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在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刘敏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互联网+互联网

[关键词]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互联网+”;混合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9)04-0021-03

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覆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远程教学,旨在培养出符合现实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互联网+”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在各大高校逐渐推广与普及。在这种背景下,结合传统教学与E-learning(网络化学习)优势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应运而生。

一、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混合式学习源自于在美国兴起的E-learning学习模式,是在此基础上深入反思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其自身的优势,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我国逐渐得到广泛关注。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学生课前自主网络学习,课堂中面对面交流互动学习和课后巩固反馈学习三者的有机结合,其利用学生在课下零散的时间,基于网络技术及智能移动终端服务,学生可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学习资料和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取有效的能力,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师和教材是信息知识主要来源的局面,拓宽了学习渠道,降低了学习门槛。学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真正实现在家也能学习的美好愿景,并给予学生极大的学习自由,满足当代大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特点。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全球知识资源可以共享使用,可以为不同语言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学习的资料,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校英语写作课程中应用的实施条件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写作多沿用头脑风暴,阅读范文,熟记好词好句,参照模版,未能给学生提供足够且充分的可理解性输入,使得学生渐无创新意识,写出的文章缺乏新意,忽视学生个性化特点。英语写作作为重要的语言产出性技能,只有良好的语言输入,才能确保有效的语言输出。“互联网+”背景下,结合课堂面对面教学优势和在线移动学习便利的混合式学习,则可以解决目前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混合式学习模式淡化了“教”与“学”之间的界限,模糊了“线上”和“线下”的区别。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个性化特点的学习平台,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高度参与,更多关注创造性知识的生成与个性化知识的习得。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变更教学角色。教师要根据英语的学科特点,优化整合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筛选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材料,坚持“学生本位”原则,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进行有效教学。现在,海量的网络资源成为教师的“左膀右臂”。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筛选出符合各个学习层次学生习得知识特点的教学资源,具备在繁多的网络资源面前,进行文献检索,提取整合信息资料的能力。根据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提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体到英语写作课程中,教师应该具备使用现代移动终端设施能力,在互联网上筛选时政热点的话题,借鉴参考国外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掌握远程教育操控设备,课上课下能够自如使用教学设备,利用移动终端或教学软件向学生发送教学资源,反馈教学问题,组织引导学生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互动。因此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内涵发生了改变,课堂面对面的教学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产疑、教师答疑的互动场所。同时,线上线下教师要动态记录学生学习情况的发展,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反馈,帮助解决。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引领者,即基于英语这一学科的特点和学生个性化知识需求的现状,做好课前准备,优先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和“教”的方式发生变化,学生的角色和“学”的方式也相应的改变。传统模式下,学生的行为活动在学校和教师的视线范围内,学生对于传统教学的依赖,使得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而现在,学习空间的增加,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资源的泛化,这都要求学生要注重培养自主合理学习能力,能够在纷杂的网络上筛选目标知识,自觉规避移动终端的诱惑。与此同时,学生还应具备抛开知识表面,深入分析思考的能力,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推导。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学生要学会交流沟通,共享知识,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完成同伴互评互改任务。特别在英语写作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要求学生平日里注重量的积累,及时总结,主动沟通,深度思考,实现质的飞跃。

三、混合式学习模式在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一)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是学生习得知识的主要场所,颇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有效结合的学习模式打破以往课前预习,课上传授知识,课下复习的方式,实行线上分配教学任务,提供教学资源,学生课前自行线上检索相关学习资料,记录学习疑问,课堂上师生互动,提出疑难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课后线上反馈,巩固学习,沟通交流。学生在课下可利用零散的时间去积累知识,了解写作体裁和写作技巧。

(二)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

英语写作是單词与单词之间的优化组合,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恰当衔接,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合理递进,这要求学生应有厚积的知识。混合式学习模式凭借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为各个语言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材料,方便学生自主建构写作根基。此外,教学资源的可移动和便利性使得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即使是在公交或者地铁,学生也可学习知识。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资源共享且形式多样,教师应利用各大教学平台,以多媒体和移动终端为载体,检索相关理论视频或动画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视频直观性的优势。

四、混合式学习模式在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一)课前酝酿写作阶段

英语写作的酝酿阶段是作文撰写的重要环节。混合式学习模式下,课前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检索有效的教学资源,根据课程大纲,确定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活动,选定作文主题。教师在选定好作文体裁及题目后,通过移动终端或微信班级群向学生发送学习任务,说明写作要求,并提供足量的参考资料,旨在拓宽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主题。学生在接收到学习任务后,可利用电脑和其他移动终端,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然后,教师通过远程教育,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各抒己见,对于学生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必要的肯定。这样,教师既帮助学生理清了脉络,又能发现学生的写作潜能。在激烈地讨论后,学生应构思写作框架,并罗列作文提纲。基于教师提供和自己检索的材料,学生在课前完成作文初稿撰写工作,并提交到指定作文批改网站,进行作文一审。批改网会涉及到语篇,段落结构,语法,用词的恰当与否等问题,学生在批改网的提示下,进行一稿修改。修改完之后,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分享到微信班级群,同学之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批改和讨论。

(二)课堂中分享阶段

混合式学习模式下,课堂中就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大致分为产疑、答疑、各抒己见、作文分享、教师总结等阶段。在产疑、答疑阶段,学生阐释课前学习遇到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在作文写作过程和初稿修改过程中,学生会有语法,关联词选用,主题不鲜明等问题的出现,教师要相应讲解。在各抒己见阶段,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对于小组成员分享在班级群里的作文给予适当评价,评价维度分为语篇结构、段落衔接、语法使用和遣词造句。同伴之间的评价互动是教师了解学生写作情况和监督学生课前互读作文完成情况的有效通道,也促使学生熟知作文评判的标准,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注意。作文分享阶段即展示优秀作文,每个小组推举出一篇佳作,在课堂上做展示,深入分析作文的出彩之处,期间提醒学生积累写作经验和技巧,促进学生深度反思,形成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的良好局面。基于课上学生提出的疑问,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包括语法、词汇、逻辑衔接等问题,教师总结反馈,为学生提供修改方案和个性化的写作意见。在这种“提问—解答—分享—反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建构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经验。

(三)课后校订阶段

课后校订是教师基于移动设备,远程引导学生有效修改的阶段。这一阶段,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线上作文自主修改情况。经过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课堂的总结反馈,学生对如何修改作文已了然于胸。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分享到微信班级群,教师一一批改,备注修改意见,学生成绩不是给予他们简单的数字,而是以肯定性的认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基于教师的最终反馈,学生有了更深層次的认知,课后继续修改,形成终稿。期间,教师要提醒学生多多反思,总结整理写作策略和技巧。之后,教师还可利用网络资源的无限延展性,根据学生混淆易错的知识点加以罗列,并配以相应习题,打包发送给学生,随后检查习题完成情况。这个阶段的成绩计入最终成绩考核之中。课程的核定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再加上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旨在激励学生课上课下自主学习,减少学习焦虑,提高学习兴趣,进行有效学习。

五、结语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新旧教学模式的结合体,它促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习的引领者和设计者,使得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便利使用为混合式学习模式提供了硬件条件。混合式学习模式为高校英语写作课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更加考虑学生本体,照顾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杜世纯,傅泽田.混合式学习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

[2]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

[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4).

[4]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9).

[5]宋娟.“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中网络教学资源的混合式应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12).

[6]唐铁军,林丽蓉,丁树文,刘凡.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8(3).

[7]夏仕武.“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双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运行[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5).

[作者简介]刘敏(1994-),女,山东滨州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 杨永芳]

猜你喜欢
混合式学习互联网+互联网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