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初心,方得使命

2019-09-10 07:22刘蓓莉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循序渐进

刘蓓莉

【摘要】  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并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又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朗读教学法是汉语言教学的传统优秀教学法,一名真正称职的语文教师必须从各方面、利用各种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朗读教学。

【关键词】  朗读教学法 循序渐进 语感训练 课外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64-02

记得多年前曾看过一则报道:清华大学的厨师张立勇仅是一名打工仔,但他的英语水平却令人惊叹,连很多考研考博者都请他辅导。面对中央台记者的采访,他说:“学英语就好比刷牙,你得开口。”“疯狂英语”曾风靡全国,创始人李扬也一直在强调“open your mouth”。这些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朗读在语言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其实,朗读教学法更是汉语言教学的传统优秀教学法。在充满了诗意的汉语世界里,每一个汉字都富于声音、格调、情感,经过五千年岁月的淘洗、磨砺,早已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徽记。我们刚学会说话,就会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刚学会“思念”这个词,就会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不用提我们从小就无数次听过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甚至连“家住学堂边,蛤蟆叫子曰”这样的俗语也耳熟能详,可见朗读的感染力有多大。

课标总目标中强调要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崇尚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反对教师替代的繁琐分析;同时又强调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十篇课文几乎篇篇在课后练习中都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涉及到这方面的要求:朗读课文,体味语言;复述故事;理解句子含义;反复朗读,背诵课文等等。这显然都是为了强化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改革后的语文课程更是极为重视朗读训练。

那么现在学生的朗读现状如何呢?我认为——不乐观!学生不重视读,不愿意读,甚至不会读。拿我们本年级来说,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一篇文章的学生寥寥无几。有的学生甚至读一句话都要结结巴巴地反复好几次。想想也是,他们从小就整天浸泡在书山题海中,要写的、要默的都做不完,哪有时间去做这“可有可无”的朗读练习呢?我也不止一次地在一些班级的早读时间看到学生们在埋头“苦写”,“校园的清晨书声琅琅”这样美好的情境已无从领略。

学生们为什么不重视朗读呢?我觉得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教师不够重视朗读教学。当今考试主要是笔试,朗读水平难以量化、更难考查。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在这样的指挥棒下,谁愿意拿眼前宝贵的课堂时间来指导学生朗读呢?教师当然也就对朗读教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学生这样的朗读水平也就不难理解了。可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朗读则是学习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朗读、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一名称职的教师不应该只顾眼前收效,而应该对学生的将来负责。

那么怎样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呢?

一、教师要做好朗读示范并精于指导

2017年,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该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和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这是董卿对“朗读”的叩问,它也时时敲击着我的心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真正地教学生朗读了吗?”

著名语文教育家商友敬先生曾說:“对语文教学而言,读书应该放在第一位。怎么读?出声地读,朗读。文章的精华在字句当中,字句当中有声音,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字符号,只有读,让它先在你的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实现知的构建、智的启迪、情的陶冶、能力的迁移,读得多了,对语言的感受力自然就强,领悟力也就强了。不让学生多读书,只凭老师无休止地讲,填鸭式的硬塞硬灌,最终只会事倍功半。因此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就要认识到朗读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起着决定作用。

现在的语文课堂,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开口,害怕开口,主要原因是受地方方言、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朗读水平低,怕读起来丢脸。如果老师能做好示范,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有时再加上一些自创的动作,以优美的声音、丰富的表情、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自然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模仿教师的朗读,也就能在愉快的心境中高质量地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与民俗风情有关,主要就是让学生多多体味语言。文章中所涉及的都是学生们很少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生活,《端午的鸭蛋》、《吆喝》、《俗世奇人》中的生活乃至人物语言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因此我就特意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来加强朗读教学。如《吆喝》一文,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老北京方言,学生们在我的范读之中兴致勃勃地跟读,体味“吆喝之美”,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还不忘坚持说“儿化音”,确实达到了学习的高峰体验。

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注意用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标准和榜样,还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精心的指导,给他们讲清朗读的要领,教给他们朗读的方法、技巧,如轻读、重音、停顿、语速、语调等。如《春》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春天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读前四幅图时可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春天的温柔,读出对春天的喜爱;读第五幅图时,则要加重语气,读出一种催人向上的希望和力量。

二、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下工夫,要循序渐进

我们的学生不会朗读,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朗读时坐姿不正,俯卧课桌,精神不振;2、照字念音,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吐,听不出完整的句段;3、添字、漏字、错字、倒字现象不断,结结巴巴,磕磕碰碰;4、小和尚念经式的面无表情,不论长短、内容变化,一概连续不断、整齐划一地念下去,毫无情感。依此情形,教师应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我在要求学生读书时,首先提醒他们的是做到正确的姿势:身体端正,双手拿书,双眼平视课本。其次才是其他方面的要求。朗读训练有它的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速恰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感情真挚。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指导训练,学生易于接受,也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比如在教高尔基的《海燕》一课时,针对本文散文诗的特点,我特意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细节。读第一句时,要舒缓、低沉,把声音拉长。“风”是主语,应该强调,需重读,应拖音。而表现海燕形象时,“海燕”要读得响亮,并加重读“高傲”,以突现海燕敏捷的动作、矫健的姿态。整个第一小节的基调是先缓慢后加快,先低抑后昂扬。在第二小节中为了表现海燕低飞高翔的雄姿及其斗志昂扬的战斗精神,要重读“碰”“箭”“直冲”等动词,读时的基调应是高昂而充满激情的。我一边范读一边和学生共同分析,不仅指导了学生的朗读,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人们对规范语言的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随着考试对语言运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问题重心的揣摩、重点词句的理解还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究其原因,就是分析文章的能力还不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悟性”还不高。这种“悟”不仅仅是理解,更重要的是直觉的充满灵性的感悟。这就不能用大量繁琐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所谓“课文分析”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把学生搞得身心俱疲,而是要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训练,要指导学生多多朗读,使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灵敏的感觉,并在此基础上悟出文章的内涵。比如在教授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就应让学生去品味经典名句,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的凝练和内涵的丰富,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其感悟能力,如让学生感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妙用;体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的意蕴。

除了朗读,比较阅读也对形成学生的良好语感有着积极作用。还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其中“见”字用得极其精妙,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学生:换成其他字可以吗?比如“望”,“看”?经过辨析比较可知,“见”字表现的是诗人看到山并非有意為之,而是在采菊时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突出了作者心境的闲适、恬淡;而“望”“看”则意味着有意识地注视,显然与诗人的原意相去甚远。这样长年累月地进行朗读训练,学生得到的感悟是无比深刻的,这就形成了一定的语感,在回答问题时就能做到语言流畅简洁,正确得当。

四、教师要善于采用“形式多样,百花齐放”的教学方式

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以齐读作为朗读的重头戏来抓,齐读在初中占绝对优势。当然,认真使用齐读,恰当安排,精心指导,可使训练面广,也加强了整体气势,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都有益。但齐读也有明显不足:会读的,不会读的,认真读的,不认真读的,都混杂在一起,难免有人滥竽充数。学生有时顾了整齐顾不及准确,顾了响亮顾不及感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读一字停一顿、千篇一律的拖腔唱读,远离了朗读的要求。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指名读、轮流读、分角色读、赛读等等。

另外,我觉得在教文言文时,更要注重朗读和背诵的训练。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教学,其中还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必须先从读做起。先是读准字音和句读,再读出轻重和语气,最后才读出文言文的味道,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我努力发挥老师的作用,做好示范、指导、评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质疑、探究。学生读熟以后,再进一步做好背诵的指导。在背诵时,很多学生往往丢三落四,这时就要让他们学会抓住每段概括性的关键词语,连成“链条”;或者根据文意理清脉络帮助记忆。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不再除了课堂上的朗读、背诵,我们还可以利用大量的课外资源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以此带动语文学习。近年来,央视推出了《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信中国》、《经典咏流传》等非常出色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一时间火爆荧屏,圈粉无数,这些也成为我们教学中非常宝贵的素材。除此之外,我还分期举办了《读书分享会》、《我来做影评》、《我爱读歌词》等一系列语文活动,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浸染中逐步去感知、理解、赏析,最终完成自我的创造与提升。

优秀语文教师王君指出:“还是朗读,只有朗读,必须朗读!因为我知道有一种文字,不需要阐释,因为它本身就是心灵喷薄而出的太阳,它需要的只是普照、接纳、领悟和内化,还有什么能比朗读——来自于心灵的朗读更为重要呢?”读为初心,方得使命,引导学生有心朗读,坚守语文课堂的本位,将美好的语言文字渗入学生的心灵,这永远是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 参  考  文  献 ]

[1]商友敬.语文教育退思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67-68.

猜你喜欢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成大道
如何帮助学生学好初中数学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精读深悟 复述出彩
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好字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写字教学
例谈三年级看图作文启蒙教学的基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