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贵山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与素质教育的推进,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初中生正处理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初中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应分析。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一、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加强德育教育
任何事情,一个良好的开始都是成功的重要部分,所以教师应该在每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我爱我家”这一主题的教学环节中,开始的情景导入可以这样:“当你还未出生处于孕育阶段的时候,家里人已经为你的降生做了各种打算和物品的购买。在你们出生之后更是得到了父母及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你们的爸爸妈妈做过的最令你们感动的事情是什么?”这时候的学生往往心理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触动和感受,会就很快进入我爱我家的课程学习状态,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看法。在教学情境的设置过程中离不开问题的设置。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置对于德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促使同学们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利用教学问题的创设能够有效促进德育教学。
二、利用实践教学促进德育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实践教学,理论课程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实际的运用,为此应当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这也符合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初中政治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可以充分利用实践的教学方式。针对此,在初中政治课程中应当充分研究德育教育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而选择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同学们政治课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健康成长。在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分析能力与观察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们积极观察生活与感受生活,切实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初中的政治课程过程中,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社会调查活动以及参观访问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关注家乡地区的文化风俗与乡土人情,从而在具体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热爱家乡与热爱生活。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的教学形式,促进同学们团结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使得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家校联系,有力推进德育教育
家校共育应该是德育教育的最好途径,但是由于家长的育人观念与学校育人观念上的差异,如在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上,很多家长是害怕孩子多吃了苦,再加上“ 乐” 学习的教育观的误导,他们忽视了学习、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吃苦的过程和培养意志力的方法。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由于孩子在家里常受到家长负面观点的影响,弱化了学校的教育效果,使德育教学停滞不前。所以,作为学校要与家长做深入的沟通工作,每次开家长会都要提醒家长,孩子的教育是家校合力的结果,不能靠学校一方,更不能在孩子面前传播负能量的观念,对社会上的消极现象要用正确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放心让学生在学校经历摔打和锻炼,杜绝孩子做温室 里的花朵。只有这样,长期坚持家校合力,才能使学校德育有一个质的飞跃,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四、教育方法严格,德育要有温度
现代教育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我们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把严管和慈爱的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要避免实际管理中对学生方法简单粗暴、语言尖酸刻薄。比如,生硬地要求学生上课不能说话、不能欺负同学、要尊敬老师等,这样是很难对学生实现德育目的。作为初中德育工作者,我们要明确学校的纪律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要有严格的一面,也要有温度的一面,这样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踩到点上,也才能促进学生成长。所以说,教育方式要 因 人而异,不能 伤害学生的尊严,打击学生的自信,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这才是又严格又有温度的德育教育,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政治课程中开展德育技术教育
在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有了广泛的应用,在初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政治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于德育教育思想的渗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具有的优势,促进学生政治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皮影戏、故宫、瓷器、京剧与故宫等文化遗产等,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全景化地展示,促进同学们对于文化遗产的理解与体会,充分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同学们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的提升,通过这样多媒体的技术展示来激发同学们对文化遗产的探索欲望与学习欲望,以促进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
六、注重教师专业的德育教学素质
教师在平时要加强思考,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关于思想品德课层面的思考,从而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例如在讲到教育权利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从身边的例子或者报纸新闻上报导的关于失去教育机会的例子来加强学生的理解,从而明白教育权利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履行义务教育的义务和责任以及保护自己的受教育的权利。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身边的事物多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引入鲜活的例子,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引导,应当落实到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学习生活范围主要有学校以及家庭,并逐漸地向公共社会生活扩展,人际交往范围也逐渐有家长同学教师,慢慢向在社会与学校活动中认识的朋友发展。教师在教授中要尊重学生这一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从生活中引入案例来促进教学。教师应当对于与德育教学有关的社会热点进行充分关注,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一定引用。
七、结语
德育课程对于学生人格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初中政治教学中应当在一种轻松愉快以及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下进行,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夏晓光.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导报,2018(01):145+147.
[2] 栾立维.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讨 [N].发展导报,2017-12-01(031).
[3] 杨礼刚.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