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成
特级教师蒋军晶特别重视打磨课堂,注意探索各种课型的教学手段。比如在《母爱》教学中,他尝试运用了“不完满文本教学”。什么是“不完满文本教学”?他没有解释。这一说法,可能有三个意思:一是课文本身有问题,可能存在着思想内容或表现形式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有问题的文本开展教学;二是课文本身不完整,教师也可以借助不完整的课文开展教学;三是执教者有意识地删去课文的上文或下文,使课文变成“不完满文本”。就此而言,蒋老师的说法是有歧义的,是一个不够完美的说法。那么蒋老师说的“不完满文本教学”究竟是指何意?结合他在《母爱》教学中的说明,可以发现,他认为阅读教学可以“或在文本中留出空白,或将文本中结尾删去”,也就是“隐去课文中的某些句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推测”。看来,蒋老师所说的“不完满文本教学”实际上指的是“隐去课文中的某些句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推测”。可见,蒋老师的这种做法是有意识地先采用隔断上文或下文的方法,将前面或后面一部分内容暂时隐去,再根据需要逐步呈现上文或下文。这种做法其实就是上下文隐现法。也就是说,他所说的“不完满文本教学”,实质是运用语境教学中的上下文隐现法,是上下文教学法中的一种教学艺术。
一
蔣老师在《母爱》教学中,运用了上下文隐现法。他有意识地将题目和最后一段先行“雪藏”,促成学生紧密结合课文,开展多元解读课文、推测下文内容、概括文章题目、想象续写下文、有感情朗读等语文训练活动,使训练始终围绕课文,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不仅如此,运用上下文隐现法还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蒋老师隐去课文题目和删去结尾的课文,请学生谈谈读后感受,促成学生的多元理解,有助于分散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提供“博爱说”“警示说”“母爱说”和“理想说”四种结局,让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联系上文思考是否还有更好的结尾,既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和比较思维能力,又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教师告知结局,引导学生为课文加标题;指出课文标题正是《母爱》,要求有感情地自由阅读课文,遵循文章主旨依凭文章体验,思考文中哪些语言、词句和细节体现了母爱精神,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最后,要求学生凭着自己的理解和联想续写结尾,充分重视比较思维、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显然,运用上下文隐现法,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做到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相融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
上下文隐现法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从隐去的内容看,分上文隐现法、下文隐现法和上下文同隐法
上文隐现法指采用暂隐上文先呈现下文的教学方式。如在《荔枝蜜》教学中,可以先将第1自然段隐去,待后面部分研讨结束后再回头学习这一段,从而更好地理解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下文隐现法指采用暂隐下文的上下文教学方式。《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就运用了下文隐现法。再如马骉老师《河豚子》教学:
在初读感知环节,马老师用听读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听认真了”“讲到要紧关头会戛然而止的,会请同学们续猜故事会如何发展”。故事讲到一半停住了,他没有直接让学生猜测后半段内容,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故事前半段的情节。这一设置非常高明,因为续猜情节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必须在前面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同时,就班集体的特点而言,班级中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通过学生概述前面的情节,可以起到促进全班同学齐步走的效果,为续猜提供基础。在四名学生一个比一个曲折起伏的续猜之后,教师朗读了后半段的课文。学生听完后,与自己的同伴续猜相对照,不由得感叹小说写得波澜起伏出人意料。至此为止,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已经感受到了该小说的情节特点。
这里,教师运用了下文隐现法,将隔断和渐现巧妙结合,引发课堂悬念,激活了学生的兴趣,促进想象力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上下文同隐法指将课文的上文和下文同时隐去的教学方式,如蒋军晶老师在《母爱》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上文——题目和下文最后一段同时隐去,为后续开展的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活动创造条件。
2.根据学生是否知晓原文内
容,分未知隐现法和已知隐现法
未知隐现法即学生事先不知道原文情况,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揭晓原文删去的部分。上述课例均属未知隐现法。
已知隐现法指学生已知完整课文的情况下,教师采用假定课文长短的方法。
如严华银老师在《黄鹂》教学中,学生已读过整篇课文,在这样的背景下,执教者假设道:
以上我们整体把握了文章的主体描写部分。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本文就只有前面23段文字,那么,根据我们刚才分析的情况和对比的结构,我们可以归纳出本文怎样的主旨呢?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写的是呼唤为黄鹂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教者的这一做法,显然是在学生已知全文的背景下,通过假定全文就到第23段结束的方式,将文章主体描写部分从整个文本中切割出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片段来引导学生分析。如此,对课文本身便有了一个新认识。
接着,教师又逐步引入下文:要求学生齐读第24自然段和第25自然段的第1句,即“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部分联系前面的描写对本篇写作主旨的认识是不是会有新的发现呢?”学生结合上文讨论交流,认识到本文主题可以是呼唤为黄鹂乃至各种美好事物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最后再看文章最末的两句话:“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吧。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两句话是否可以推断出作者另外的寓意。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结:“原来,借助黄鹂的故事,作者或许还想演绎一条艺术创作的规律——在艺术创作中,应为典型人物创设和谐相应的典型环境。”
这样,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执教者指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的做法是运用已知隐现法,先隔断下文,将最后一部分内容暂时隐去,再根据要求逐步呈现下文。可以看出这种下文隔断和渐现巧妙结合是上下文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精彩体现,是造成多元解读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奇峰突起的神来之笔,因而也是引发课堂悬念的重要手段。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常见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猜读、猜写,如上文中马骉老师在《河豚子》一课中的做法,并名之曰“续读”,其实很多情况下也是对上下文隐现法的具体运用。再如,在绘本教学中,有些老师指导学生看绘本时,看到紧要地方,会有意识地停下来,让学生思考后面会是什么内容,用的也是上下文隐现法。
三
上下文隐现法运用广泛,在各种文体教学中,都可以根据需要运用该法。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教学等中都可运用,上文所举的例子就涉及到小说、散文等。也可广泛运用于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教学中。
总之,运用上下文隐现法,能够使语文教学紧扣教学文本的上下文,做到收放自如,既容易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又能进一步凸显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促进多样化的语文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