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校长
周玉江: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谈到课程,首先要厘清课程的概念,也就是课程是什么。我认为,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起着传递人类智慧、满足未来社会需求的作用。课程的价值又是什么?课程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抓手;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途径;是学生获得当下幸福以及未来幸福的保障;是成就教师的主要条件。
关于课程,我有如下几个观点:第一,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好课程成就好孩子、好学校、好质量;第二,课程建设要围绕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育人目标展开,学校要做好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第三,课程建设必须因地制宜,让课程适合学生,让教育适合学生,“把学生放在正中央”;第四,要围绕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来进行课程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旺庄实验小学校长
顾万春:为了幸福,做最优的教育
幸福是什么?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生活中愉悦的满足感,是对人生的一种积极体验,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憧憬。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在我看来,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幸福,学会如何获得幸福,增强发现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本领。
为了幸福的教育,是高品质的美好教育。幸福在成长的课堂上,幸福在快乐的活动中,幸福在分享的团队里。我们要重构教育生活方式,重塑学校核心价值,重建学校人文精神,让学校成为求真的学园、向善的乐园、唯美的家园。
幸福教育作为对学生生命的关怀,适应了儿童的本性,符合教育的本质。教育者需要拥有慈悲的教育情懷和豪迈的实践勇气,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温馨港湾,最终实现教育为幸福奠基的美好愿景。
四川省广安中学校长
田秀敏:以德铸魂 以善育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广安中学作为邓小平同志的母校,坚持“以德铸魂,以善育人”的德育理念,努力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从1931年至今,学校都为品行合格的毕业生发放《善行证》。学校各班都创建了微善社,广泛开展微善行动:开设校本课堂学善,编写校本教材《善行教育读本》《微善行动安全选编》;利用道德讲堂劝善;开展志愿服务行善;推行善行义举扬善;加强课题立项研善,提升善行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微行动 大主题》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