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逻辑·体系

2019-09-10 01:00严匡禧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核心概念核心素养

严匡禧

【摘要】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得到了重视。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历史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依然是全面素养形成的基础。作为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依托,教材的编写应当重视核心概念的明确,教材逻辑的严密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才能更加助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核心概念 教材逻辑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75-02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的思维逻辑和历史知识的体系毫无疑问是重要的载体。而这也就要求中学生面对的主要历史学习材料——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尤其重视核心概念的引领,严密逻辑的贯穿和体系完整的知识建构。

目前,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一标多本应为大势所趋,但不可否认的是教材的编写质量也参差不齐。教材的概念不清晰、逻辑不严密、体系欠完整是其中的突出问题。下面,笔者将以岳麓版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例,就此问题谈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岳麓版教材一改以往以时间为顺序讲述历史的传统做法,以专题史的形式来编撰历史。这里暂且不讨论孰优孰劣的问题。既然选择了专题史的编撰形式,那么每个专题内部就应该构建有逻辑关系、可以自圆其说的体系。而这样一个体系的形成,必须从专题的核心概念出发,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紧紧围绕概念来构建。

依据以上观点来审视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我们认为存在着核心概念语焉不详,单元标题与单元内容不相符,单元内容编排混乱等问题,给刚刚结束初中学习、尚未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一学生以巨大的阅读障碍,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觉得,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教材在构建体系的时候没有从核心概念出发。

一、主题的核心概念要明确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最最基本的制度,概言之应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于这一观点,在学术上当然还可以争论和质疑,教学中我们也倡导老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教材。但这一观点应该是学术界相对普遍的认识,用之来概括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大体是准确的。因此,在第一单元的编写中,我们就应紧紧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核心概念。

所谓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解决的是中央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的,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所谓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方式,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简言之,全国的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一人之手,这样的一种制度,我们把它称之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当然,二者之间也是有紧密的联系的,专制主义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的严密控制的基础上;专制皇权的加强,往往会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专制主义,其实也是中央集权的表现之一。所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的时候会以“中央集权”来代指。

纵观第一单元的单元标题和各课的标题,出现有关核心概念的表述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单元标题和第2课标题显然是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再看第4课标题中的“专制集权”,结合第4课的课文内容,似乎又将“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二者结合起来,概括为“专制集权”。在整个单元及各课的标题中,编者对于核心概念是闪烁其词,语焉不详,给刚刚接触专题史学习的高一学生以巨大的阅读困难。鉴于此,笔者认为教材在处理此问题的时候不妨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概念明确提出,以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概念不明,线索混乱的问题。

二、课题之间要有严密逻辑

第一单元的核心概念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具体内容阐述了这一制度的确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作为一个单元的标题,它的地位应该是整个单元的所有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单元内容应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一单元的标题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纵观第一单元各课的具体内容,我们会发现,单元标题并不能概括单元内容的全部。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阐述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阐述的是该制度的发展,第4课阐述的是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但是第1课呢?是否能够用中央集权制度来概括呢?笔者以为是不能的。因为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并不能称之为“中央集权制度”。夏才刚刚出现了公共权力,是中國政治制度发展的早期阶段,因处于文明的初始阶段,其政治制度还非常粗糙,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是极其有限的。商朝的内外服制,《史记》记载:“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可知当时的内外服制下,商王对地方的控制也是极其有限的。正是因为对地方的控制有限,所以商王朝不得不依赖于神秘的力量,“商人尚鬼”,一方面是人类理性力量的缺乏,另一方面也是政治控制松弛的必然选择。西周涉及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制度主要是分封制。在分封制下,周王为天下之共主,各诸侯国必须要服从周王室的政令,且须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定期朝见、缴纳各种贡赋,还要经常派劳役为王室服务。相较于商代商王和附属国的关系,周王和诸侯国的关系要更加密切,诸侯国对王室的臣属关系也更加明确。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也明显要强于夏商两代。但是,西周的分封制依然不能称之为中央集权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体现郡县制比较起来,分封制下地方还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诸侯王可以在其封地范围内自行分封,世代享受封地和特权,自行任命官员,组建军队,采用何种方式治民,均有诸侯自行决定,周王无权干涉诸侯国内政,诸侯国君的废立,也无法享有诸侯国的赋税收入。相对于郡县制下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命,严格听命于中央,分封制下的周王室远没有实现“集”权。将第1课放在“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显得文不对题。

当然,是否可以讲夏商周的制度看做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源头或者萌芽呢?从教材的编写来看,编者显然也是如此思考的。从历史的分析来看,如此分析也是成立。夏商西周的制度可以看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源头或萌芽,起码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理解:一是夏商西周的制度虽然没有“构建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但相对于原始社会松散的管理,夏的公共权力,商的内外服,西周的分封制,显然是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统治效果虽没有达到有效控制的程度,但也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了一步,为中央集权的出现奠定基础。这是从制度本身的统治效果而言。二是夏朝的公共权力,商王支配着内外服的实际权力,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虽然没有形成君主大权独揽的专制制度,但统一的权威还是有走向专制集权的趋势。三是夏朝的王位传子制度,商朝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西周的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将血缘关系和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文化心理,也深深地影响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终确立。从这三个角度看,在夏商西周三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作为制度虽仍未定型,但其逐渐强化的统治效果、牢固的血缘关系、鲜明的集权倾向依然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孕育了充分的条件。

如此分析,当然教材可以这样编排,但也无疑是给初入高中学段学习的学生以很大的理解障碍。加之在第三课的标题中,教材又引入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古代政治制度”。虽然从第三课的课文内容来看,标题的“古代的政治制度”就是指的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从字面本身来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和单元的标题“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比较看,无疑是以一个小概念来统领一个大概念,似乎会产生逻辑混乱的问题。

鉴于以上两点的分析,为了使得单元标题和单元的内容统一起来,笔者以为,将第一单元的标题改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这样一个更宽泛的概念,似乎是更好的选择,也是和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表述相吻合的。当然,这样里面显然也是隐含了编者的观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的内容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一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必修一第一单元的标题,编者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作为单元标题,在单元内的四课中,也是着重阐述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萌芽酝酿,到确立发展,最后达到顶峰的发展过程。

三、内容的编写要成体系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时间的顺序来讲,应该是一个萌芽、确立、发展和巅峰的过程。从内容上讲,包括了两对基本的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二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具体来看,从秦朝到清朝解决皇权和相权矛盾的制度和政策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中书省、内阁和军机处等。解决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制度与政策有:郡县制、郡国并行、设刺史、推恩令、“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行省制度等。还包括一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政策,如选官制度、监察和谏议制度、法律等。

第一单元的编写,要么是以时间为顺序,要么是以内容为主线,或者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应该是符合逻辑的。岳麓版教材的第一单元,在历年的教学中,学生无不反映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第四课“专制集权的加强”内容编写十分的混乱,直接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无法完整的建立起来。

岳麓版教材的第三课,为了专题编写的需要,引入了“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观点,并认为以三省六部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古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姑且不论此结论正确与否(全仁经老师有文论及此点),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了第三、四课时序的混乱。也没有顾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同内容的分类阐述。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似乎可以严格按照课标的顺序,第一课为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二课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第三课为汉至元的政治制度。具体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汉代、唐、宋、元四个主要朝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和政策,每个朝代又按照中央集权、专制主义、选官制度和监察谏议制度来编写。又或分成中央集权、专制主义、选官制度和监察谏议制度四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按时间顺序梳理线索。第四课内容为明清的专制集权,重点强调专制主义达到了新的高度,兼论明清的监察和谏议制度。

高中的历史学习,以及高考制度的考试要求,都对学生知识的体系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富有逻辑的知识体系,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当然也离不开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资料——教材的示范。不可否认,从编者的角度看,教材的编写无疑也注重的概念,也遵从了一定的逻辑并形成了可以自圆其说的知识体系。但从核心概念出发,强化、明确核心概念的地位,建立起严密且符合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依然是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最基本的要求。

猜你喜欢
核心概念核心素养
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与构建探讨
凸显核心概念,有效设计高中生物教学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挖掘核心概念,发现潜在疑问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