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浩
摘要:《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坛泰斗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流传千古的古代经典散文名作,除了主题鲜明外,其特殊的言语形式也是非常显著的。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根据作者所言说的“言语对象”,窥探其言语形式,而不仅仅是感受言语内容。
关键词:《醉翁亭记》言语形式 文本解读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坛泰斗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流传千古的古代经典散文名作,除了主题鲜明外,其特殊的言语形式也是非常显著的。所谓“言语形式”,是指言语活动的方式,或者可以说,是语言与语境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根据作者所言说的“言语对象”,窥探其言语形式,而不仅仅是感受言语内容。
先看第一段: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是介绍醉翁亭位置、形态以及建造者相关信息的语段,本来是比较琐碎的,但作者却写得精彩而且有条理、有层次。这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者……也”的句式功不可没,是它让烦冗、寡淡的介绍变得有滋有味。“者”字句是描写和叙述,“也”字句是概念的判断。读好“者”字,便可读好景句和情句;读好“也”字,便可读清作者行文思路,读出文章结构。面对这样的言语形式,我们的朗读指导方式,也应该随之发生改变。例如,“者”字句要读得舒缓、延绵,“也”字句要读得铿锵有力、余味无穷。当然,因为言语对象或者言语内容的不同,本段中的“……者……也”句式并不完全相同。如最后两句,作者是通过抒发情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形式与前几句就不同,朗读时便要有别于前面的语句,还要作为理解后文的关键语句。
接着看第二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二段描写的是山间之朝暮的景色,从早晚的变化写到四季的变化,气象宏伟,笔调洗练。其言语形式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物象罗列,写出山中景色丰富。我们知道,景物描写的首要任务是选择描写点:描写点丰富,景物描写就饱满;描写点精当,景物特点就突出;描写点别致,景物描写就有趣。作者的选点就是兼具了这三个特点的。单就描写点丰富而言,作者选择了“日”“霏”“云”“岩”“野芳”“佳木”“风”“霜”“水”“石”等物象,山中全景尽显,呈现的是一种全时段的全息画卷。如此山景,当然怡人,怎能不“得之心而寓之酒”呢?其二,“而”字顺承,写出季节变换之快。“而”字的使用,除了语义的顺承和转接之外,其实还有写景上的特别用意。“而”是虚词,音短而意浅,用在本段文字中,写出了时间转换之迅疾。例如“日出而林霏开”,指太阳出来后,林间晨雾消散得很快,就像镜头一样,一闪而过。一个个“而”字连出,很像电影的画面,一帧帧浮现,流畅而漂亮。这个“而”字,虚词衬实景,实在妙不可言。其三,动静结合,写出山景自然之美。动静交错写景,本是很多文章常见的写法,但《醉翁亭记》的动静写法是比较特殊的——以动写静,把本来静止的景物,写出了动感。比如“日出而林霏开”,林中的雾气,本来氤氲不动,但太阳一出,雾气就好像害怕了似的,一下躲开了,瞬间散尽,而后天光一片。再如“云归”“野芳发”“佳木秀”“水落”“石出”等,也都写出了山中静景的动态之美。这样的言语形式,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山间的奇异多变和更替轮回的哲思。另外,本段除了按照一年四季、一日早晚的时间来安排写作顺序外,还运用了分总的层次结构,让人读起来,既上口,也易懂。
接下来看第三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这一段是写山间游人与太守玩乐的场景,可谓其乐融融。在写景散文中,人是不能缺少的,因为“有景无人少了魂”。这一段的言语形式,在基本沿袭上一段风格的基础上,凸显出如下四个特色:其一,对称排列,读来朗朗上口。对称,往往是通过对偶修辞和排比修辞达成的,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其间有五言对称也有三言对称,有句子对称也有词语对称,总之韵律有致、余味无穷。其二,长短交错,读来错落有致。《醉翁亭记》是一篇散文,在言语形式方面很自由。因此,它的句式是随情而生的:情绪激昂时,用骈句;情绪舒缓时,用散句。这一段中,每一层内容都是用这样的句式呈现的,前骈后散,前紧后松,读起来节奏井然、口齿留香。其三,动如脱兔,读来俏皮可人。文中的动词是一大亮点——写出了人的情态、人的生活、人的情趣。比如,“歌”字表现的是人的闲适与欢畅,“呼”“应”两字表现的是人与人的和睦共处,“前陈”表现的则是一种自由散漫和无拘无束。还有“提携”“往来”“渔”“酿”等字词,表现了人们和太守之间的情同手足、亲密无间,同时也表明太守治理有方,深受老百姓爱戴。其四,醉如处子,令人忍俊不禁。太守自画像“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更是有趣。这是很有意思的行为艺术。看到太守此状,让人不禁联想到《红楼梦》中史湘云醉枕花瓣梦说酒令的娇憨之态。作者和曹雪芹一样,都是将艺术的精品化为了美妙的文字:“苍”“白”,沉静之色,既写太守之老,也写太守之闲定;“颓然”,是醉态,也是享受状。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最后,来看结尾段: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一段,寫的是人鸟同归的山间趣景,一派祥和。但细究下来,朴实的言语形式中间,却藏着深刻的寓意。比如“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句中,“已而”原意有三:一是“不久,后来”;二是“罢了,算了”;三是“时而”。在此语境中,显然是第一种更为合适。但隐隐之中,却也可以读出“罢了,算了”的微痛感,因为当时的作者毕竟是被贬谪之人,所以当他看到眼前的盛景,不得不勾连身后现实的不幸。而“乱”,既是酒后的醉眼迷离,也有作者内心介于酣乐与愁闷之间的微乱。接下来的语句,便更有深意了。其一,与禽鸟对话,读懂自然之乐。首先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看似写鸟,实则写人,写谁?写作者自己。以“鸟感”写“人之感”,这是移情,也是作者与大自然在对话,此谓作者与外界对话的第一层面。其二,与游人对话,读懂社会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一个“从”字写出了太守治理下的社会,人心团结,人际关系和谐。于是,百姓们对太守的亲近与爱戴,跃然纸上。这是作者与外界对话的第二层面:与他人对话。其三,与自己对话,读懂内心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的转折何其精妙!这个“而”字,让文章的立意一下立体起来。作者的对话绝对不会仅仅停留在外在的人、事、物上,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才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太守“乐”什么呢?作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恰到好处地留了一白,让读者自己去想。于是一个人的思考,就变成了千千万万个读者的思考,文章的张力也得到了无限扩大。其实,作者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为何而“乐”,但呈现了“乐”的方式,即“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博通达观、心系百姓、与民同乐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形象。这一隐一显,文趣便显现出来了。最后一句,更为精彩。“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一自问自答的设问修辞,豪气冲天。尤其是在正文中大声称呼自己名字的写法,在古今的散文名作中是很少见的。这样写,不仅揭示谜底,且让行文结构浑然一体,更为重要的是,真名的出现,表现的是作者的自信、自爱与自尊。的确,作为一名被贬谪在外的北宋高级政治官员,作为北宋文坛泰斗,这样的达观与豪爽是值得称赞的。
任何文本都有其特殊的言语形式,关键在于我们要能发掘它和用好它。而语感的形成是每个人在外界特殊言语形式的不断激活下,自动解散和重组的过程。因此,言语形式的特殊性,对一个人语感的形成非常重要。语文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习得语感。这样一来,对文本特殊的言语形式的挖掘和感受、体验,就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了。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