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荣书
[摘 要:本文是探讨高中历史教师正在转变的史学观念,从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到以新史观来渗透进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去;通过介绍、研究,为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新史观的教学运用提出建议与方略。本文第一章在于提出新史观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从理论上论述其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新史观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也就是其在高中教育课本中的体现。第三章重点讨论如何利用新史观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以这三种角度来浅析新史观如何运用在现代高中历史教学中去。
关键词:新史观;史学观念;高中历史教学;运用]
一、前言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们应当时刻更新教学理念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史观的出现也开始影响到了高中历史的教学,再也不是只有唯物史观和革命史观的历史教学内容了。接下来本文将会从三大方面介绍新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应用方法等内容。
二、新史观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今天在这里讨论的新史学观是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新史学观内容,其中包括有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
我认为历史研究与教学的意义在于对历史事实分析并教会学生去多角度的分析历史问题,从而给学生带来成长。新史学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这是对学生思维敏捷性培养的最好方法,也是历史学科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新的课程改革也对历史课程有着新的要求,明確阐述新的理念为“要让历史课程体现多样性、多层次等特点”,重点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运用新史观来进行高中历史教育同样也有助于激活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当同学们对历史表现出兴趣的同时,他们一定会力求更深的了解历史。所以我们如果坚持在历史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才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呈现给同学们的历史资料应当是符合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相当、生动的历史场景。我们的历史教学选材经常过于强调历史的完整与专业性,忽略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如果加以改正,运用新史学拓宽学生们学习的历史范畴,增加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这样才能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探求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们乐于学习历史的目的。
新史观是当今史学研究的最新产物,是新鲜血液,新史观的引入无疑为当代历史教育发展推波助澜。新史观能够让同学们更全面、客观的分析历史事件,获得新的知识与成长。但这需要教师们首先能清楚的认识新史观,了解新史观,还要结合教材在教学当中渗透新史观。这个内容目前没有教课模板,必须要在教师们自身转变观念,积极发展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深入研究,时刻关注新史观与历史教学的发展,才能够更好的将新史观融入到自身的教学中去,所以新史观出现的意义同样具有转变高中历史教师们观念,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成长的功效。
三、新史观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教材始终是教师授课最重要的工具,通过新史观我们可以更好的整合教材,例如通过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来整合新的教材。
首先运用文明史来在宏观上教会学生人类文明的演变是有着横纵两个方向发展的。我们按照文明推进的时间顺序将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作为纵向主线,将同一时期的人类文明横向罗列,形成知识网格,将中国史与世界史互相衬托,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更全面清晰的展现人类文明的发展。
新史观的引入,从文明史角度将历史上重要的进程逐一列举出来的方法会产生割裂历史发展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将历史的某些时段与现代化为主线的历史结合起来。“现代化史观立足于社会转型,主要涉及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侧重近代社会发展演进的过程。”举个例子比如中国近代史就属于一个近代化历程,这段历史用现代化史来整合就很合适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将1840年到1949年划分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史、1949年到1978年的苏式社会主义现代化、1978年到现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所以我认为在新史观引入后,整合目前的历史教材后的新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应当不要在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要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向学生展示更丰富的历史内容,也要运用不同的新史观去剖析历史,培养学生们的积极和主动。
四、利用新史观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历史问题许多时候答案不是唯一确定的,很多时候往往我们站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答案与诠释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一再强调要培养学生们在学习历史时候的思维敏捷性,要更好的运用新史观去教会学生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历史,发现历史问题答案的多样性。
我们往往从不同的史观出发,也会的到不同的历史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同学们对看待问题有着更好的观点与方法。让历史课程体现多样性与多元化、多层次性,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
五、结语
新史观引入高中历史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此笔者也给出了它引入的意义与应用。由此可见新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光多应用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但是运用新史观并不是说我们要丢弃唯物史观,而是在唯物史观这个基础史观的传统上锦上添花,让教师能通过新史观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与技巧,让学生通过新史观来更好培养的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将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结合在一起,互相弥补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