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诗词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无论从学生层面还是老师层面来说,都不是学生和老师的兴趣点所在。特别是在新优质学校中,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古诗文教学几乎没有教与学的激情存在。本文从自身教学实例和优秀课例出发,初步探究在活动、用具、思维三个角度的方法,旨在提高學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关键词:古诗词;激趣;新优质
一、 问题缘起
初中古诗词教学从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高精尖项目。在新优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有其特有的难度。从学生层面来看,因古诗词的呈现形式和现代汉语有差距,新优质学校的学生理解和积累能力都比较欠缺,再加上诗歌阅读讲究意境的理解,学生读不出诗歌的韵味,市面上铺天盖地的教参查阅方便,学生很容易就完成古诗词的阅读练习,久而久之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日渐减少。从教师层面来看,现行应试考查中诗歌的考查重点是名句的默写,而对诗歌本身的赏析则要求不是很高,题型趋向于重复,反复练习过后也能拿到分数,不需要老师花过多的时间。再加上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致不高,课堂教学显得索然寡味,消极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师的教学热情起到反作用。如何在新优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呢?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对古代诗歌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一个总体的要求,在新优质学校具体操作的时候,此要求还要结合学情,反复实践。我重点从活动、用具、思维三个方面进行古诗词学习激趣方法的初探。
二、 方法初探
(一) 活动的设置
1. 诗歌朗读分层推进
“诗歌是奏着音乐的哲学”,因此古诗词的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方面就是朗读。朗读的形式本身就有多种形式,而诗歌的朗读要求还不同于一般文本的朗读处理,比较通行的说法有“吟诵”“涵泳”。“诵”在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为“以声节之曰诵……诵则非直倍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换言之,“吟”“诵”“泳”的意思都很接近,可以具体理解为语气、停连、重音、节奏等朗读方法。而这些朗读方法多数还是和诗歌内容的理解相关。新优质学校的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吟”“泳”的要求比较高,涉及文字的声部韵律,入声字的处理,在课堂上不能有效操作,但最低的要求是一定要让他们张嘴,朗读的布置可以分层推进,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请看下面的课例。
片段一:在学生们听完《行路难》的课文录音朗读,并配着音乐初步进行感悟式的自由试读之后,执教老师提出了这样的朗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从诗歌中找出一句你读得最有感觉的、读得最好的一句来范读。
片段二:在引导学生感受李白正遭受朝廷内部当权派的冷言冷语和唐玄宗对李白的逐渐冷淡、疏远,残酷的力量寒潮来袭时,老师又提出了这样的朗读要求:
(师):用想要实现愿望而又感觉心寒的感受来朗读全诗。
片段三:当老师在对诗人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一句诗进行了反复的句子的对比阅读和标点符号的比较阅读之后,学生充分的感悟到,这句诗充分表达出作者无所适从的心理,老师则进一步提出了这样的朗读要求:
(师):诗人自言自语,低声喃喃,像一只无头苍蝇,始终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请你试着读出这种感觉。
这三个教学环节是环环相扣的。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感情的,最能够引起自己情感共鸣的句子找出来朗读,那这第一层的朗读就是学生最为感性的朗读,朗读的初体验就是“裸读”。第二层的朗读是老师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和情感后,做出较为理性的朗读活动。学生会根据老师的提示,把“不能食”“心茫然”这几个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词语做重读和延长语音的处理。第三层的朗读是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全诗关键性的抒情句。将这些短句的标点符号发生变化之后,学生能明显感受到作者通过反复吟诵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焦灼、痛苦的心情。这个环节的处理本校的毛翠萍老师的处理方式为将其变换成“行路难啊行路难,多歧路兮今安在?”这样的句式,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明确出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节奏短促,是作者在反复感叹自己过去那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表现出进退两难却又不想自暴自弃继续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朗读设计层层推进,学生感觉理解如此一波三折的情感是如此的顺利,自然有自信往下学习。
2.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古诗词教学虽然从感官上说,学生主要调动的是视觉,用他们的眼睛去看文字和图片,但是听觉往往会在教学中被老师所忽视,学生最多会用耳朵听听老师的范读。这样的课堂可以说学生很适应,但是学生很难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古诗词的理解中去。老师是不是也可以在感觉器官方面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请看下面的课例。
师:我们听录音读《钱塘湖春行》,闭着眼,用心灵去聆听西湖迷人春景的花香鸟语。
(学生听录音,并且模仿朗读。)
师:我们听出了春天的什么景色?
生:我听出了春天鸟叫声、马蹄轻快的脚步声,叭嗒……由远及近,而又渐渐远去。生:我听出小孩子欢快的叫声,估计他们欢呼天上的风筝,或者是在地上打着滚儿。生:我听到了湖面上划船戏水的喧闹声。
师:想象真是丰富。还能够听出什么来?
生:我听出风声,是带着丝丝凉意的清风,与三两个好朋友,迎着风在湖堤上欣赏湖光山色,好不惬意。生:我听出几只小燕子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生:我能听出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嘶嘶的声音。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想象,又切实际,同学们的文学感悟能力很强啊!不知谁能用耳朵听出色彩来?(学生笑,摇头)那让我们从诗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
生:有“绿”和“白”。生:还有,“花”是五彩缤纷的,所以也是色彩。生:“水”应是碧绿色或青绿色。
师:很好,我们头脑中想象的画面,再加上这些色彩,就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油画。
接下来,我们再读诗歌,争取当堂背诵下来。
一首如此美丽的诗歌,学生是用耳朵去学习的。在学生充分调动听觉和想象力的基础上,这幅典型清新的初春景致多出了一份多彩和鲜活。这样的课堂无疑对学生是有吸引力的。
王珽老师在《走进古诗词的“先知先觉”》中从视觉、听觉、味覺、知觉详细阐述了古诗词所呈现给我们的画面美、音韵美、滋味美、情理美。阅读之后很受启发。特别是王珽老师解读听觉中的人为音韵,个人觉得这是激趣的一个切入点。学生对自然之声颇感熟悉,但是对人为音韵却感到陌生,而人为音韵也是理解诗歌情感的关键。如“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两句,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敲钟的回音声,进而理解万般寂静之境;“四面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霜满地”是由人为发出的号角声、马嘶声、羌笛声共同交织,营造出一份肃杀苍凉之气。
(二) 用具的设置
语文的课堂呈现有的时候利用一定的工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古诗词这种特殊文体,音乐是完全能与之契合的。在新优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给诗歌配乐教学是行得通的,但要注意一点,就是所选择的音乐一定要以舒缓平稳为主,不然音乐就会有喧宾夺主的倾向,学生的注意力本身就比较分散,也比较容易直接被音乐吸引过去。
在课堂中,利用音乐这个道具尝试的比较多的还是把古诗词和流行结合起来呈现,如央视的节目《经典咏流传》中就有不少可以直接作为教学素材,我直接把尚雯婕的《木兰诗》作为课堂学习的导入,效果非常好。具体歌词如下:
翻山越岭/木兰从军/壮志豪情/不知归期/遥望故乡/无心惆怅/无所思/无所忆/扮男装/十余载/英勇相/把热泪/洒战场/理云鬓/贴花黄/赏月光/行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不枉我/旦辞黄河去/持刀枪剑戟/破燕山胡骑/重回故乡/不为封赏/只愿对镜
歌词的内容契合课文的内容,且加入了明快而壮丽的现代编曲,课文中耳熟能详的名句变换为唱的形式,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而且用唱的形式,更加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背诵的效果比单纯地记忆要好得多。
(三) 思维的拓展
任何语文学习都离不开思维的发展。对于古诗词这种距离现代生活久远的一种文学样式,思维的拓展是极为重要的。那么思维怎样拓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创设情境
古诗词其实就是人古代生活状态和情感的一种反映,如能在语文课堂中创设一种与诗词内容接近的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理解是有正向推进作用的。在课堂中,最为直接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导入环节中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不善于始者,失败已半”,导入情境的创设对诗词的理解至关重要。教学《行路难》可以以猜谜的方式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下面的一首诗,猜猜看诗的主人公是谁?
PPT屏显: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学生很快想到李白。这里其实做了一个铺垫,就是李白其人有一特征——嗜酒如命。此导入的设计还有一个作用。在其后的解读诗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时,学生一开始并不能很快理解这其实是一个矛盾所在。老师很快引导学生再次回到诗歌的导入部分,反思李白的人物特性,并补充《将进酒》中的诗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学生恍然大悟,一个嗜酒如命的人为什么面对美酒佳肴“不能食”呢?这时老师再补充诗歌的写作背景——奉召入京却没有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此诗的情感基调就显而易见了。学生感到与诗人情感产生了共鸣,自然有学习的兴趣。
2. 反弹琵琶
一首诗歌的情感没有唯一性,对于新优质学校的学生来说,能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已是不易,但这种理解多半是靠老师一步步去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体现,兴致自然也不高。老师能不能引导学生自己质疑,理解诗歌情感的多面性,即“反弹琵琶”,这样的诗歌教学课堂是真正有活力的。请看下面《晚春》的教学实例。
“千古文章情为先。”这首诗歌把晚春之景写得这么美?仅仅是为了表现这些景物吗?(插入背景)
PPT屏显(写作背景,学生读):韩愈,始终奉行“达则兼济天下”的准则,他关心国计民生,提倡古文,弘扬儒家传统,创诗界新风,求新求异,是唐诗“奇险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元和十一年(816)五月,韩愈得罪宰相,被借故降为太子右庶子(正四品下,掌侍从、献纳、启奏),没有实权,不直接参与机要政务,故被认为是降职。《晚春》这首诗正是作于这一年。
读了背景,你觉得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哪一句能表现出情感?追问:你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
突破:杨花、榆荚你认为是比喻谁的?
备课资料:景物色彩清新、明丽,富于暖色调,一般蕴含的是积极、乐观、愉悦的情感;而暗淡、阴冷等冷色调,则抒写的往往是压抑、忧伤、迷惘等消极情绪。若景物强健有力、富有生机,则预示积极的情感,反之则是悲戚、伤感。
(对于“无才思”的杨花、榆荚,有的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努力勤学,以免像杨花、榆荚那样白首无成——“漫天作雪飞”;有认为含有揶揄之意,是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惟解漫天作雪飞”,一如人之无才华;还有认为是借描写景物,讽刺那班趋炎附势或随波逐流之辈。)
全诗当中的有色之景物色调偏暖,和无夺色之资的柳絮和榆荚共同彰显出一股生命的活力。它们在春天的最后时间拼命绽放属于自己独有的美丽,扬长避短,独辟蹊径。
明确:极力展现自身的优势;要珍惜时间;没有其他的才华,只能展示自己有的;讽刺趋炎附势的人……
诗歌的情感是有争议,但是学生通过景物的比喻意义,把情感解读得非常透彻。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质疑的过程,就是深入理解的过程,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变化不同的角度,学生自己就发现了这首诗歌的情感不唯一,也充分激发了学习诗歌的兴趣。
周舟老师的《当古诗遇上〈春〉》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在教学古诗词时是否可以与现代文相勾连,《春》是一篇蓄满诗意的经典散文,有许多文句可以和诗词勾连记忆,这种有趣新颖的形式不仅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更加考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和应用,在课堂上有很实用的操作性。
三、 结语
新优质学校的学生虽然语文理解能力上还有待提高,但是老师依然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此文中的方法并不全面和绝对,但我一定会继续行走在方法探究的道路上,争取让学生浸润到古典诗词深邃绵远的意境之中。
参考文献:
[1]王珽.走进古诗词的“先知先觉”[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
[2]王新芳.从“传递”到“建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2.
[3]周舟.当古诗遇上《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2.
作者简介:殷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滨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