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姣
摘 要:在义务教育阶段中音乐是对所有学生的教学课程,在音乐中培养所有学生的音乐细胞,使学生能够在音乐中增强各方面能力。音乐课能够拓展学生对世界的视野,能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掌握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主题,享受不同音乐带来的视觉效果,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拓阔知识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要根据音乐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述其中的意义和含义,为学生介绍作品时代、信息、创作灵感、源泉和作者内心思想,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教学风格和表现形式及韵律等。所以,本文从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难点和创新为主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难点;问题;策略
一、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难点
1.音乐欣赏教学课程无法顺应教学标准
音乐是一门通过听觉、感受、注意力、想象等形象形成的教学心理活动,而音乐欣赏是通过学生对音乐的视觉分析、观看、欣赏、探讨等形式,将音乐展现出来的一种生活时间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音乐爱好和兴趣,调动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加入教学中,拓展学生音乐知识,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乐情感思维。但在实际音乐欣赏教学中,无法实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任务,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课堂教学氛围不乐观,学生对音乐的态度不够认真,缺少音乐细胞和欣赏能力,不利于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发展。
2.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难点问题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教育文化和内涵有所不同,导致对学教育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音乐欣赏上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同,在进行音乐教学时的音乐教学器材也会出现差异性,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资料分析,现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很多难点问题,通过对不同地区和音乐教师的考察和分析发现存在难点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音乐类型欣赏程度低,对此类型音乐欣赏教学缺乏兴趣,导致音乐欣赏教学效果不明显,音乐教师如何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一大难点。
第二,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欣赏传统古典音乐时,对音乐自身的内涵、意义等方面知识掌握不够,层次不深,缺少探索心理,长时间会对传统古典音乐造成厌烦心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这又是一个难点问题。
第三,学生对现在流行性的音乐兴趣更高,难免会对古典和传统音乐产生厌烦心理,这些情况教师能够预料到,究其原因就是:首先,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忽略学生教学需求,将时间和精力投放在音乐欣赏教材上,虽然教师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长久会使教师太过注重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忽视学生对欣赏教学的兴趣培养。其次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好引导者作用,音乐欣赏本就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根据自身体验和感受欣赏的教学过程,教师过于注重总结音乐教学的欣赏结果[3]。在音乐欣赏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想象力和感受欣赏音乐,对音乐进行创造和想象,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不同感受才是教学重点任务,也是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难点。
二、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创新策略
1.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倾听音乐
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音乐欣赏教学越来越重视,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成为学生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课程中基本教学形式。在初中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初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审美艺术,增强学生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欣赏和音乐素质。但是现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课时比较少,在初中一个星期大概会上一到两节音乐欣赏课,在这短短的两节课中,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音乐欣赏教学任务比较困难。因此,更加需要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制订有效方案,掌握好音乐欣赏课的每一分钟,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一些音乐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分追求学生对音乐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学生接受范围内自由接受知识就好,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倾听和欣赏,在倾听和欣赏中逐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程度。教师在教学中用简单语言讲解知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欣赏和倾听音乐,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疆之春》时,教师用简单语言介绍新疆这个美丽地方,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美丽新疆的视频和图片,之后配合着歌词进行播放音乐和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欣赏中逐渐理解新疆的美,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新疆的想象,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和倾听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感知和认识,不断提升初中学生的音乐水平和音乐素养。
2.在音乐欣赏中融入音乐要素进行
音乐欣赏要素主要包括音乐每个音节的高低程度、音节长短、音节强弱程度和发出的音色等等,比如说一首音乐的节奏快慢、韵律、音乐速度、歌唱声调、力度等等,在这些基本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音乐中的节奏和音乐旋律。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要逐渐融入这些基本要素,通过学生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欣赏,在脑海中形成有效记忆,从而达到欣赏效果。音乐节奏是指音乐旋律进行中音阶音符或者音节的长短和强弱等。通过加入这些为基本要素,增强学生音乐基础知识,通过这些要素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使学生学会欣赏,懂得如何欣赏音乐,能够在欣赏音乐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画面想象和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楚商》时,教师要将基本要素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带着目标对音乐进行欣赏,体会歌曲中的旋律,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古代音乐乐器知识内容,使得学生能够积极掌握知识,对音乐欣赏产生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欣赏积极性,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质。
3.重点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课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对音乐形成自己的鉴赏能力。音乐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体现在课堂导入环节,因为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端,导入环节营造的氛围能够把学生带入教师想要学生感受的学习环境中,所以音乐教师需要对课堂导入环节精心设计。
三、结语
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现在信息网络音乐资源丰富,怎样找到音乐欣赏中的教学难点进行解决和创新,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激发学生欣赏能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和挑战。教师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發学生学习,带动学生欣赏,调动学生音乐欣赏积极性,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晓花.激发兴趣,构建初中音乐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8(34):157-158.
[2]郑国强.基于情感共鸣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08):138+140.
[3]钱雪姣.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分析[J].艺术评鉴,2018(01):108-110.
[4]高素芬.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分析[J].当代音乐,2018(01):51-52.
[5]马金影.新课改视野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