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世娟
摘 要:阅读与写作,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学习中的体现是,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往往不会写作文;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有较强的作文能力。可见,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笔者尝试在教学中以阅读教学来促进写作教学,并以写作教学引导阅读教学。
关键词:阅读;促进;引导;写作
陆游有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文章怎么写,我说不出来;那些素有定论的作品中,就说明着该怎么写。”可见,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不是靠老师讲写作技巧讲出来的,也不是靠作文课多写多练就行的。“文章写的好要有天赋,写作的源头在生活,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在思想,丰富写作的资源要读书。”“没有丰厚的阅读做底子,写作的翅膀就难以轻盈的舞动。”但是,我们高中的语文课,不少是把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或者是把阅读当做写作的附庸,这样的语文课,无疑会导致“读”与“写”的两败俱伤。
作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甚至可以说阅读不兴,语文不行。语文教学约等于阅读教学,进入了阅读,就进入了语文。但是一心追求分数的功利的应试教育心态,使我们的语文阅读根本不像阅读,更有几个教师能够在阅读课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呢?尤其到了高三,阅读课很可能陷入毫无生气的应试模式,即先讲考点,然后用围绕该考点的典型例题来具体阐述解题技巧,最后学生做练习加以巩固。整个教学过程,我们看不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位的转变,更无法关注学生的个人阅读体验。长此以往,学生会害怕阅读,厌恶阅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阅读教学的现状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养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的教学目标要求不符,更谈不上用阅读来促进写作了。针对这一现象,就要求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身体力行去改变。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对阅读教学的恐惧、厌恶不可能马上转变,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学生由害怕阅读、厌恶阅读,变成期待阅读,热爱阅读从而热爱写作热爱语文呢呢?叶圣陶曾经说过:“单读教科书还不够,必须找与各种科目有关的课外读物来看。”“阅读课外读物实际上有双重的效果,除了得到各种收获外,还可以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由此看来,把阅读当作一种方式,一种可以促进作文、改作文的方式,进而以写作教学引导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以意逆志,将心比心,为写而读。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是作者对人生、对时代深入思考的体现,包含着沉重的思想。面对这样的思想结晶,如果以我们居高临下,或者卑微惶恐的姿态阅读,那么必然无法与作者、作品实现真正的交流。伟大的作品拒绝与傲慢者、卑贱者交心。只有以自己之心,比之作者之心,才能聆听与品味作者透过作品所表达的内容,进而才能实现为写而读。
以自己之心,比之作者之心,首先理解作品写了什么。读一篇文章,首先关注作者写了什么内容。精准的理解文章内容,就是与作者进行了有效的沟通,把“我”当成“他”,来判断信息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既不要居高临下盲目拔高,也不能卑微惶恐,而是把自己当作“他”,与作者进行平起平坐的对话,会使我们更大限度的读出有效信息。
而探寻作者的写作技巧(怎么写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艺术创作规律的体现,也可以说代表着作者的写作风格。在阅读过程中,把“我”当成“他”,“他”就是“我”,换成是我来写,会运用什么样的写作技巧呢?我们知道,文学文本具有自足、封闭、能指的特性。也就是说,文学文本时一个由文学语言在各种技巧和规则的作用下,组合而成的完整独立的艺术世界。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以平等的姿态,将心比心,尝试将“我”与“他”身份的置换,进而引发与他在写作上的角逐,实际上也是“我”与自己的一场挑战。甚至可以取消作者对作品的解读权,代作者立说。
当作品走向读者,其表明的意义也不再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完全吻合,只能说,语言的约定性和共同交往性,保证了作者原意在相当高的程度被正确理解。我们知道,通过语言把想法向外表达,是正常的交流。而写作,是一种“反交流”——是语言向内心的表达。因此,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只有以平等的姿态,将心比心,聆听与品味作者透过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才能理解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得,并能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未言之意,实现为写而读。
第二,引领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整本书阅读,以读促写。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锻炼思维、提高能力,不仅能够提供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语文素养;有了良好的语文素养,自然能提高作文水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在回答是什么因素使他能成为院士时说:“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语文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可见,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承担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而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从许多人的经验及各种资料中可以归纳出,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的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的积淀是不可行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试用过许多手段促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但是在应试思想的指导下,阅读教学往往成了阅读题训练课,忽视学生的个人阅读体验,忽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重视内容的定式理解,重视答案的寻找和分析。这种高度功利化的阅读教学,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低效做法。鉴于此,我们更应该从课外阅读中汲取养分,把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教学的有效补充,利用课外阅读提高课内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课外阅读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为“书中积累着古人今人的各种经验,收藏着一时找不到的许多材料,对于自己学习的人来说,书毕竟是必须发掘的宝库。”因此,在课上阅读之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与课文有关的、个人有兴趣的、适合学生的整本书进行阅读。要知道,教师是有限的,课本是有限的,课堂、学校都是有限的,即使课本再优秀,课本的课堂教学再优秀,我们还需要开创教育形式及课程资源的更多的可能,这些课外的整本书閱读,会给学生一把钥匙,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第三,从阅读的样本,通向作文的实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提出了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具体地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只关注课本,把“文章当成文句”来教,把语文阅读等同于艺术手法的赏析。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阅读教学的低效,阅读范围只局限于教材。而陶行知在七十多年前就批评说:“中国的教科书,不但没有把最好的文字收进去,并且用零碎的文字做中心。”“以零碎文字做中心的教科书”是“没有维他命的菜蔬”和“上等白米”,“吃了叫人害脚气病,寸步难行”。没有必要的阅读量做基础,怎能获得良好的阅读能力呢?没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哪里写得出好作文呢?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中学教语文时,虽然肩上有升学考试的压力,但他总是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就领着学生把课本全部学完,剩下的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活动。他有勇气并有能力让学生甩开语文教材来学习,引导学生学语文,而不是学语文课本。他充分认识到了阅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把握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因此,魏老师取得把普通校的“差班”教到考试成绩超过重点校的“实验班”的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
当然,魏老师只有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不可复制。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像魏老师那样的蔑视教材,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不唯教材是从,不唯教参是从。李镇西博士批判现在的语文课是思想专制的场所,“学《孔乙己》只能理解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学《荷塘月色》只能理解是朱自清对大屠杀的无声抗议”,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违背了新的课程标准,也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甚至是所有的阅读兴趣,更不要谈创造性阅读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阅读主体,而不是以教材或教参为主体的意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幸福。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更广泛的阅读。而只有把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与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极其专制的、程式化的解读文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讲写作技法。而是应该把阅读教学当做是写作教学的样子,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在写作过程中,以某某作品为样子,像它一样写——如蔡明老师所说,“喊破喉咙,不如放出样子”——从阅读的样本,通向作文的实践。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语文教师不仅要上好阅读教学,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幸福,在阅读中领略到阅读的快乐,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写作的乐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孔子说:“一言兴邦。”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见,文章对于一个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而写作是一种高层级的语文能力,更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作文能不能写好,主要依靠“学生主体,也就是学生自己的体悟。”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所能够做到的,也是语文教学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进而促进写作。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水平与作文水平才可能提高,語文教学才可能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黄厚江《中学语文教学》2010第11期,9页
[2]殷宝霞《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年第7期,58页
[3]王丽编,我们怎样学语文,作家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1页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18页。
[5]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282页。
[6]李镇西,民主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214页。
[7]黄厚江,《中学语文教学》2010第11期,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