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义 邓恩
【摘 要】从金融专业层面来看,“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是金融产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要借助金融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自身的优化与改革,从而更好地服务金融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良性融合互动。文章从经验借鉴与政策解读出发,就当前湖南高职金融专业产教融合存在的困境进行剖析,并指出了湖南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与当地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现实需要。
【关键词】产教融合;金融产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4-0105-02
高职院校主要由各地方政府主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办学目標,强调与地方产业的对接。但当前不少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依然闭门造车,即使开展了“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其主要形式依然是利用企业资源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形式,作为课堂教学和开展学生培训的补充。没有深入到金融管理专业与金融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的互动发展层次,既无法真正提升金融管理专业发展层次和人才培养水平,也无法为金融产业的转型升级服务。
1 经验借鉴与政策解读
(1)发达国家经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特别强调专业与企业的合作,这种合作既是职业教育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对人才培养、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办学;同时也是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创新和推广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促进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产教融合 校区合作”是职业教育与产业互动发展过程。以法国、荷兰为例,两国的农业十分发达,如法国农村的葡萄酒业、荷兰农村的花卉业等。法国政府特别重视农业职业院校立足当地农业发展,并发挥院校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法国农业院校作为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创新和推广中心,在技术推广和技术人才培训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正是这种深度融合,法国农业职业院校的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
(2)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要求。《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函〔2018〕1号),对“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要求“调动校企双方积极性,实现共同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普通高校校地校企合作的意见》(湘政办发〔2017〕8号),在基本原则中提出:“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共享发展”“探索高校转型发展的有效机制”。即职业教育应该与产业融合互动,实现高职院校和专业的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在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层面上,“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要求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能融入到产业中,一方面能满足金融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技术服务等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和质量;另一方面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要借助企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师团队技能水平,借助金融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金融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2 金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困境
(1)融入金融产业的深度不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普通高校校地校企合作的意见》对专业层面的“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要求:“优化高校学科专业体系”“推进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也就是说金融管理专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是全方位的,以提高创意创新创业高技能人才为核心,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但当前,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改革,仅仅是“对接产业设置专业”“对接岗位设课程”和利用金融企业资源丰富教学案例和开展实训等,陷入“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是金融企业被动配合和片面付出的认识误区。只强调专业是否利用了企业资源,而忽视对金融企业的服务,对金融产业发展的推动。总体上讲,当前,金融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有所提高,但对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合度不够,对金融企业的产教融合服务还远远不够。
(2)服务金融产业的能力不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目标,是10年内实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对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的责任明确规定:“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因此,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双向融合,其校企合作不仅仅是针对金融管理专业教学,也要对企业服务。但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缺少对产业的有效服务,仅仅以培养人才、推荐就业作为为数不多的服务产业发展渠道,金融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的技能水平较差,服务企业能力不强。达不到国务院提出的,职业教育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达不到湖南省政府提出的,职业教育要开展技术创新等多样化的产业服务要求。
(3)服务金融产业转型升级不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批评了职业教育“两张皮”问题,要求推动金融管理专业建设与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普通高校校地校企合作的意见》,要求“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补齐高校实践育人短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完善基于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形成对接紧密、动态调整的专业课程体系”。因此,“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不是简单地利用企业资源提升专业教学水平,而是要求金融管理专业的办学,要紧密集合生产实践、服从金融产业转型升级而动态调整优化,即金融专业也需要转型升级不断发展。但各院校没有意识到服务金融产业的转型升级,金融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依然是从培养在校生角度,思考人才培养方案如何根据金融产业发展状况和金融企业需求来调整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思考教学如何丰富金融企业素材和借助金融企业来加强实训。没有从金融管理专业整体转型升级的角度,即提升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双重能力的角度,来培养金融人才。
3 湖南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与当地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现实需要
(1)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当前,湖南金融产业正处于传统金融向现代互联网金融、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基础服务向高附加值服务、条块模式向供应链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金融企业迫切需要具有现代金融理论,并能够推广互联网金融新业务市场、开展新服务的专业技能人才,需要其解决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决策、方案设计、技术攻关等实际难题。这一方面需要熟悉新金融业务模式能够对现有经营流程和金融业务进行调整升级,并向金融市场进行金融产品销售推广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需要解决互联网金融新业务中的流程设计、投资理财规划、金融产品营销、业务推广方案设计等经营管理和技术操作中的难题,这都急需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能融入产业,调整人才培育模式,培育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型金融专业技能人才。
(2)金融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湖南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建设以在校生培养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主要内容,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教学改革、争取金融企业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解决实习实训、就业为主要手段。其中与金融企业产教融合,主要是聘任金融企业兼职教师、利用企业场地实习实训等。以企业配合和付出为主,其中推荐就业的效果并不好,部分学生不愿意留在校企合作的金融企业,以及学生动手能力差,无法满足金融企业需求的结构矛盾突出。因此,金融专业迫切需要融入到当地金融产业中,能够利用当地企业资源全面改造专业人才培育体系: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升级,从金融管理升级到能够适应金融企业新业务的推广、转型升级带来的金融业务调整等。二是专业职责调整,从单纯的在校生培养,转向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并重,提升金融管理专业服务地方金融经济的能力。三是教学升级,从培养基本金融业务管理能力,向综合业务、高附加值业务的调研分析、操作与管理、金融信息技术等内容提升,即学生能够真正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适应并促进金融企业的转型升级。四是金融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的转型升级,教师实现身份和能力转型,不仅具备人才培养能力,更要具备利用专业理论和技能服务社会的能力,能够承担金融企业人才培训、社会调研,尤其是针对金融企业实际难题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攻关等能力。
参 考 文 献
[1]邱苏楠.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的相关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25-26.
[2]胡明媛.“互联网+金融”产业升级创新路径探析——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9(1):187-189.
[3]石娜.广东金融产业发展与高职金融证券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學院学报,2014,22(3):102-105,113.
[责任编辑:陈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