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进行,幼儿园应重视一日生活的独特价值。我园将幼儿入园、离园、饮水、用餐、散步、午休、穿衣、如厕等生活环节明确列入班级周计划,加强一日生活管理,将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与游戏活动、区域活动、集体活动等有机融合,使一日生活活动各环节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审议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弹性安排一日生活活动内容
原有的一日作息安排将幼儿的活动分成了多个细碎的活动环节,每个活动环节都有相对固定的“规定性动作”,缺乏弹性,以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幼儿方面来说,缺少自主、消极等待、来回搬动椅子的次数太多、行动路线不流畅……从教师方面来说,对于突然出现的有价值的活动,由于作息时间的限制,教师不能与幼儿展开深入探究等。
我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从幼儿实际需要出发,重新审议幼儿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并结合季节特点和幼儿年龄特点,多次调整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制订了春季、秋季、冬季(较冷天气和寒冷天气)和夏季(30度以下和30度以上)以及雨雪天气和污染天气等多套作息时间表。在时间上实行条块状安排,将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分成了六大块,结合季节、天气和场地,灵活调整各年龄段幼儿活动环节,给予幼儿更多自发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注重动静交替,形成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等各类活动有机融合的一日活动流程。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安排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性,教师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活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活动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二、调整一日生活活动组织形式,实现幼儿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
为了更好地体现一日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我园前后调整了四次周计划,将原有的周计划和一日活动计划进行整合,调整后的《幼儿园周、日活动计划表》,分为谈话活动、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以及安全保健、家园共育和反思调整等板块。让教师对每个环节的观察要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执行条块作息后,幼儿有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时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体需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自主计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自主点心:户外活动回来,有的幼儿选择先盥洗再吃点心,进行自我服务;有的幼儿选择先去照顾下班级种植的植物、饲养的小动物,然后再去吃点心;有的幼儿选择先去记录自己在户外活动中的发现,或者和伙伴、老师分享自己的见闻等,然后再去吃点心……在提供餐点的半小时内,教师和保育员会通过音乐提醒幼儿注意用餐时间。通过早点、午餐和午点的自主进餐,幼儿对自己的计划和安排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分配时间,能在进餐时间范围内完成进餐。
三、守住卫生保健要求底线,发挥一日生活活动教育价值
在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部分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与卫生保健常规要求存在相冲突的地方。如何在守住卫生保健要求底线的基础上,有效化解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一些矛盾,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前高控的管理模式,幼儿统一化的行动,诸如洗手、进餐、漱口等这些规定动作很容易被教师掌控。现在我园实施幼儿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对幼儿、教师和保育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和保育员只有真正做到心中有幼儿,关注每一位幼儿,才能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基础上,让幼儿更好地实现自由自主。如自主进餐活动,教师让幼儿在自主盥洗后直接取餐、用餐,有效避免了幼儿再回到餐桌前消极等待时小手到处乱摸的问题。我园每个班级都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了餐点记录、餐点量提示卡。幼儿在自主进餐的同时,对数量、一一对应等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知。班级还投放了穿衣镜、身高尺、体重秤,幼儿在起床后可以整理衣冠,在自由活动时间可以量身高、测体重,通过观察、记录、比较、统计,能关注到自己与小伙伴的差异,特别是一些肥胖儿,能提醒自己适当减少进餐量、增加运动量等。
四、准确定位集体教学活动,灵活采用一日生活活动
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园教师对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知。集体教学活动主要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班级所有幼儿都参加的教育活动,包括教师预设的和生成的教育活动、单独的一节“课”和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系列活动,但是否实施集体教学活动以及怎样实施教学活动都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教师一方面要打破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的活动形式,尽可能地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学习,并将个体获得的一些零散的、碎片化的经验进行梳理、整合、提炼,从而提升、拓展幼儿自发学习所获得的经验,使其系统化,达到新的认识水平。教师在集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精选,要针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幼儿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组织必要的集体教学活动,从而发挥集体教学的“点睛”作用。比如,幼儿经验的分享、解决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一些共性问题、班级公约或游戏规则的制订、生成的探究活动等。
教师另一方面要学会区分“两类经验”,明确哪些是需要通过集体教学来获得,哪些学习经验是可以通过一日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自发获得。如果幼儿能通过一日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获得相关经验,就没有必要组织集体教学。因此,教师要学会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灵活采用集体、小组和个别化学习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组织适宜的活动。
五、对比分析一日生活活动视频,审视优化一日生活活动组织
我园教研组分别拍摄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活动视频和教师组织一日生活活动的视频,旨在通过真实的观察、思考和研讨,进一步审视并优化当下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流程和教师组织活动形式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比如,教研组跟踪拍摄了大一班翔翔小朋友在园一日生活活动,面对镜头的他神情自若,自由自主地随着小伙伴和老师,安排着自己的一日活动流程。镜头里的翔翔能和同伴一起愉快地学习、运动和游戏,较好地实现了饮水、进餐、盥洗、起床等生活环节的自我管理和服务。特别是起床后,他对着镜子整理衣冠和漱口后检查牙齿是否干净的细节,让教研组看到了一个帅气小男孩关注生活小细节的一面。另外,教研组从班级教师那里了解到他有待发展的一些方面。如他在小组活动中有一定的领导力,但缺乏一点自信,个人的表现、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等。
又如,教研组通过对教师A一日活动的组织进行跟踪拍摄。镜头中的教师A从晨检接待到幼儿离园,从幼儿活动中的指导到一日流程的组织实施等都非常不错。教师A能有效衔接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各环节,也能让幼儿自由自主地参加一日生活活动。但是,教师A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研组让教师A通过镜头审視自我,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促进了他对自身教育行为的自我修正,促进了他专业的觉醒与成长,逐步实现教育行为模式的实质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