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教育也在不断的创新。教师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保障,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其不利于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意在通过这种方式丰富学生的思维视角,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习惯。高中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物理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以研究物质的运动现象以及运动规律为主,它是一门理论逻辑性加强的学科。本文主要通过基于核心素养教学,以高中物理教学中超重与失重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超重和失重
引言:高中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物理学科在学习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物理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高中物理的学习更强调其综合思维能力,高中物理不像初中物理,它涵盖的范围以及知识点更广。在物理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是推动高中学生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在长期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在新时代就应该采用新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一、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问题分析
我国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几乎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使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如今的教学中,一时间很难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但是传统教学针对文史类学科或者有效,对理论性学科收效甚微,究其原因,理论性学科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很多老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一时之间难以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灌输式教学,严重制约了高中物理学科的有效开展。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步伐加大,决定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物理教学不应该是填鸭式教育,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对概念公式理解记忆,即使背的滚瓜烂熟也毫无意义[1]。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课堂教学应该结合时代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赖课本,这是一大弊端,物理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性,在教学中老师没有结合课本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不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老师缺乏实验教学或者较少,物理学科需要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对课本知识的验证,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一些老师为了方便教学、节省时间,导致物理实验室成为摆设,无法发挥其作用。凡此种种造成物理學科教学发展停滞不前,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关系到高考,不管从那方面说,转变其教学模式都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为了高中学生的长久发展考虑,应该结合核心素养,转变教学模式。下文结合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内容的学习进行分析。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方法分析
物理学科中的超重与失重是生活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物理现象,其基本含义是物体对它的支撑物的压力大于或者小于物体所承受的重力,即超重或者失重,如果压力大于重力就是超重,反之就是失重。在当前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传统的物理教学。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指物理观念和应用、科学探究和交流、科学思维和创新以及科学态度和责任。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物理学习思维。
(一)开展实验性教学,创新物理教学模式
在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点本身,还要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灵活学习。在物理课堂上,应该注重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开展实验性教学的目的是忍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课堂实验或者课外实验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2]。例如,在学习鲁科版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时,老师首先开展实验教学,在上课前老师准备好实验器材,比如弹簧秤、重锤、钩码、体重计等。在授课时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教学,老师首先演示实验,再由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在弹簧秤上挂上钩码,拉动弹簧秤,观察其上升以及下降过程中体重计的数字变化,记录下数据,重复实验,加钩码,再次记录实验数据。重复实验是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通过数据总结得出,在物体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确实存在超重或者失重现象,这种实验性教学远比老师照本宣科的讲课效果要好。通过物理实验开展教学可以把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物理思维习惯,同时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互相交流,提升自己。
(二)创设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
物理教学中,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因材施教。要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爱好很重要,老师首先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物理学科相对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方式方法。创设情景是为了学生便于理解,一些物理现象是相对抽象的,在适当的情景中可以更好的理解。在学习《超重与失重>时,老师首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多媒体观看一些生活中超重与失重的小视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拍摄一些超失重的视频素材,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乘坐电梯亲自感受一下超重以及失重。老师做好整个过程的讲解工作,开展课外教学,同时应该做好活动规划,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物理教学活动。
三、结束语
高中时期物理学科的学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要创新高中物理课堂,激发课堂活力,就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对培养学生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长春.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以“超重和失重”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16,34(5).
[2]章强,庞惠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以“超重和失重”教学为例[J].物理之友,2017(33):25.
作者简介:陈琼芬:1984年1月26;职称二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名族汉族;研究方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