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新艳 彭丹
点子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较广。在教学中,利用点子图这种直观图形,既能充分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又能体现出数学学科的重要性,还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运算律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运算律中算理的掌握和区分感到困难。那么,在教学中,能不能利用点子图,帮助学生解决运算律中关于算理的困惑呢?又如何利用点子图的直观特点,让点子图成为一个有效载体,真正让图形直观成为思维的源泉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以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为例,谈谈做法和体会。
理解乘法交换律
利用点子图的直观,可以抓住乘法意义的本质,以知识本身为基本点,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提升思维品质。在乘法交换律中,如何利用点子图来理解其算理呢?以下图为例,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进行,首先出示点子图,如图1所示:
横着看,可以看成5个12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12×5;竖着可以看成12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5×12;接着进一步指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个点子图,点子数量是不变的,也就是12×5=5×12。这样,在复习巩固乘法意义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乘法交换律。然后,可以出示更多的点子图进行扩展、推广,进行验证,最后用字母表示,得出乘法交换律的一般式a×b=b×a。这样,用点子图直观呈现的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印象更深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养成举例验证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理解乘法结合律
在教乘法结合律时,都是通过对算式的计算来引入的。如通过计算(6×2)×5和6×(2×5),计算哪一个算式的速度快些,使学生自己体会到得到整十数、整百数等会使计算速度快的感悟。学生自己有了深刻的体验,感受到学习乘法结合律的必要性,知道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那么,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其计算道理又在哪里?学生会感到一定困难,可以借助点子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根据上面的算式,可以出示点子图,如图2所示:
横着看,每行的点子数是2个6,写成算式是6×2,共5行,因此图2中点子总数是:(6×2)×5。也可以看成每行有2个格子,有5行,共有2×5个格子,每个格子里面有6个点,图2中点子总数是:6×(2×5)。接着进一步指出,他们的表示的是同一个点子图,点子数量是不变的,也就是:(6×2)×5=6×(2×5);这样一来,学生就理解到了数量的多少这一本质没有变。同理,我们可以出示更多的点子图进行扩展、推广,进行验证,最后用字母表示,得出乘法结合律的一般式(a×b)×c=a×(b×c)。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点子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明白了乘法给合律的算理,掌握了其本质,培养了数感,然后通过练习,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理解乘法分配律
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屡屡犯错,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在头脑中构建“形”和“质”之间的联系,没有把握乘法分配律的形变而质不变的(即量的守恒)这一本质。乘法分配律成为小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易错點。如何突破乘法分配律的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其算理,让学生灵活地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笔者认为,借用点子图的直观,可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图3所示:
先把每一行的12个点子分成两个部分,即2个点和10个点,横着看,每一行都是(2+10),共有5行,求总共的点子数,可以列式(2+10)×5个。再竖着看,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左边点子数是5个2,即(2×5)个,右边点子数是5个10,即(10×5)个,总共的点子数就是2×5+10×5。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不管用哪种方法算,数量的多少没有变,即:(2+10)×5=2×5+10×5。
由此扩展、推广,进行更多的验证,从特殊到一般,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般式:(a+b)×c=a×c+b×c。
在这个过程中,以点子图作为支撑,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对“量不变”这一本质的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图形的敏感,真实、真正准确地把握了乘法分配律的算理和本质,突破学习难点。
借助点子图的直观,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提供给学生支撑点,让学生有思维的源泉,他们就能在其中找到并理解知识的本质,既明白了联系,又凸显了区别,还能提升思维品质,让学生受益。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同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