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系列微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07:22梁晓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48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

梁晓君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现代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化,微課作为信息化教育的有益尝试,率先走进学校课堂。综合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其达到认识社会、提升自己的目的。鉴于时间、空间的局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始终难以发挥它的最大效用。笔者尝试将专题系列微课引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促成多元化的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专题系列微课;综合实践活动;小学

当前的微课,主要以解释或突破单个知识点为主要目的,而实际的教学往往是环环相扣,不同的知识点之间,既有内容上的前后关联,又有学习方法上的相互迁移。专题系列微课开发之后,既可以将知识点切碎,也可以将知识点连通和整合,具体而言,就是以一定的主线和逻辑关系“串联”围绕核心知识点,形成一个较大的学习主题。

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题微课,可以让教师讲授的线索更加清晰醒目,让课本前后相关联的内容形成统一的整体,成为与教材相匹配的辅助资源。

一、现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设,但大部分小学缺少专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多以语文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这样的师资安排,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其指导作用也难以得到保证。在教学资源层面上,教学软件和硬件的相对匮乏让课堂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对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常规教学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导致学生对实践活动热情不足和问题探究意识薄弱,能力难以提高,小组合作也容易成为一种表面化的形式。实践的开展举步维艰。

因此,设计专题系列微课是对教学课程进行合理规划、对教学资源实施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以三年级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秋天到了》和《过春节》为例,浅谈专题系列微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应用。

二、专题系列微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一)寻找适合专题系列微课的教学专题

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凸显突出具体学科的关键知识点或是重要技能,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做成微课。若是教学的内容依赖于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启发,那么,微课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此外,简单易明的内容,也不适宜制作成微课。

内容精炼是微课的优点,但也因为精炼,易造成课程的零散。如果能按照若干的逻辑顺序连点成线,制作专题系列微课,那么单个独立的微课就能呈现出体系化的特点,成为教师课堂教学或是学生课后学习的辅助工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纷繁多样,找到教学内容之间的共性是制作专题系列微课的前提条件。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本中,《秋天到了》和《过春节》可以看作是教学的一个专题系列。内容上,分了《走进秋天》《秋天的节日》《自制花灯贺中秋》《春节到,喜洋洋》《过个欢乐幸福年》和《拜年》六个小节,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制作一个单独的微课。可如此一来,教学的内容就会显得过于零散,在课时短缺的情况下,教学便愈显冗长。

(二)有效编排专题系列微课的教学内容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单独课时的教学设计往往包含多个教学目标,制作专题系列微课,首先需要把众多的教学内容,分解成独立的学习任务。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大纲的教学重难点,笔者把上述六个小节的内容分为《我心感知春秋》《畅谈春秋节日》和《齐来欢度春秋》三个子微课,制作成《以诗串学,阅览春秋》的专题系列微课。分割教学内容的目的在于理清不同章节的内部联系,让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特点,力求体现艺术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上述三个专题系列微课,看似独立,但内在却有一条主线相连,即“以诗串学”,学生在欣赏春秋古诗的同时,可以了解春秋的季节特点,节日特色以及民风民俗,营造学习的趣味性氛围。

(三)合理梳理专题系列微课的教学框架

专题系列微课需要在最后的微课视频中呈现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习得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此形成系统性思考。尽管思维导图在最后出现,但在微课设计之初,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清晰的描绘。如图1所示。

微课的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为了保证专题系列微课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把同一专题的教学内容一一列出,并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避免重复讲解,明确哪些内容是需要微课的重点阐述,哪些内容可以在微课的辅助和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以发挥微课的最大效能。比如,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知道元宵要吃汤圆,也可以从日常的生活中知道汤圆代表团圆甜蜜,所以在介绍元宵节特点的时候,这部分内容则不需要详细展开。

(四)精心设计专题系列微课的教学环节

专题系列微课的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设计相比,教师需要考虑更多的细节,除了必备的教学过程描述,还需要准备一系列音频、视频以及图片,每一个小环节耗费的时间也要进行预判,以免影响课堂的整体节奏。比如,《我心感知春秋》子微课可按表2进行设计。

子微课《我心感知春秋》在《以诗串学,阅览春秋》专题系列微课中的第一课,起到的作用是创设情境。在教学伊始,教师便将“秋诗”和与学生熟知的秋景相结合。学生在认识秋天的同时,初步感知学习方法,随后遵循同样的环节介绍春天,达到再次复习巩固的目的。如此一来,学生不但在诗歌中穿越春秋,更是形成了介绍季节的具体思路。而且这一微课的设计不仅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激趣导入,也可以让学生用于课后观看,使其获益良多。

子微课《畅谈春秋节日》是《以诗串学,阅览春秋》专题系列微课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和《我心感知春秋》同属讲授类的微课,但是内容上却更为零散,教师在设计时需要做好内容安排的详略配置,力求不落窠臼。

节日源于生活,三年级的学生对节日的特点略有所知。熟悉的事要学出新意,首先要摆脱常规的百度式的生硬文字介绍。

古代的小说常以四时时令的变迁来进行叙事,于是,本节微课从学生非常熟悉的《西游记》中百花羞公主和黄袍怪的故事展开。随后老师嵌入讲解,百花羞在中秋被掳,对于她的父母而言,月圆人不团圆,是一件凄凉的事。学生在故事当中,能很容易地明白,团圆是中秋的重要主题;“赏玩月华,共乐清霄盛会”则是中秋过节的主要形式。至此,学生对中秋这一节日已经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微课第二环节“中秋过节大家谈”在定量的介绍后,学生的互动也自然水到渠成。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学生用稚嫩的童声吟诵张九龄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结合重阳节敬老爱老的新闻报道,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明白重阳节的节日内涵。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换新春”,放鞭炮、贴春联是学生耳熟能详的除夕习俗,无需教师在微课授课时详细介绍。教师选择了一个新颖的角度——“自古以来吓年兽”,告知学生驱逐瘟神识除夕的起源。而守岁的习俗,则是古人想清醒感受两年的交替的一种仪式。元宵猜字谜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故在微课中设计了猜字谜的环节,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将更多的知识点以生动有趣又有条理的方式更好地教授学生,是专题系列微课的一大亮点。至于专题系列微课的设计,更是可以为一线教师和课程资源不甚丰富的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增加灵感。不同子微课之间能否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的专题微课,取决于教师的创新性思考和对教材的独特感悟,如此一来,才能避免照本宣科的尴尬。

子微课《齐来欢度春秋》是《以诗串学,阅览春秋》的最后一节,也是课程的实践环节,

教学内容分别是《自制中秋花灯》和《我会拜年》。笔者在美术老师的协助下,拍摄了一个花灯制作的视频,每一步骤都配上字幕进行说明解释,清晰地告知学生如何制作花灯,弥补课本单纯用文字描述的空洞。学生可以一边拿着工具,一边根据自己的制作进度随时播放或是暂停视频,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不会因为制作水平的差异或是制作速度的快慢而产生挫败感。学生在花灯制作结束后,还可以在花灯的表面上,手写两句和中秋相关的诗句,既点缀作品,又与本次专题学习主题遥相呼应。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我会拜年”则采取了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礼貌拜年的图片和动作,并进行图片和文字的配对。此微课运用于课堂,学生还可以在上述环节结束后,即时和同伴进行拜年情境演习,增加对拜年习俗的直观认识。

小课堂,大天地,在《秋天到了》和《过春节》这两个章节中,尽管主题大家都耳熟能详,但覆盖的内容用横跨古今、穿越时空来形容也不足为过。专题系列微课应用于本次综合实践课堂,让学生在春秋两季、课堂互动和动手实践中自由切换,以直观展示的方式唤醒学生体验,促进自学,以获得良好的学习状态。

本次《以诗串学,阅览春秋》专题系列微课设计,注重“先导后学”,在内容编排上,遵循难度阶梯式排列、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图2。学生可以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有侧重点地进行学习。

专题系列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和谐配合,有利于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环境。在专题系列微课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得到丰富,同时能够合理地安排课后学习时间。对于教师而言,专题系列微课的应用可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五)补充落实专题系列微课的指引反馈

教师需要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为专题系列微课的补充,用质疑定向的问题驱动方式,提供学习方向导航,完成不同子微课之间的衔接。

微课可以让教师应用于课内,也可以在家长的配合下授课于课外,所以,需要定期收集家长对微课的形成性评价,为日后实现专题系列微课的个性化定制做好准备。

三、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专题系列微课,是对独立微课的有序整合,避免了知识的系统性割裂,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联通。2017 年教育部印发的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校在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需要协调课程和专题教育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设计专题系列微课,能更好地兼顾教材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建构学生的系统化知识,兼与《纲要》中提及的“实践性、开放性”课程组织原则相契合,促进师生互动,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學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建梅.利用信息技术微课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新空间[J].中小学电教,2016(7).

2.田慧生.深化我国课程整合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论坛,2015(02).

3.罗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33).

4.杨金燕.专题式微课开发探讨[J]. 教育信息技术,2014(07).

5.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6.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小学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