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支撑。本文旨在探讨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其在信息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与当地文化旅游有机结合,促进和支持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旅游;信息;有机结合
近年来,旅游产业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在我国,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在旅游信息业发展方面未能跟上国外的脚步。国外在数十年前就在旅游服务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互联网上查询旅游相关的信息。在我国,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且配套的软硬件设施仍然很匮乏。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综合性,涵盖范围极广,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单纯靠旅游部门来完成旅游信息的全面建设是不可能的。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其馆藏资源丰富,涵盖了当地历史、人文、景观等各类信息,而这一优势,使其能够系统、科学、全面地提供当地的各类旅游信息,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广西桂林作为一座旅游城市,自古便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称号,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导致旅游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桂林旅游业也在激烈的旅游竞争环境中日渐没落。作为桂林市公共图书馆,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关键。本文重点探讨图书馆如何与地方文化旅游结合,促进和支持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一、 旅游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就是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旅游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并通过各类途径进行传播,使更多游客了解当地的旅游文化,并愿意前来旅游。旅游信息化建设改变了旅游业的传统运营模式,有助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业健康、稳步发展,从而为当地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1.信息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旅游产品的特点是无形且不可转移和不能存储的,这一特点导致旅游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是以信息为主体的,信息的传递决定着旅游者的流动,因此可以认为信息是旅游产业的核心。当前我国旅游业是以异地旅游为主,而出游者在考虑出游地时往往需要借助于各种旅游信息,因此旅游信息直接决定的旅游者旅游地的选择。从另一方面讲,旅游管理部门可根据旅游信息对市场做出预测和分析,为旅游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实现对当地旅游业的宏观调控。由此可见,信息化对旅游者和旅游部门都至关重要,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
2.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旅游业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也导致国内旅游市场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良好的旅游资源只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然而单纯依靠旅游资源并不能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真正价值。将旅游资源与信息化相结合,转化为能适应旅游者多样化需求的旅游产品,通过对旅游产品进行有效的传播及推广,达到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3.旅游的个性化发展离不开旅游信息化建设。传统的旅游业以旅行社组团为主,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旅行过程中的交通和食宿问题,但所有旅游者游览的过程都一样,缺乏个性化,难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个人爱好。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旅游者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网络了解旅游地的各种信息,制定个性化的出游方案。而在当前,个性化旅游出行方案的制定离不开旅游信息化。
二、图书馆开发旅游信息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
1.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信息相结合。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游览,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有机统一即形成了旅游景观。其中,自然资源信息主要包含地貌、气候、水文以及珍稀动植物等信息,而人文信息包含文化传统、人文景观、餐饮娱乐和购物等信息。任何旅游城市提供的旅游服务都不可能是单独一种,而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因此对于图书馆旅游信息开发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能够时刻抓住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信息,更好服务于当地旅游业。
2.信息的主题性和综合性相结合。当前社会,民众外出旅游都有比较明显的物质享受目的或精神享受目的,若旅游地无法为旅游者提供主题鲜明的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的物质或精神享受,则很难吸引旅游者到访。随着人们出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若旅游地没有开展各类活动,则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将会逐渐没落。因此,图书馆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该致力于打造一个主题鲜明,能够体现当地特征的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也只有这样才能给潜在旅游者强烈的印象,进而吸引其前来旅游。
3.信息制作的大众化和专业化相结合。在旅游信息制作过程中既要贴近大众,又要体现专业性。当地旅游特色应该要重点突出,内容要简短精炼,语言表达要生动活泼,最好是采用信息技术将各种图片、文字和声音等信息整合在一起,原汁原味的展现旅游地的真实面貌,这样才能吸引旅游者。另一方面,对于旅游地人文资源信息的展示要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深度,游客都是来自全国各地,除了对当地的自然景观感兴趣,还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十分感兴趣,若在制作旅游信息时能够将当地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这有助于吸引更多潜在的旅游者。
4.信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旅游信息的经济效益在于能够准确把握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能为图书馆带来经济收入。 从这一角度来看,旅游信息的建设应该从旅游的六大基本要素即“行”“吃”“住”“娱”“购”和“游”入手。旅游信息的社会效益是指通过旅游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当地旅游业进行大力宣传,提高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潜在旅游者,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图书馆开发旅游信息资源的方法
1. 转变观念,拓宽服务方向。新时代下,旅游产业对于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正如前文所述,图书馆在旅游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这一背景下,作为图书馆员应该转变观念,积极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服务,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成立独立部门,开展专题服务。图书馆作为社会服务部门,也应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图书馆应该成立独立部门,成员由图书馆内部业务骨干或外聘专家组成,针对当地旅游业提供专题服务。对于图书馆开展旅游信息服务,以专题服务模式更加符合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比如,根据当地旅游业的特点提供国内外同类旅游景点的资料信息,供旅游部门借鉴和学习,取其精华为之所用。此外,对于单个景点项目的开发,图书馆可提供相关的专题文献发展动态,经过归纳总结后,为旅游部门提供参考。
3.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资料库。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在建立旅游信息数据库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如可将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与旅游相关部门在数目、数据库及其他信息等互联,实现资源共享,继而更好的为旅游部门提供最全、最快、最新的旅游信息服务。
4. 鼓励继续教育,提高人员专业素养。当前,极少图书馆配备精通旅游的人员,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当地旅游业,配比精通旅游业务的人员至关重要,可通过对内部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等方式提供相关人员的专业培养。具体措施如下:(1)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在图书馆内普及旅游知识;(2)制定激励措施,鼓励馆员自学旅游相关知识;(3)选派相关人员到高校进行旅游知识深造,不断提高人员专业素养。
四、小结
新时代的今天,图书馆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的被动提供服务模式也逐渐被淘汰。新时期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方面的优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积极配合当地旅游部门做好旅游信息化建设,了解国内外旅游经济发展动态,提供旅游产业市场预测信息,为主管部门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继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成斌,丁 克.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旅游扶贫的关系研究[J].贵图学苑,2019(02):32-35.
[2]单红波.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9(03):136-139.
[3]杨 娜.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的使命与创新[J].人文天下,2019(11):65-68.
[4]金 龙.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研学旅游服务创新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05):123-128.
[5]余成斌,丁 克.浅论高校图书馆地方专题文献建设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以六盘水“三线”文献建设为例[J].图书馆界,2019(02):40-42+47.
[6]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图书馆,2019(02):1-6.
[7]张学福.文化旅游背景下的图书馆+民宿的跨界合作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为例[J].公共图书馆,2018(04):53-56.
[8]刘学著.常德市图书馆为复原清末民初常德沿河古街场景打造文化旅游亮点课题服务情况介绍[A].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基层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编辑委员会、《图书馆杂志》社.中小型公共圖书馆的服务与创新论文集[C].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基层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编辑委员会、《图书馆杂志》社: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8:7.
[9]王 勇.图书馆服务文化旅游、建设旅游文化的实践[J].传媒论坛,2018,1(18):153.
[10]孙红强.图书馆文化创意旅游项目开发探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08):96-99.
作者简介:唐旭升(1992-),男,广西桂林人,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