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指导的三点策略

2019-09-10 04:25周伟
高考·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

周伟

摘 要: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立足实际,提升数学复习效率是每一名高三数学教师关心的问题。文章基于作者教研体会,简要探讨了三点高考复习的宏观指导性策略,即高屋建瓴,科学地进行复习规划;重视课本,全方位吃透教材内容;有的放矢,有机化构建知识网络,冀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考数学复习;复习指导;指导策略;教研体会

高三数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如何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复习效率是每一名高三数学教师关心的问题。本文拟结合笔者教研体会简要谈几点高考复习的宏观指导性策略,冀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高屋建瓴,科学地进行复习规划

众所周知,高考数学复习涵盖面广,任务量大,教师需要切实主导,合理统筹,明确复习的思路和方向,在始终注重教学实用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顺畅而扎实地完成复习任务。具体来说,教师要在深入把握《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复习规划,合理划分阶段,以便达到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效果。对考试大纲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考试的性质、要求、内容,以及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尤其要注重仔细推敲对考试内容不同等次的要求,即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应用三个层次,以此作为复习的重要依据和指南。阶段划分上,从进入复习周期到高考前夕,数学复习通常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依循于教材系统梳理章节知识,稳扎稳打,夯实基础;第二阶段以专题复习为重心,吃透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第三轮复习主要是模拟综合训练,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解题水平;最后阶段是考前冲刺,针对在上一阶段解题训练过程出现的问题做最后的补习,查漏补缺,保持解题敏感度,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这四个阶段中,前三个也就是一般意义的高考三轮复习。值得一提的是,复习资料的选用方面亦不可马虎,教师要针对每一阶段复习精心选择配套资料和练习,注重常考知识点的联系及数学思想及方法的典型运用,力求做到精选妙用,达致最佳效果。

二、重视课本,全方位吃透教材内容

新课程教材相对于传统教材,很多方面进行了调整与优化。较有代表性的新课标人教A版教材来说,其中最为明显的即为每一章节中“思考”“探究”活动栏目的大量开设,教材编写者的基本意图是为学生提供充足思考与探究的空间和机会,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进一步而言,教材更具全面性和内涵性,更贴合于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指向。而教材的改变也很自然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课改地区高考试题的命题倾向,基本趋势便是更贴近课本甚至源于课本,如从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命题来看,有些题目即是由课本上的内容进行综合性处理而形成的,另一种较常见的情况是在教材知识网络结构的交汇处命题。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基础性作用,也提醒一线教师一定要在复习中国重视课本,回归课本,全方位吃透教材内容。达成这一目的的努力并非仅限于第一阶段的复习,而更贯穿于复习始终。具体来说,不仅要重视课本上呈现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更要重视知识生成过程,以及其间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及方法,切实领会每一个定理、公式、结论的来龙去脉,掌握其应用的范围、条件及注意事项。在解题中遇到问题更要务必从教材层面找到根源及解决问题的依据,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问题。

三、有的放矢,有机化构建知识网络

很多教师都注重知识网络的构建,无论是一个章节,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乃至高中阶段的所有知识,通过将其前后联系、纵横比较使成为条理清晰、结构有序的知识网络。这种做法毫无疑问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一方面便于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但是,这里所强调的知识网络,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依循于教材内容编排所构建者,而是针对常考的重要知识之间的联系角度及综合运用情况而构建的有机化知识网络,也就是一些学者所说的“建構认知单元”,它小而精,更具针对性,学生在相互联系的、更深入的层面上掌握知识点和方法技巧,从而有效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代数中的“四个二次”: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就可以以二次方程为基础、二次函数为主线、通过联系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带参数的不等式等典型重要问题建构更具指向性的“认知小单元”,再如代数中的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基本变换;立体几何中的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圆锥曲线的性质、轨迹方程、不等式、函数,都是经常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的知识,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固定的“套路”,对此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构建指有机化的小型知识网络。值得指出的是,构建这种知识网络更符合新课改后高考命题的倾向,即不再刻意追求考查覆盖面,而是侧重于通过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运用考查其核心素养,这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笔者教研体会,简要探讨了三点高考复习指导策略,即高屋建瓴,科学地进行复习规划;重视课本,全方位吃透教材内容;有的放矢,有机化构建知识网络。大体而言,这三点均属于基础性的宏观指导策略。事实上,高考数学复习当然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以期不断提升高考数学复习效率,帮助学生在人生的重要关口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参考文献

[1]张国辉.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J].湖南教育(C版),2018(4):54-54.

[2]裴光亚.回归课本——高考数学复习的公理[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6(Z1):49-51.

[3]徐爱勇.找准“出发点”,占领“制高点”——高三数学复习的基本定位[J].数学通讯,2017(10):47-49.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
智慧三心,激活小班活动区游戏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写字教学指导策略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