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海军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各小学的教育质量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教学措施,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强化教师的认识,本文对小学中年级数学合理教学实现途径展开探究,希望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年级;学生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它是研究数量、形状之间关系的学科,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很丰富,因此,通过相同的教学内容,缔造不同的教学场境,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然而,在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之中,由于数学教师对教学方式的不够,尤其是对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认识不足,对该思想的理论体系理解的不够充分,使得数学课堂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实际应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通过研究表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程度。
一、建立合理的分层机制,初步构建分层教学氛围
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想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分层的极值做出有效的强调,建立正确的分层思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准自己所处的层级,这样其才能够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
例如,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整数除法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学生以往的测验成绩,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分为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层级,其中丙组学生代表基础层级,教学过程中,主要巩固这个群体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乙组学生代表发展层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帮助这个群体的学生,对数学教材上的学习要求,进行相应的执行,巩固他們的数学学习认识,甲组学生代表的是拓展层级,这个群体的学生除了要完成基础层级和发展层级的学习任务外,还应该根据就实际的学习内容,展开必要的拓展,将知识内容,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来,利用整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拓展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巩固和拓展教学内容
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理性思维也能得以发展,而且也可以提升其他学科的成绩,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感知理解事物的能力得以提高,也可以使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时,在课堂上,我会提前准备好这一课时的教学课件直接向学生以动画的形式放映,并通过音频的方式讲解,促使学生认真的观看视频并学习,然后,我根据课件上提供的关于各种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习题,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找出其中隐藏的规律与方法,在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下,最终得出结论。适当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并巩固和拓展了学生的数学知识。
三、引入多元评价机制,将生活教学无痕融合于课堂
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状况,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充分贯彻生活教学原则,使学生能在知识性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对生活观念有更加深入的体会,采取差异化评价机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该机制的实行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差异化评价机制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具体评价时,不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例如,在对学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章的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除了根据传统模式下的书面测试外,还要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确定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状况不同,横向对比效果不明显,此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在本学期不同单元知识的学习情况,采取纵向对比的形式,通过对学生不同阶段学习情况的对比,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与生活相贴切的数学知识学生学的会很透彻,由于成绩只能从一个角度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进行具体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观察学生生活中对数学学习态度以及在日常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之后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总而言之,在小学各年级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秉承着新课改的理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位教学的研究者,积极去采用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个体间的差异,把握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认识,从而在数学中找到更加适合教学的目标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玉燕.深度学习,让理性思维点亮数学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55-156.
[2]周泽.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