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蒋惠君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思路教学实践

蒋惠君

摘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初中阶段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综合发展,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学生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核心素养;教学思路;教学手法;教学实践

当前,教育部在编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时,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划为课程教材改革的重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提炼课本精华,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知识重点的情况下,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指明方向。以下是作者从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手法以及设置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的一些分析探讨。

一、转变教学思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原先的教师主导变为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方向转换,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思维转变思想,把原先的“一言堂”转变为“大讲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文教授中,我给学生讲述《朱元璋与胡惟庸》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顺利而快速地进入课堂教学环节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设置教学问题让学生来回答:从哪些方面看出明朝强化君主权力的措施呢?学生结合故事和书本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会从众多文字中提炼有效的信息,找到问题的答案:废丞相,设六部;废中书省,设三司;确立内阁;锦衣卫机构等等。学生回答的快速而又准确,我又提出一个问题:1、明初的政治体制与元代体制相比,发生什么变化?2、朱元璋实行这一政治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朱元璋实行这一政治体制带来怎样的结果?学生得到问题后,对元代和明初的政治体制进行比较,相互探讨朱元璋凤雏城乡之的目的和结果,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一番讨论,学生积极的发表意见:中央没有丞相,地方设立三司;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皇权高度集中,缺少制约,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去思索问题寻找答案,学习兴趣高涨,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和发展变迁,让学生认识到明清皇权膨胀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总要原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危机意识。

二、创新教学手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的对文章内容进行导读和课前指引,导致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知识不甚了解,学习质量也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合理运用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元化的开展教学,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到知识,也在教学环境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探究乾隆盛世的危机”一文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和播放《康熙王朝》片段与清朝皇帝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观看视频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清朝前后的12任皇帝的名号吗?学生积极举手回答: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光绪等等。我又提出另一个问题:这位皇帝在位时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还编制《四库全书》六次下江南的皇帝,你们知道是谁吗?学生异口同声的说:乾隆。伴着学生高涨的学习状态,展开对教材内容的讲解,首先给学生讲解“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乾隆盛世,让学生从具体的食疗分析、比较分析归纳“乾隆盛世”的表现和其地位。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史料思考乾隆盛世出现的危机和衰败的原因。运用多媒体投影,创设觐见场景,我组织学生对“英国使团来华访问”进行角色扮演,分析中国闭关锁国的原因,比较中英两国在同一时期的差异,探寻中国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步落伍的原因。最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你任务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陷入沉思,经过一番归纳后回答道:落后的生产方式,陈旧的专制制度,封闭的思想造成了乾隆盛世的衰败,这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民族应当自强。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深度剖析,讓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待历史现象,启发学生为祖国的发展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达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巩固教学知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课堂之上,还要结合教材内容,向实践靠拢,做到课本与实践的相结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安排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利用实践经验以此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技能的能力,从而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认知状态,同时,实践活动的开展中,也能暴露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从而改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最后,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情感变化和素质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课下安排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源和习俗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渊源和演变,同学们对传统节日也不陌生,都积极的利用课余时间去搜索资料、询问家中长辈等手段去搜集节日习俗,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整理完毕后,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回答:春节,是我们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古人称元旦、元日、元正等,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点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一直流行至今。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也有记载。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学生的回答干脆而又响亮,因此,有效的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生将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在“生活在社区里”一文教学时,我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统一一下自己所在的社区面积有多大,大概有多少人,社区的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哪些便利?整个社区的格局有什么样的优点,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践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收获,在进行教材讲解时,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涵深层次的理解,课堂知识与社会时间的结合开展,带动学生对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对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心智发育、品德修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结合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手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学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不断成长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佩芳. 培育初中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 文学教育(下), 2018, No.438(06):158-159.

[2]佚名. 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探究[J]. 学周刊, 2018, No.375(27):104-105.

[3]张婧.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例[J]. 新课程(中), 2017(8):80-81.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思路教学实践
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