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玲 刘东
[摘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与构建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守正出新,“四个伟大”实践创造的深刻总结,世界历史当代转向的精准预断与中国梦和世界梦新时代耦合的逻辑理路,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新秩序、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稳定、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构建清洁美丽新世界的现实需要,旨在打造一个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领域和平、稳定、繁荣、包容、美丽的新世界。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实践场域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为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旨在“创造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理念正切时代脉搏,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世界各国各民族命运共掌、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时代应求,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对世界各国与人民的责任担当和智识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支持。新时代背景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维阐释不仅是深刻理解这一理念理论内涵与价值意蕴的必然要求与逻辑思路,同时也体现着对人类发展的历史总结及当代思辩,更彰显了对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和不懈追求。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成逻辑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全球性问题则与大发展相伴而生,影响着各国的持续生存与有序发展。这一全新概念正是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处,既强调中国的发展需要,又兼顾世界各国利益,对全球发展问题做出的“中国诊断”。
(一)理论逻辑: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守正出新
马克思强调:“所有划时代的系统的真正内容都是由这些系统创建时期的需求决定的。”[2]544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体现,彰显了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开拓进取精神。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内在性规定是根植于人类围绕生产生活所进行的历史实践以及与时代相应和的现实发展之路,是能动性与实践性两者的辩证统一,也是人类挣脱现代性发展桎梏、化解全球性危机以及建设清洁美丽新家园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与时俱进地回答了新时代人类社会所要解决的“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这两个新时代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新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积极宣导的是各国在政治上要平等互信,在安全上要和合共生,在经济上要互惠互利,在文化上要交流互鉴,在生态上要携手共治,从整体视界概述了这一理念的具体布局思路与多维践行路径,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群策群力推进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和方向所指,是中国为世界人民贡献的中国智慧和发展方略,体现了中国敢于应对全球性现实发展问题和勇于开创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的大国魄力。
(二)实践逻辑:新时代基于“四个伟大”实践创造的深刻总结
新时代背景下,新科技革命所展现的信息化、智能化等特征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水平与思维方式,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于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全球急需一种全新的世界历史观来审视新时代的急剧变化。同时,我国的发展处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的巨大变化促进了新时期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凭借宏伟的政治魄力与坚定的担当意识,以新理念指导、以新思想谋篇、以新战略布局,解决了长期想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问题,取得的伟大发展和伟大成就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的提出正是基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实践创造的实践总结,体现了中国对国家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演变和人类未来的全新认知,破除了各种中心主义发展观的思维桎梏,是对世界上所有民族和国家新时代发展方向的“中国判断”。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理念生成的实践逻辑正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的前提下对十八大以来新的伟大实践创造的客观反映,对“四个伟大”实践创造的深刻总结是促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现实动因与实践逻辑。
(三)历史逻辑:当代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成与发展实质上是新时期世界历史理论发展和扩展的逻辑必然,不仅拓展了世界历史理论认识维度,同时也为诠释中国与世界双向互动这一新时代发展规律提高了新的视角。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使中国成为一个古老的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3]马克思毕生致力于探索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希望通过建立“自由人民联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从现实此岸到理想彼岸这一历史进程的本质即是从封闭性的、区域性的、本位性的和民族性的历史逐步走向自由化的、全球化的、一体化的和全人类化的世界历史。在面对如今的经济全球化势态与“逆全球化”的呼声,何以辩证看待新科技革命、新工业技术与全球性危机的关系,以何清晰勾勒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及其未来走向,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中国改革发展成败与民族兴衰,更涉及到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和平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探究课题,也是一个亟需突破的时代发展难题。伫立于新时代方位,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姿态直面新时代难题、着眼现实困境,从世界历史理念出发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的构想。因此可以说历史开始转向为世界历史不仅是人類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社会历史逻辑,同时也为之提供了思维启迪与实践指引。
(四)现实逻辑:“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新时代耦合的现实需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普遍繁荣的“世界梦”有着相互支持、多维耦合的密切关系,两者的新时代耦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时代构想生成的现实逻辑,突出了中国对建设外国主要外交的承诺以及以“互利共赢”为中心创造一种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全球意识和精神。习近平也明确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的早期收获,为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更多空间,为加强国际合作打造了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贡献。”[4]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处于新的起点,“中国声音”在国际上越来越被其他国家所认同与支持。“中国梦”的实现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进步的重大机遇,中国的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不懈奋斗只会让国际社会更稳定、各国人民更受益。中国作为新一轮全球化的“领头羊”、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人”、全球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和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者”,为全球的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绿色生态和摆脱贫困做出重大努力与成效。新时代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际践行必须积极遵循“合作共赢”的新发展思路,摒弃“零和博弈”的狭隘的发展思维,让中国之智慧、中国之思想和中国之方案推动新时代全球治理体系的巨大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立足于各国的共同利益,以各方共同的价值观为纽带,以共同发展繁荣为目标,实现了“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时代对接,必将极大地促进国际的普遍繁荣和人类的共同发展。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价值意蕴
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探寻世界各国利益交汇点最大公约数的根本动力”,[5]同时也兼顾到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为中国和世界指明了新的方向,是加强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和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理论前提。
(一)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指出:“在这个世界上,各国更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6]欧美发达国家凭借“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倡导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制定有违公平正义的国际条例,对发展中国家敲骨吸髓式的剥削与掠夺,强行推行“普世价值”理念,在文化上多方渗透,甚至干涉他国的内政,这都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价值哲学强调的是人类共同利益与各国利益的平衡、兼顾,实现各国在政治层面的平等相待与互尊互信,在安全领域的增强合作与和合共生,在经济发展中的互利互惠与共赢共荣,在文化交流时的互尊互鉴与多元共存,在环境保护上的共治共享与绿色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所积极倡导和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展现的正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全球观,摒弃了种族歧视与隔阂等狭隘意识,它将有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稳定和助力“中国梦”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
“中国梦”和“世界梦”有着相互支持、多维耦合的密切关系。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7]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一些国家提出了所谓的“威胁论”“霸权论”和“崩溃论”等言论。甚至借题发挥,采取一系列行动,严重威助到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包容开放的广阔胸怀,它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中国爱好和平的观念和坚持和平发展的思想,用行动证明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不仅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各民族的团结,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时代构想能够将将中国人民的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实现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成功连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外界对中国的误解。
(三) 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深融注在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之中,滋养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其中的“和”文化作为中国传承千年的根本价值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础。首先,“和合共生”具有和谐、和平、和睦之意,体现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的交往之道,“天人合一”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其次,“和谐”具有仁义的含义,体现了“统治国家”的概念。最后,“和”具有共享之意,体现了“天下为公”“和衷共济”的大国担当与济世情怀。新时代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包含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是对中国“和”文化的当代承袭和阐释。这一重要理念与核心观点的提出有利于向世界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借以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特别是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与国际亲和力。
(四) 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助力国际社会携手共建清洁美丽新世界的基本前提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各国应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概念并遵循绿色、低碳、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努力创建一个人类生态化“全球社区”,共同建立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已经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思想最终只会让撕裂人类与自然的共生系带,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强调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处理好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每个国家的利益是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休戚与共、共生共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再仅仅只是其独自需要面对的问题,二是已经成为关涉其他国家与地区,并渐已演变成为需要全人类面对的全球性问题,更是亟需世界各国必须协力以助的共同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为新时期国家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有利于世界加强合作、协同治理,打造全球生态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新世界。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场域
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所倡导的人類命运共同体旨在呼吁世界各国在政治场域、安全场域、经济场域、文化场域、生态场域携手共建一个平等、安全、繁荣、开放、美丽的新世界。
(一)政治场域:构建一个持久和平的政治共同体
新时代背景下,世界人民需要的是稳定而非战争、是共存而非冲突、是互尊而非强权、是互利共赢而非零和博弈。习近平明确强调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人类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必须要“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8]新时代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出的“友善睦邻”的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交往观,就是提倡国与国之间彼此信任,在增强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上实现互尊互信,从而全面打造一个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必须看到,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与各民族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与不同只是在发展程度和发展背景的比较,其本质上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世界各国应平等地享有国际权利和义务,也可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履行国际责任与义务。同时,世界各国应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选择和民族文化习惯,更不得干涉别国内政,也不能在军事上以强凌辱、在政治上以大压小、在经济上以富欺贫,通过在政治场域积极树立“友善睦邻”的国际政治交往观,构建一个真正的持久和平的全球“政治共同体”。
(二)安全场域:打造一个普遍稳定的安全共同体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密不可分。当今世界不可能有哪个国家能够以一己之力确保自己的绝对安全,也不会有哪个国家能够从他国的动荡中获取安稳。新时代那些以往的冷战思维早已不合时宜,努力树立共同应对、综合全面、通力合作和持续稳定的新安全观念已成为世界性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践行就是要通过确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实现世界各国之间的平等互信与安全共享,走出一条彼此协作、和合共生的保障世界普遍安全的新发展之路。习近平指出世界各国“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9]因此,中国积极主张“合作共赢”的国家安全观,呼吁世界各国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实现相互信任,通过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实现标本兼治,力争以和平协商而非暴力冲突的手段化解安全危机,真正达到维护世界安全与稳定的目的,从而构建一个和平共存和普遍安全的稳定新世界。
(三)经济场域: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经济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要在遵守互利互惠的原则之上寻求国际各国在经济发展上能够实现共赢之可能的新发展之路,从而打造一个彼此发展、共同繁荣的新世界。坚持“包容互惠”的发展观,谋求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就是要世界各国要坚持正确的市场价值导向和义利观,不损人利己,不以邻为壑;就是要世界各国加强经济合作,制定公平合理的经济竞争规则,让各国阳共同发展、共同受益。树立“包容,互利”的经济发展观,建立经济共同体,就是要世界各国互帮互助、互惠共荣。无论是“一带一路”“亚投行”还是“中巴走廊”,都体现了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创建一个全球“经济共同体”,让更多国家利用中国的“分流”来分享发展成果。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繁荣中的大国胸怀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为真正建立一个共同发展的繁荣世界作出了重要表率。
(四)文化场域:共建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共同体
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意在呼吁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携手共建包容、开放和繁荣的文明新世界。当前,世界上有二千五百多个民族散布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由于社会背景和历史活动的迥异从而孕育了众多精神内涵极具差异性的地域文明,继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共同迸发出盎盎生机。打造世界范围的人类文化共同体,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發扬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文化包容精神,在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昌盛。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所秉承的这种“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观,其宗旨便是要在交流互鉴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文化的彼此共存、和谐共生,构建一个“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化景象。
(五)生态场域:营造一个洁净美丽的生态共同体
生态之兴则文明必兴,生态之衰则文明必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必须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打造一个洁净美丽的全球“生态共同体”,构建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如今,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能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以及严重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严重的大范围自然灾害与全球极端天气的频发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出了“警告”,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面对与解决的严峻问题。当前积极倡导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呼吁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0],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理念,开创了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系统新时代。以此,为了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目标,应在国际社会普遍树立天人协调的生态观,呼吁各方齐心协力建立一个全球“生态社区”以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价值的当代转化,努力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新世界。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倡导“友善睦邻”的政治交往观、“合作共赢”的国家安全观、“包容互惠”的经济发展观、“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观和“天人协调”的生态环境观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价值追求相一致,体现了中国对世界人民的责任担当和贡献,对促使国际社会携手共同构建一个和平、安全、繁荣、开放、美丽的新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N].人民日报,201804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4]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记者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428.
[5]许春玲,刘东.道教智慧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启示[J].中国道教,2018(4):3841.
[6]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中国青年报,20130324.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8]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1219.
[9]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
[10]习近平.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在二〇一九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429.
[11]许春玲,刘东.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新时代论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6267.
[12]曹洪滔,張倩.论共享发展理念与社会工程的契合[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8.
[13]龙群,成国转.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唯物史观意蕴[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239.
[责任编辑]王立国
Abstract:The proposal and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mankind is based on a profound summary of the upright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the creation of the "four great" practices, and the logical path of coupling the precise predi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shift in world history with the Chinese dream and the new era of the world dream. It is a realistic need to establish a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order, maintain lasting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world, enhance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build a clean and beautiful new world. It aims to create a new world of peace, stability, prosperity, inclusiveness and beauty in the political, security, economic,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fields.
Keywords:Human Fate Community;generating logic;value manifestation;constructing 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