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林 熊江 罗卫敏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此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教改必要性为出发点,主要围绕互联网+大数据教育教改信息化平台建设、互联网+大数据教育教改具体内容、互联网+大数据教育教改空间拓展等方面进行阐述,对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教改方案进行了探索。上述内容不但为互联网+大数据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这一结论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教育教改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教育;教改
在“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紧密融合、大数据高速发展和产业化的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成为新一轮教育教改的主要趋势。互联网+大数据教育不仅仅是在线教育,而是在大数据分析的前提下,汇聚整个学习过程数据,打造适应性、个性化、精准性的教育新形态,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基于此,对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教改进行相应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教改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人们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和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对教育的积极作用。根据“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一战略部署,早在2010年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就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该纲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其对于现代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当然,互联网和大数据作为新时期信息技术的核心,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教育教改也是新一轮教育改革开展的主要方向。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教育教改中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丰富教育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现代化的教育平台,而且可以逐步形成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科研组织模式、社会服务模式,进而驱动文化传承创新,为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提供依据和保障。
2.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教改方案
2.1 互联网+大数据教育教改信息化平台建设
教育教改是促进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成功与否将会对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满足人们(包括老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如教育相关的数据资料共享、教育教学的实时探讨与交流、教改成果推送等,与之相关的教育教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迫在眉睫。为了保证高效的教育教改工作能顺利进行,以互联网+大数据的方式来构建教育教改信息平台势在必行。
第一,应充分考虑教育教改信息化平台的实效性、服务性、全数据性等特点,立足教师视角,明确教师需求。设计更加快捷、舒适、方便的可视化编程界面,凸显平台在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分析方面的优势。
第二,结合学校实际教育教改工作进行需求分析,以教育教改目标为指引,设计申报子系统、评审系统、统计分析系统及管理系统几个子系统。其中,通过申报子系统,申报者可以脱离时间、空间的约束,随时登录系统,上报教育改革新方案,并查询专家评审意见;而评审系统则是依据项目管理思维,将中期检查、结题评审纳入在线管理模块,汇集专家意见,达到指导教育改革的目的;采用大数据存储、分析和可视化等技术,让统计分析系统具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功能,其结果可以用图表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管理子系统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管理者、系统、教师紧密联系,实现无纸化管理。
第三,互联网+大数据教育教改信息化平台实现主要采用JAVA语言,在SSH Web框架中,运用Struts+Spring+Hibernate技术,进行AJAX交互式网页构建。并在Easy UI、SQL SERVER的支持下,开发用户界面及数据储存库。
2.2 互联网+大数据教育教改具体内容
在互联网+大数据教育教改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毕后,针对我国教育存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选拔标准同质化等突出问题,可以将“人人享有高质量的个性化教育”作为最终目标,在分层教学、设置学科教室、取消行政班、学生自主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实施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丰富教育个性化实践数据信息。同时补充教师经验判定标准,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加详细、精准的教学方案。
第一,互联网+大数据教育必须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形式,对教学评价体系、人才选拔制度进行变革。借鉴相关的教育改革经验,如北京市通州区的“互联网+”助力通州区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现有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具体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情分析为主要目标,按先后顺序将整个教育评价过程初步划分为如下几个环节:诊断测试、批改审阅、数据剖析、精准指导、融合实践、质量改进、项目汇总。在现有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落实到每一个学科及每一个个体上,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依据和保障。在基于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学情分析的同时,可以借鉴人大附中的“双师同步教学”,搭建双师教育平台,鼓励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通过网络,对其他区域学生进行指导,促使本地学生享受优秀教师精准辅导,驱动优势教育资源、服务流转。
第二,在信息化加速、大数据应用实践进程中,因市场风险、采购资金、时间成本、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互联网+大数据教改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进行教改突围,为本区域树立教改标杆,就成为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考虑到互联網+大数据时代教育教改特殊性,教育管理者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如可以借鉴可汗学院的“网络在线课堂”、菁优网的“在线题库”、阿凡题的“在线答疑”、一起作业网的“在线作业”等经验,针对特定年龄段学生,搭建基于PC端网页、或者基于手机端APP的在线教育应用框架。在更加成熟的在线学习工具应用的基础上,为了补充学校教学信息、弥补数据采集分析漏洞,可以从宏观入手,在操作层引入市场化机制,以电子题库数据为基础,以网络授课为主要形式,结合人工参与的在线答疑,采集学生学习过程行为数据,构建更加完善的数据反馈机制,切实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内容。在采集学生日常问答信息的基础上,以答疑数据分析、错题统计的形式,对个体学生知识点理解情况进行全方位展现,同步提供学习过程数据、个性化教育信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3. 互联网+大数据教育教改空间拓展
互联网+大数据的方法虽然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了教育、学习新思路,但是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相关主体都面临的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了尽快适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改变,教师应从“扬长教育”视角出发,利用教育数据分析手段,确定学生强项。随后在尊重学生多元兴趣的前提下,不断调整教育方案,带领学生超越自我、发挥自身潜能。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智慧学伴”平台,采集学生全学习过程数据,对其整个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展现的优势进行诊断、评估。以此为依据,搭建知识与能力结构,寻找学生优势学科素养、能力。随后依托教育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知识语义推理思维,从学生个人知识地图、学生总体评价、非智力因素、学科素养等方面,呈现个性化、可视化分析图表报告。最后,根据图表报告信息,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在线辅导。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从群体数据入手,聚焦班级差异,对各班学科优势、特色、不足进行剖析,明确后续资源配置方案,辅助学校进行教育管理。
总结:综上所述,在通信与计算机行业飞速发展背景下,大数据理念得到了教育界及相关研究者的青睐,互联网+大数据教育教改也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因此,针对互联网+大数据教育教改的特殊性,首先要搭建互联网+大数据教育教改信息化平台,然后利用该平台对相应的教育教改内容进行丰富,进而对教育教改空间进行拓展,最终达到提升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明琦,杨骞."互联网+大数据"在会展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2-2.
[2]俞婷婷.“互联网+”时代《企业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结合大数据与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现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3):56-56.
[3]赵宝芳,李洺瑶,于帮新.“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商业会计,2019(10):127-129.
作者简介:高子林,男,重庆万州人,工学博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