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磊
摘要:在电视问政快速发展的今天,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在电视问政的下一步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电视问政的优势,探索长效化传播机制,不断提升该传播机制的影响力。
关键词:电视问政;传播机制;探讨
一、电视问政的发展历程
2005年6月在甘肃省兰州市出现了一档节目叫《一把手上电视》,时任市委书记亲自上镜参与节目,揭开了电视问政发展的帷幕。近些年随着社会上对政府对民意的越来越重视,各个地方台纷纷效仿开启电视问政之路。一般来说,电视问政节目是在年初的阶段由政府部门牵头对本年度的政府工作计划进行汇报并做出工作许诺,请全体民众进行监督,到年末时在电视上做工作总结,并集中地接受民众对政府这一年度的工作评议。以近些年电视问政机制发展较好的长沙市来说,它在电视问政节目中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对相关联的事宜进行许诺,例如环保部门的“如何让城市更清洁”,交通部门的“如何让交通更顺畅”,司法部门的“让法律说话”等主题。这些部门对应的问题有一些在问政后过几天就得以圆满解决,有些不能快速解决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和民众的积极互动。
二、电视问政的发展意义
(一)构建责任型政府
从打造责任型政府这一要求来说,电视问政无疑是一种良好的传播途径。构建责任型政府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要要求,打造“责任型”政府就是不忘初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出发点,以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令行禁止为约束,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为政府的形象。
(二)打造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综合治理体系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各种社会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打造服务型的政府就要动员政府各部门积极参与,加强协作能力。以往政府的各部门之间相对比较封闭,缺乏有效的沟通,而通过电视问政这一传播机制,让公民建言献策,成为合作治理的主力军,利用电视问政的机会与政府官员直接对话,更好地体现出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
(三)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在我国的《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依法享有结社集会和参加合法政治活动的权利。电视问政这一传播机制的出现,为公民实现政治权利的保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提高来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客观上增强了民众的政治参与度,也体现了政府将民主政治落到实处的决心。此外,电视问政也体现了我国舆论监督体系的重要地位。
三、电视问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缺乏制度化监督
电视问政由于其产生时间较短,缺乏相应制度的监管,无法实现对公民利益提供及时的保障。以往在电视问政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很快便得以解决,但一些没有在节目中呈现的问题却无法得到高效的解决。同时,这种自上而下发展起来的问政节目能否持续开展下去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政府部門应该高度认识这一问题,并形成相应的制度以保证电视问政的监督效果。
(二)服务意识不够深入
中央多次提出,要逐步推进政府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而新闻媒体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媒介。当前部分官员往往希望媒体多报道本单位的工作亮点,而对负面报道展现出消极情绪。针对此现状,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媒体观,正确看待政府的监督,正确看待媒体的批评,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服务观。
(三)定位和选题不够精准
目前,一些电视问政节目没有处理好舆论引导和科学监督之间的关系,节目的思路和内容导向不清晰,导致节目内容以批判和负面讨论为主,不能帮助政府更好地解决问题。
此外,在选题上要更加丰富,不能仅仅停留在民生层面,而是要涉及到更广的范围,呈现出近一阶段内社会中最突出的问题及政府能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电视问政这一创举对政府和公民来说都极为有利。它能提高公民自身的维权和参政议政意识,也使政府通过这一传播机制更好地了解公民的诉求,优化决策的结果。通过电视问政可以使公权力更好地运行在阳光之下,使人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作者单位:潍坊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