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翠
摘要:课后习题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很多教师习惯用它来作为家庭作业,用以检验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以及课下复习效果。但不少教师却忽视了对课后习题的重点分析和讲解,以下本文就择取了苏教版五年级、六年级教材中的几例课后习题,对如何实施答疑解惑,激发儿童数学学习兴趣实施简要分析,希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习题;习题讲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163-01
小学五六年级是学生重点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在经历了低年级、中年级数学知识学习后,虽然积累了不少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解题思路等,但是,难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结构上来说,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处于单一化、片面化的状态,而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基于此,本文以苏教版数学教材课后习题为依据,实施了部分课堂教学指导,希望可以活跃学生数学思维,促使他们学会举一反三。
1.结合课后习题,培养学生活用“方程”的思想
有关“方程”方面的知识,从小学中段就已经开始学习,而到了五六年级后,则教学的重点就放在了“解析简易方程”的内容上,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中其第一单元就是“解方程”的知识。对此,我们需要首先复习一下以往学生学过的“方程”知识,包括方程的定义,以及方程的性质。这两点对于学生来说应当不难,所谓的方程,指的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前期我们学过的简易方程中,其基本的性质就是“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仍然相等。”而本章学习的重点就是解析方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让学生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的結果仍然是这个等式。”这也是方程的一个基本属性,它在学生解析方程的过程中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讲解完本课知识点后,为了考察学生的实际理解程度,可以结合教材的课后习题实施检验。比如,五年级下册第十页“练一练”设计了一道数学练习题,“香港青马大桥的长度比杭州跨海大桥的长度的16倍还多0.8千米,杭州跨海大桥的长度是36千米,那么香港青马大桥的长度是多少?”,根据解方程的一般思路,学生设未知数青马大桥的长度为x,但是,在找寻等量关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理解“香港青马大桥的长度比杭州跨海大桥的长度的16倍还多0.8千米”这句话,因此,在提交上的练习题答案中可谓错漏百出,而正确的答案就是:16x+0.8=36,由此通过解析得到青马大桥的长度为2.2千米。教师可以在讲解本题目时,结合多媒体进行文字和图像的整体解说,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
2.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科学处理生活问题
结合数学课后习题,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熟练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唯有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才可以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比如,五年级下册所涉及的知识《因数和倍数》,有的学生认为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意义并不大,所以,对于教师所提出的教学理念、实施的教学方法根本漠不关心。但是,新版的苏教版教材在导入新内容的过程中,充分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指导风格,比如,新的教材不在关注“整除”概念,而是通过相反的方法,即结合乘法来导入新的知识,此外,“约数”也开始被“因数”所代替,显得更加学术化和规范化。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答的判断题,如:11÷2=5……1,问:11是2的倍数吗?原因是什么?又如: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数,而4是5和0.8的倍数,这句话正确吗?原因是什么?显然在第一道习题中,因为有余数的存在,而留有一个“尾巴”,所以11不是2的倍数。而第二道题目中,显然是将余数进行了“隐藏”,这道题目并不是整除,所以,它也不是正确的。充分理解这些问题后,学生在解决一些生活中关于“整除”的问题,如种树:几颗树苗分给几个人,是否可以做到等分,显然如果要是有余数(树苗)时,我们必须让某个人多种下一颗,而不是抛弃树苗或者是为了等分而将树苗折断,这便是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有效利用。
此外,结合小学数学习题,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实施“几何”能力的思维启发,因为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涉及几何类的知识依旧不少,比如,五年级下册就涉及“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园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以及六年级所涉及的立体几何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这些都是我们习题讲解的重点,数学教师都应当高度重视。
综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赖于教师针对课后习题做出重点分析和讲解,通过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从而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如此,也可起到巩固刚刚学到的数学知识的效果,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冯程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
[2]颜红,刘世辉.精选改编习题演绎精彩教学——浅谈小学数学练习题的有效改编[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01).
[3]崔晓旭.浅谈在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