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方式与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为了顺应这种变革,让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了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策略运用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精心创设一种有利于渲染学生情绪的教学情境,进而达到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
一、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1.学习氛围轻松愉快
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更注重于过程,而后者更注重于结果。因此,相比于传统教学的枯燥,情境教学法的学习氛围更加生动有趣,并且更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认知事物的效率与心理激奋水平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心理兴奋性较高的人拥有更高的学习效率。教师为了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就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为学生营造更加生动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学习知识。
2.师生平等原则
情境教学法的另一基本特点就是师生平等,这也是素质化教育应当遵守的理念之一。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参与并且反馈教师的教学,师生应当遵循平等的原则并且相互尊重与信任。教师不应当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使学生感到任何不适,和谐平等、亦师亦友的氛围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3.贴近生活
情境教学法还应当将历史知识与生活经验相接触,将情境生活化。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历史主题的校园活动,参观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等,还可以观看历史电影,巩固历史知识的吸收。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建军大业》《建党大业》的电影片段就是非常好的生活化情境。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情境,充分融入历史学习中去,还可以增强综合素质。再比方说,在教学《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时,教师可以通过唐诗来引入本次课堂的教学,让学生从熟悉的知识出发,进而接受不熟悉的内容。
二、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策略运用
1.准备工作充分,情境创设合适
情境教学中最重要的过程就是情境的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当然,教师同样可以在教学时进行即兴的创造。在一个情境创设之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经验等。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第十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教师应当充分了解辽、西夏、北宋王朝的历史,并且以此为基础创设一个“故事化”的情境。通过这样一堂课,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课堂上应该学习到的内容,并且充分了解了辽、西夏、北宋的历史,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北师大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讲解《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时,教师在进行这堂教学前必定要充分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奇闻逸事。激发学生对诸子百家经典故事的兴趣,从而了解各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有赖于教师充分的准备与情境的合适,学生得以更加准确地掌握、理解知识的内涵,熟识历史知识。
2.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历史是一门拥有情感的学科,仅仅凭借文字是不能让学生充分融入教学中。借助图片、音频和视频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历史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教学《灿烂的青铜文明》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司母戊鼎的图片,借助图片中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青銅器,再将课本内容介绍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再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海峡两岸的交往》时,可以通过音频《乡愁》的播放,引起学生对海峡两岸交往的看法,进而了解海峡两岸的现状。
3.创设问题情境,锻炼学生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如在《新文化运动》这一节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提问,让学生自己进行语言的组织,阐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将自己的认识分享给全班同学的同时还在不知不觉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再比方说“项羽兵败乌江”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项羽没有自刎于乌江,那他能否卷土重来呢?学生则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给课堂形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内涵,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构建正确的“三观”。教师在进行历史情境创立时,为了充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应当在教材的基础之上,灵活运用教材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永宾.历史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探讨和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2).
[2]陶敬杰.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