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策略

2019-09-10 07:22:44高华文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培养策略

高华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新课改的逐步深化,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热词。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涵盖公共参与意识、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其中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成为政治学科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青少年无暇参与政治生活的现实需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能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促使学生综合发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针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公共参与意识;培养策略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作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增强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公共参与主要是指公民对公共生活与公共政策产生影响的一項活动。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对国家的前进方向、政治理念、经济运行规律有所了解,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活动中。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能引导学生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政府机关及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及法律意识,促进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能力的提升。②完善学生素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政治知识,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1]。③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高中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公共参与意识及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只有激发高中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使其主动投身于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对社会作出贡献。当然该前提是充分保证学生享有参与国家事务的能力及权利,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这样方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彰显其主人翁的地位。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策略

(一)注重生活题材

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升华与总结。政治学科作为高中学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从生活的视角延伸教材知识,关注生活题材,根据社会生活事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丰富课堂内涵,构建开放且高效的政治课堂。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教师可以从现今的生活状态出发,提出主题为“节约好还是消费好”的话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探究在如今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是否依旧要强调勤俭节约?穿旧的衣服能否直接扔掉?怎样把握节约与消费之间的度?采用什么样的行动来弘扬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美德?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深思,并在自由辩论环节表达观点,如:若有真实需求可以消费,且消费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社会经济的增长,但严禁因攀比心理而过度消费,每个人都需践行勤俭节约,如穿未破的旧衣服、节约用水用电等。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事例或问题,学生能准确掌握消费原则,做到绿色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二)进行项目学习

高中教师开展政治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学习来搭建探究性平台,使学生根据自己所提的问题组成学习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自主探究和学习,对项目成果进行分享[2]。以“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例,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能大致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但基本不了解其中的政协与民主党派等,甚至认为其属于理论性读物,不会影响到现实的政治生活。为此,教师可以与校内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约定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与其进行交流,对政协委员的工作性质、具体职能、所做贡献等加以了解,并根据回答来模拟真正的政协小活动,将最后的探究和调研结果加以展示;同时教师要选取具有创新性意见提交给上级部门,使学生对参与社会行为的过程进行切实感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关注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能对社会问题进行有效且直接地反映,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入社会热点事件,使学生从中搜集重点、触发思考和启迪,能正确对待生活、看待问题,进而拓展教学资源[3]。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例,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扶不扶”等热点题材进行探究。当前社会上存在着“好人难做”的现象,有些人心存善意想帮助他人,但因害怕被敲诈而不得不采取措施保护自己。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视播放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该小品讲述了好人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而被老人指为撞人者,最后以“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不能让做好事的人心凉”的大团圆式主题喜剧结尾。当学生观看完小品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谈谈对“扶不扶”问题的观点和感受,进而意识到到帮助他人时要学会保护自己。

结束语:综上所述,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是学生政治核心素养培育中的重要内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提高。为此,高中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时,应该立足教学实际,注重生活题材,开展项目学习,关注时事热点,从而有效渗透公共参与素养,使学生成为有义务、有责任的公民,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兴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8):137-138.

[2]刘旭东,尹萍.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公共参与素养培养[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39(11):90-93.

[3]胡琼.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9,(1):14-15.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培养策略
国本家事—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3:22:47
引入时政教学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25:44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9:07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8:53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8:19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