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宇
摘 要: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培养具有高技能、高职业素养的优秀专业工作者,就要大胆创新,敢于改革,发挥高职院校定位准、目标明确等特点。本文从多个角度指出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改革的合理性,同时介绍了多种改革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感知层;物联网技术;教学评价;校企合作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合理性以及改革原因分析:
1.1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改革的目的都是要培养优秀的人才。而高职培养的优秀人才定位,应该是有一定专业基础,具备高技能、高职业素养的具有创新意识人才。要实现高技能的培养,就要大胆改革,侧重实践,突出工作技能训练。要具有高素养,也要在课程和学生日常生活中,融入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同时现在我國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每个优秀的毕业生都应该具有创新意识,所以高职专业院系更加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大胆创新,敢于研究摸索敢于进行对教学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教学改革。
1.2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技术种类繁多,课程改革将分散技术进行有机融合:
物联网应用技术涉及多个多个学科,是多学科综合技术的体现,所涉及的技术也自然很多。这些技术在物联网应用当中是有紧密的联系的,孤立的去学习某种技术,不利于学生对物联网专业产生总体的大局的认识。所以在教学改革当中,要分析这些技术的联系,相互之间的作用,在教学中进行技术融合思想的渗透。同时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技术相互间的作用,考虑技术教学的先后顺序,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前导与后继课程关系逻辑。
1.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是解决以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
物联网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讲解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相对陈旧,不利于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提升。传统的教材内容不能满足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前进需求,很多还在讲解的应用内容,已经不再适合物联网企业的应用,与实际应用相脱节,这就让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收到影响,学无致用的问题亟待解决。其次,有些物联网专业理论讲授多,实际应用课时少,这一方面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另一方面也是教师能力不足的体现。教师自身停留在理论理解层面,在实践指导方面能力不足,所以造成理论课程设置多,实践技能培养课程设置少的现象发生。最后,教学的评价不够客观科学,仅凭借一张试卷或者一次考核,就来衡量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容易产生评价误差,有效的进行教学改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2.1侧重感知层课程,突出实践能力训练: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通常采用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系统架构模式。而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特色,通常利用传感器等多种设备,进行实际物体信息信号的采集,然后进行短距离的传输与保存,在传送到互联网络当中。这里包含很多技术,例如传感器技术与设备、射频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等。侧重特色技术,提升实训内容的丰满度,让学生更多的得到实践技能训练,最好能进行相应的生产和工作,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未来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熟悉工作环境,从而知道如何去提升自身的技能来满足岗位工作的需求。
2.2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专业能力提升的利器:
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说,高职院校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高职院校无法去真正的进行企业运营,无法实现企业生产,这从高职院校的性质、资源等客观条件也是不允许的。与物联网专业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企业能够了解当前最新的技术需求,了解物联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他们需要的人才,企业帮助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合作过程总实现双赢。
2.3教师能力要不断提升:
教师要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当然这些能力不仅仅要教师自己培养,自己研究。还需要院校和企业的支持。闭门造车是无法大幅度提升实践能力的,让教师走进企业,了解实际技术,参与到技术应用当中个,为教师提供了提升实践能力的条件。提供带薪的培训和深造机会,更加可以从长远角度,培养专业骨干教师能力。
2.4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学方法很多,不能完全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也不能推崇一个新的方法,而摒弃所有其它的教学方法。使用原则应该以适合为主,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等等。当然有几个方法在物联网应用专业中应用起来相对提升教学效果作用较大,这几个方法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工作方法等等。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J]. 孙宏伟,于一. 中国新通信. 2018(10)
[2]物联网关键技术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J]. 杨海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1)
[3]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J]. 林琳,周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21)
[4]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 郑均辉,王启明. 科技视界. 2019(03)
[5]《物联网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闫俊英,陈年生. 福建电脑. 2017(12)
[6]物联网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孙健. 电子世界. 2019(14)
[7]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项目引导式教学模式研究[J]. 张淑艳,肖萍萍,王超,田纪亚.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08)
[8]基于物联网项目驱动的职业院校校内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 侯锟,赵鹏,周明,王帅. 福
基金项目:
本论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名称《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课题类别:省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GZB131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