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
摘 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基础阶段,但是小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他们对于枯燥乏味的数学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对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多考虑这个时期学生的身心特征,把他们喜欢玩耍的特点结合到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融入游戏的因素,打造出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课堂。笔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简要分析关于游戏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活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
引言:
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过程,学生从中学到从观察问题到建立假设,最终实践解决这样的思考方式。但是小学生处于心理不够成熟的阶段,他们难以完成多步骤的数学题。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活动,克服一个又一个游戏中的“关卡”,帮助他们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通过趣味化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趣味化是游戏活动在数学课堂中应用最基本的特点,游戏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也是趣味化。因此,教师要使课堂的环节与过程设计更加“有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快乐的心态去学习数学。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数学字谜”的游戏方式,不仅能在游戏中传递数学知识,还能在思考中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思维。例如这样一个数学字谜:一支队伍长又长,有头无尾排成行,“.”的后面分小节,节节外表都一样,猜一类数。这个数学字谜刚看第一眼觉得没有头绪,但是仔细想,从“长又长”“有头无尾”可以看出这是无限的,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节节外表都一样”上面,一点一点推理出“循环”的概念,再加上“.”,最终三者结合,得出数学字谜的答案是“无限循环小数”。这样的数学字谜比简单的名词概念更好记,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轻松的教学方式营造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情绪变化非常快,他们很容易因为某些事情出现不同的情绪,尤其是课堂氛围,对他们的的学习情绪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师要通过游戏活动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产生欢快的学习情绪。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不能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的行为与语言,比如说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不能用命令式的语气,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被动”地进行游戏。教师应当多用一些商量性的口吻,例如“这样做好不好”“小朋友们来算一算王叔叔应该花多少钱买这些东西”之类委婉的询问方式。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比较陈旧,授课方式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因此,教师要精心备课,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过程。教师在课余时间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同时从网络上寻找教学经验,把这些教学助力都灵活运用到课堂上。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法,在学习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结合情境出这样一道题:303路公交车出站时,车上有3人,在第一站上了2人,在第二站下了1人,在第三站上了2人,下了三人,请问在第四站前,公交车上还有多少人?这样的问题情境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脑子里想的并不是算数的过程,而是身临其境,思考三站后公交车上会有多少人。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進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计算模式,实现了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四、通过持续化的教学增长学生学习进步的体验
数学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答题分步骤,这就像游戏活动中的“关卡”,每做出一个步骤就是克服一个“关卡”。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持续性的游戏方式。比如这样一道乘法问题:甲、乙两地相距一千米,小王从甲地去乙地,小王步行的速度是20米/分,一分钟后,小李从乙地去甲地,小李的步行速度是25米/分。当小王与小李在相遇时,哪人离甲地较远一些?这道题不是简单的计算题,学生需要考虑小王的行程与小李的行程,然后再结合两者的行程进行分别计算得出最终结果。这样的解答过程使学生处于一个持续思考的状态,既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增长学生学习进步的体验。
结束语:游戏活动与教学课堂并不是相对立的两种事物,因此,教师要多考虑游戏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把它与教学课堂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式的课堂中收获学习的成果与游戏的快乐,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同时,游戏活动在课堂上要适度,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不能过于注重娱乐,而轻视了学科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韦正君.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6).
[2]陆宝华. 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8(01).
[3]林凤卿. 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