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校情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及其实现

2019-09-16 02:45邓丽芝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工作

摘  要:校史校情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包含着丰富的高校德育要素。将校史校情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要在顶层设计上将校史校情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构建多元立体的校史校情教育模式,探索打造现代化的多功能智慧型校史馆,从而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增强大学生校史校情教育的获得感。

关键词:校史校情;校园文化;德育工作

作者简介:邓丽芝,重庆邮电大学档案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档案管理与研究。(重庆 40006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8-0010-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高校档案馆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部门,记载了学校成长发展的历史,保存着大量的人物传记、先进事迹等重要档案信息资料。大学档案馆作为校史校情教育基地的重要场所,成为学校进行硬件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传承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对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贯彻实施和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具有重要作用。将校史校情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要举措。

一、校史校情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 

校史校情凝聚的是一个学校建设发展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所彰显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渗透着大学生德育要素,因而,校史校情是一部典型的乡土德育资源,既是学校文化、学校精神、学校传统独特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体现,也是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缩影,折射出国史和国情。[2]校史校情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一部分,成为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吸引力的重要内容。

1.校史校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思想精神层面来看,校史校情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和办学状况的真实体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大学生准确认识所在学校的历史背景、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目标等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学是学生价值观发展与确立的关键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对其人生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关注点,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指标。从结构上看,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多元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必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校史校情教育讲述的一个学校发展变化的基本历程,反映的是一个学校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发生在大学生所熟知的校园。由此,将校史校情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之中,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校荣校意识,将学校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实际行动中彰显大学生的总体综合素质。

2.校史校情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增强了德育工作效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发展的“软实力”。相对于教学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大学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校园发展的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丰富多样,既可以通过多彩的校园文娱活动形式得以呈现,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校园学术活动得以体现,这些无不内在彰显着大学的育人功能。校史校情是一所学校独特的资源,反映着该校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发展变迁的基本状况,不同高校的校史校情反映的内容既有共同性的特征,也有差异性的变化。一般而言,校史校情均不同程度地纪录和反映了不同时期我国教育政策的变化,可从侧面窥探特定时期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基本状况。由于每所大学的办学层级、办学目标、专业设置以及所在地区的文化差异,各个学校的校史校情带有差异性变化,因此,校史校情成为大学文化建设“专利”,不可复制且不可替代。

3.校史校情是优化校园德育环境的基础性工程。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侵蚀着大学校园文化。因此,注重大学生身边环境的改造,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对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校史校情呈现的是大学的“过去时”和“现在时”,展望的是大学的“未来时”,是学校建设发展各个方面的历史积淀,涉及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与事,且直接或间接地与每位教师、学生息息相关,涉及内容生动具体,使人能够做到可亲、可敬、可感、可学,因而易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被大学生所接受,能够很好地起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二、校史校情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

校史校情是一所学校独特的资源,将校史校情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有助于打破高校人才培养“千校一面”的尴尬局面,克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倾向,进而形成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史校情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既需要顶层设计层面的宏观要求,把准原则要求,也需要具体层面的具体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将校史校情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提高高校新时代人才培養的质量。

1.将校史校情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校史校情涉及学校发展与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学校办学的始终,涉及面十分广泛,校史校情教育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不同群体的通力合作与相互支持。但目前高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对教学、科研的关注度普遍较高,这是对建设高水平大学、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积极回应。一些高校对学校自身成果的文字呈现与保存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更没有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真正作用,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无效,忙起来不要”的问题。为改善以上状况,建议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推进部门协作,形成校史校情教育的良好氛围。高校德育工作要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的顶层设计层面进行推进,从师生身边的事情着手,校史校情教育就是一项基础性的德育工作。高校应该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划拨、课程开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加强档案馆(校史馆)、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宣传部、相关学院的交流与沟通,为校史校情融入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是充分挖掘提炼校史校情资源,丰富校史校情教育的课程素材。校史校情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它的形成不是一种短期行为,必须在长期积累、演变和转化的过程中逐步为社会所接受、所认可,体现出特定的社会价值。[3]校史校情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性的前提性条件,在于有效地介绍校史校情、研究校史校情、弘扬校史校情,为此需要齐聚校内外专家研究校史校情,挖掘校史校情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对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大发展节点和发展成就的记载与挖掘,进而形成属于自身的办学风格与办学精神。

2.打造立体多元的校史校情教育模式。校史校情教育要想让学生入脑入心牢记于心,关键在于能够采取一种好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采取的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一塊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达、学生成长环境深刻改变的新形势下,以理论灌输的“填鸭式”教学难以提高当前大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获得感。校史是对学校过去发展历史的系统总结,校情是对学校当下建设的客观写照,校史校情客观反映着学校的过去、现在,描绘着学校发展的未来,学校发展过程必然有属于自己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遗迹等,因此,校史校情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需要“让学生看得到”“让学生听得到”“让学生讲得出”,必须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校史校情。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校史校情的同时,运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APP等介绍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社会了解学校、学生认识学校提供便捷有效渠道。另一方面,邀请校内专家学者、知名校友讲述校史校情。定期邀请校内专家讲述学校发展的基本历程,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档案馆等重要场所,在学生与专家的互动交流和现场体验中,增进爱校荣校意识。

3.探索打造现代化的多功能智慧型校史馆。智慧档案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馆发展的新形态,它不仅体现在可融合任何有利于其发展的新兴技术于一身,还体现在档案资源突破权限得以面向社会公开。[4]智慧型校史馆是智慧型档案馆的一部分,其优越性在于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校史馆的建设之中,生动呈现学校建设发展的整体状态与真实细节,使得受众能更直观地感知校史校情的生命力。过去,校史馆的校史校情多以文字、图片以及事迹等形式呈现,因而严肃厚重是传统校史馆的鲜明特色。智慧型校史馆在将环境因素融入其中之外,更注重人文与科技因素的渗入,将全息技术、数字沙盘和动感影院等现代通信技术融入其中,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能够增加大学生对校史校情的学习兴趣。此外,展现校史校情的基本知识是智慧型校史馆的一个基本功能,互动环节的开设也是智慧型校史馆的重要功能,大学生可以进入智慧型校史馆,开展网络答题与网络提问,在互动交流中增进对校史校情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柳礼泉,唐珍名.高校德育视野下的校史校情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1,(3):52-55.

[3]何骏.论地方高校校史校情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大学教育,2019,(3):104-106.

[4]邓丽芝.智慧档案馆建设路径分析[J].兰台世界,2016,(22):155-157.

责任编辑  郝  婵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德育工作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