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攀
十多年前,我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叫《凡卡》。这是一篇经典老课文,之前也上过多次,从未出现任何问题。然而,这一堂课却让我冒了一身冷汗,从此也开启了我的 “文本解读”之旅……
我被学生的提问难住了
当时是校内的一堂公开课,我选择了《凡卡》这一课。《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条理结构很清晰。在我看来,应该属于比较“好上”的一篇课文。一切按照我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然而,在之前课堂上从未有过的事情发生了,一位学生从书中的文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卡的爷爷过着很好的生活,乡下的老爷也是个不错的老爷。理由如下:(1)爷爷穿着宽大的羊皮袄,说明爷爷过得很好。(2)即使这件羊皮袄原本不是爷爷的,但也有可能是老爷给他的,说明乡下老爷很仁慈。(3)爷爷白天不用干活,可以睡大觉,只有晚上出来敲梆子,而凡卡白天晚上都要干活,有时还要挨打。这一点说明爷爷比凡卡过得好。(4)凡卡让爷爷在圣诞节的时候在老爷的圣诞树上摘一颗金胡桃,说明乡下老爷的心肠很好。
《凡卡》这篇课文是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和凡卡回忆乡下的生活两条线索来反映在沙皇统治下,城乡的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生活。学生的理解很显然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我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也不够到位,所以一下子也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全班学生,结果大家居然一致同意这位学生的看法。
学生的理解让我冒了一身的冷汗,这堂公开课最终草草收场。这也是我从教以来最为失败的一堂公开课。下课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学生的质疑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我自己。我深深地认识到:平时在备课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参,很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实际问题,对于文本没有深入细致的解读是导致这次公开课失败的真正原因。
素读文本,破解教学难题
怎样才能解决学生所提到的问题呢?此时,我想到了“素读法”。于是我又一次拿起《凡卡》一文细细地读起来。
这一读,我也从契诃夫的文字中发现了暗藏的玄机:爷爷已经“65岁”了,这说明了什么?爷爷穿着“宽大的羊皮袄”,这个“宽大”一词又说明了什么?爷爷为什么要睡在“厨房里”,而不睡在家里?还有“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这个“总是”又包含着什么意思呢?这样细细品读下来,我重新认识了《凡卡》,觉得之前的教学是那样的肤浅。
两年之后,我又一次遇到《凡卡》一课,有了上次的教训,我改变了上课的思路。当引导学生学完凡卡的第一次回忆后(爷爷守夜),我反问,在凡卡看来,乡下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其实,乡下的生活并非如此,你们能找出不好的地方吗?问题一出,学生纷纷举手发言:(1)爷爷65岁了还要守夜,说明爷爷的生活一点也不好,如果不守夜,也许老爷就不会给他饭吃。(2)爷爷白天睡在厨房里,说明爷爷连自己的家都没有。一个连家都没有的人,怎么能说过得好呢?(3)爷爷穿着宽大的羊皮袄,说明爷爷的衣服不是自己的。一个老人连一件保暖的衣服都没有,岂不是很可怜?(4)爷爷守夜的时候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可以看出爷爷多么冷。但是再冷也要去守夜,也要去工作,不然就无法生活。
在学完凡卡的第二次回忆后(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我仍然继续让学生寻找乡下生活并不好的地方。学生从“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以及“爷爷冷得吭吭地咳”等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总是”说明爷爷很辛苦;“吭吭地咳”说明爷爷身体很不好,已无力抚养凡卡,所以才把他送到城里去。
这一次,采用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展开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讨论激烈,学得轻松,轻而易举地破解了上次阻碍我的难题。这一次上课,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从文本的内容入手,深入地解读文本。字里行间,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都要去认真揣摩、细细研读,找准文字背后的密码。精心解读不仅成就了语文教学的精彩,也使自己的教学进入了一片新的天地。
道德框架并不是真正的价值取向
然而,问题并没有结束。前面的教学,我给学生总结的都是本课“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这是文本应有的价值取向吗?在当今社会,沙皇已不复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也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那么,《凡卡》的现实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一思考激发了我对“文本解读”的极大兴趣。文本该如何解读?如何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通过研究,我发现在文本解读中,我们很容易被道德框架所束缚,然而道德框架并不是真正的价值取向。我又一次对文本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并且把对比阅读放进了课堂教学之中。
凡卡在信中所写到的乡下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和爷爷在一起的时光是那样的幸福;而在城里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幸。兩处的生活是一种对比,相对来说,家乡的生活是快乐的。其实,家乡的生活也是凄凉的、痛苦的。
三教《凡卡》,使我不仅对这篇课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对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认识。语文课程的价值导向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引领学生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题研究让我对文本解读的研究更加深入,同时也让我明白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是文本解读的重要内容。
关注核心素养才是文本解读的终极目标
从内容到价值,文本解读似乎已经走向了深入。当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关注“核心素养”的时候,我回过头去审视研究多年的“文本解读”,猛然发现,我之前所关注的文本内容、价值取向都太单一,语文课程的四大核心素养:“语言理解”“语言运用”“思维”“初步审美”才是文本解读所要指向的核心。于是,我又开始引领学生向着核心素养的发展行进。
三年后,我第四次遇到了《凡卡》,我把文本解读的关注点落到四大核心素养上来。我感觉这一次不再是继承,而是要做一个全面的扭转。
小主人公凡卡的遭遇肯定是“悲惨”的,然而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理解肯定是不完全的。于是我让学生从文章整体入手,关注细节描写,去分析凡卡这个人物,于是一个更为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凡卡向往快乐”“凡卡活泼可爱”“凡卡向往自由”。这样的理解使凡卡更为丰满。这是对学生语言理解素养的培育。
凡卡给爷爷写信、寄信自始至终都充满着美好的幻想。“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也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这些细节描写其实是加深学生对凡卡悲惨遭遇的理解。教学结束时,我让学生以“信寄出以后……”为题进行续写训练,让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展到课本之外的大千世界中,完成阅读和写作的深度对接。这是对学生语言运用的培育。
本课的思维训练点是很多的。比如,我们都知道,爷爷是收不到凡卡寄的信的,因为地址不详,也没有贴邮票,即使爷爷能收到信,凡卡也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既然如此,文章结尾“甜蜜的梦”的用意是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梦和现实恰恰相反,这样写就是暗示凡卡的梦是不能实现的。”有的学生说:“作者是想通过用‘好梦’和残酷的现实作对比,进一步反衬凡卡悲惨的命运。”
关于审美,大家的固定思维就是景物的美、语言文字的美。对于《凡卡》这样的悲剧似乎很难找出美来。我引导学生从“揪” “揍” “随手” “打” “直戳”等词语,揭露老板和老板娘的凶狠、毒辣、残忍,以此让学生入境生情,培植学生同情凡卡、善良正义等精神层面的种子。引领学生从“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等句子中,体会凡卡向往自由、向往快乐的内心世界。通过这些可以让学生品味文化的精神内涵,养成善于品味人类优秀作品的态度。
一篇《凡卡》,四度解读。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气定神闲,一切都要归功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同时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我们变革的不仅仅是课堂,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对文本深入的解读。只有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文本解读,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放在首位。同时,我的教学观也逐步明晰:关注核心素养才是文本解读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月湖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