培养。

再次,实施生产性“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在订单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产品的开发与实际生产,即通过校企融合课程进行专业能力拓展和人才培养,利用企业设备开发、制造产品,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业与教学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构建“岗位主导、校企协同、专业融合”的岗位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解决以下问题:

1.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问题。虽然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已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但是实践教学的形式仍以校内实践为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去甚远,学生缺乏对未来就业岗位的具体了解,导致就业后不能快速承擔工作任务。针对此类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问题,需做出以下调整。第一,调整培养方案。依托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开设订单班,并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课程体系结构,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订单班需要涵盖多个专业,实现跨专业人才培养。第二,修订教学内容。由企业制定订单班的岗位需求,并联合编制与项目相关的校本教材、培训手册,实现校企共育,缩短学生适应企业的时间,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第三,融合最新知识。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订单班校企融合课程的教学实施,将企业生产中的新技术融合到教学过程中,有效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的融合,培养出岗位适用型人才。

2.实训室建设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的问题。高职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设备支持,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验设施往往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甚至落后于产业设施,出现实训室建设与产业脱节。针对此类问题,可以进行以下调整。第一,校企共建实训室。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丰富硬件教学资源,为学生制造工艺设计、生产设备操作、生产设备维护、生产质量管理等实践操作提供平台。第二,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依托企业提供实验实训设备,实施订单班衔接课程的教学改革,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电子课件、模拟习题、虚拟仿真模型库、生产实训视频等。开展项目式教学,每一项目教学任务完成即进行考核,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第三,设置岗位专项技能比赛。通过参加由企业设置的岗位专项技能比赛,学生不仅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比赛成绩第一的学生,还能进入企业体验,并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开展以岗位为主导、多专业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创新性提出“3D(Develop/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3R(Realize/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构建多专业融合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技术与岗位技能有机衔接。我校与捷普绿点联合开设了订单班,由企业制定人才需求,分别为品质管理、注塑成型、自动化生产3个方面,涉及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四个专业。不同专业的学生均可在原专业基础上报名参加校企合作订单班,这打破了以往一家企业对接一个专业的禁锢,实行跨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专业技术与岗位技能有机衔接。

2.创建“3D”式订单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以岗位需求制定培养方案、以岗位需求制定专业课程、以岗位需求制定教学内容的“3D(Develop/制定)”式订单培养模式。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以岗位能力为主导制定适合企业需求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强调调整课程体系结构,突出校企协同育人,并推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3.营建 “教学工厂”培养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连接。“教学工厂”培养模式以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为运行平台,由企业开发制定岗位核心课程,并由企业技术人员承担主要教学任务,指导学生进行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此外,学校与捷普绿点联合举办模具大赛,要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四个专业的学生全员参与,比赛内容涉及产品设计到加工生产的全过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契合,行业企业生产中的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融入相应教学环节中,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四、实施成效

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不仅可以提高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教学效果,还能培养教师的行业技能。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了昆山市高新区颁发的“政校企合作优秀院校”奖,这将促使学校今后继续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企业通过优先挑选出色的学生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进入相应合作企业实习,降低了用人风险,提高了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校企融合订单班学习,并参与行业比赛,不仅可以学习先进的产品生产工艺及技术,还增加了学生经济收入,有效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之忧。在比赛中,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韬.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5,(3):46-47.

[2] 蔡永昶.面向行业“校中厂”校企合作的探究与实践——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學报, 2015,(1):58-62.

[3] 杨秀芳,白树全,马志民.“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 2017,(23):211-212.

[4] 胡平,夏东盛,张小洁.基于“协同理论”的校-校-企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 2017,(10):48-50+59.

[5] 黄小璜,刘维俭,杨燕.高职“双核驱动、双轨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36):23-25.

[6] 李兵,陆建军.高职院校行企校共建联合学院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8,(2):131-136.

[7] 李佳民, 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商论, 2018,(7):188-189.

责任编辑  於  青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