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健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中国新时代教育的各个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但是,一线教学的很多教师如何把德育教学与学科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在现实操作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并通过课例设计,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教研部门、管理部门还是一线教学单位,都对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提出很多想法与规划。各个学科都针对自己的学科特点,就落实“立德树人”的措施与方式进行了大讨论。但现实中,对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而言,具体的操作性指导还是很少,或者基本停留在形式上,尚待挖掘更深的内涵。如何在课堂上渗透德育,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教研工作中的体会,以《鸦片战争》一课,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几点思考。
一、课堂立德树人目标渗透不到位的现状透析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有的教师在课堂的最后把自己的感受或者史学研究的成果直接讲授给学生,美其名曰:总结提升。这是错误的,这是灌输式的教育,学生是被动接受德育束缚。发展学生的德育和态度与其他明确的知识的学习過程并不一致,道德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种没有灌输的教育形式。总的来说,德育渗透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历史课堂必须是有生命力的有效课堂。学生有思考,教师会引导;学生有问题,教师善答疑。情动、心动、思动、行动,有“活水”,这是课堂有效的关键。
1.问题一:忽略人的能动性缺乏深度
《鸦片战争》是学生很熟悉的一节课。通常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照搬教科书编写者的逻辑提出问题:为什么爆发这场战争?鸦片战争的背景是什么?看似问题导入,实质就是单刀直入地把学生带入了已经设定的程序中,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铺垫,缺乏层次性思维的灵动感。很多教师在教学目标达成后纠因反思的时候,还习惯于从客观因素去寻找原因。如学生水平、学校条件如何云云,或者教材内容也是这么讲而已,哪里有什么深度?事实上不论是教育时代上的纵向差距,还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上的横向差距,教育史上任何时期都是显性存在的,以前是,现在是,以后还会是;落后地区是,发达地区是,或者说落后地区发展起来了还是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育环境是教育发展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好的环境固然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但是没有环境就不谈教育了?教育的过程是人类自身主体的再生产过程,教育是发展的,它没有现成的教育环境像机床一样机械地生产出标准化的教育产品。学校建设有标准化,但教育没有标准化。教师要深度备课,而不是机械地使用教材,课堂上树人就要树学生的求知欲,而不是封闭式的问题导向。
2.问题二:忽略知识建构的活力缺乏切入口
一节有效的课堂,从课堂结构上讲是很有体系的,听起来脉络清晰。但这并不代表这是件好事情。一次公开课上某位教师讲《鸦片战争》这节课,课堂听起来整体很有逻辑:一、背景: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二、过程:开始、经过、结果;三、影响:积极、消极。后来笔者恰巧又听了这位教师讲的《甲午中日战争》一课,让我瞬间想起了之前他讲的《鸦片战争》一课。因为这节课,他的课堂结构又是:一、背景: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二、过程:开始、经过、结果;三、影响:积极、消极。以至于我甚至想到,如果给他再讲《日本侵华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等,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课堂建构?不可否认,这样的体系结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历史课堂不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吗?这样固化的思维模式,重复的术语,没有启迪人心的问题,学生会不会逐渐地对历史丧失了敬意?一个能把课堂教活的教师应该是能对历史知识重新建构,再次根据学情教情需要重新排列组合,寻找新的切入口焕发课堂新活力的教师。把课堂教得僵化了的教师,是达不到立德树人的目的的。
3.问题三:格局狭窄缺乏开阔的视野
有些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思维:《鸦片战争》这节课很容易上的,都研究透了,学生也熟悉,只需要把考点点明到位就行了。实际上教师这样做是很不负责任的,对学生而言也是很无辜的,犹如古时被包办了的婚姻一样,长久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被弱化了。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学习历史的学生是以个体存在的,特别是年龄与阅历不足,“小我”的学生很难领会到“大我”的史实。国学大师徐文珊先生说过:“民族生命是个人生命所寄托,换句话说,没有群体的民族生命,就没有个人生命。相互依托,绝不可分。故称个人为小我,群体为大我。”历史教师必须铺路架梁,让“小我”和“大我”相结合,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例如:在进行《鸦片战争》一课教学时,让学生站在抵抗派林则徐的角度理解林则徐禁烟的历史价值,站在清政府的角度分析为何会出现求和的结局,站在人民的角度感受三元里抗英的历史功绩与局限性。课堂上引导学生,将鸦片战争与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背景相结合,学生就更能深刻理解缘何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样的结论了。相信很多学生都能回答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但能论从史出地分析透彻,不见得有多少学生能说得出来,回答的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自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是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怎么沦为的,表现又是什么?所以,历史教师,再也不能僵化式、填鸭式教学了。每一节课,都应给学生打开历史的画卷,师生一起赏析品评。通过引导学生从宽广和深远的角度认识所学历史,形成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见解,在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于师生互动的课堂实践促绽德育之花
在工作交流中,有一些教师说,我们也懂得要立德树人,可是学科德育渗透太难了,思想政治这些科目还好点,其他科目可操作性不多,强硬渗透有生搬硬套形式主义之嫌。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实质是教师自身对德育理解不透彻的问题,要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立德树人,首先得理解透彻德育的内涵,然后赋予可操作性的措施。
1.高屋建瓴,理解透彻的德育内涵
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指出:“德”不仅指道德、品行,还有包含见解、器识之意。器识即器量与见识,也就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或认识水平。毛泽东曾说,古代的知识分子参政议政,器识为先。掌握了知识,不等于拥有了智慧和才華;拥有智慧和才华,也不等于就具备了政治识见和谋断能力。可见器识对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实际上,这些器识主张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新课标提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历史认识目标就是器识目标。因此,历史教学中要进行德育渗透,不仅仅是关注道德、品行的培育,更要注重学生器量与见识的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升历史见解能力与史学视野。如《鸦片战争》一课,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史实与史论,更要在结构设计上,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堂结构,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触景生情,探知幽谷的情境创设
历史学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无法复制、无法实验。但并不代表着它是僵化的、填鸭式的,它可以想象、可以追忆、可以探究,借助情景设置让人体验。在《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中,不少教师觉得学生很熟悉这节课内容所以就单刀直入地进入历史知识的讲解,如某位教师一开始上课,讲到鸦片战争的背景或原因时,学生就异口同声地回答“落后就要挨打”,且不说这样的观点隐含着哪些价值风险,如为霸权主义找解释理由,单从历史授课上,这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落后就要挨打?那发展不起来的呢或者发达以后呢?历史讲的是史实还是想象,传授给学生的是和平逻辑还是丛林法则,这值得深思。《鸦片战争》一课看起来简单,但想要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上成跌宕起伏的生成性课堂并不是简单的。在教学设计上,可以这样做,在鸦片战争这一翻涌的历史潮流中,选取个人命运与民族兴亡之间的一个情境,如烟馆烟民。第一,创设百姓饥寒困苦的情境,其中既有生活的心酸也有生存的挣扎;第二,创设烟馆中人们目光呆滞吞云吐雾的场景,辅之以后来港督金文泰的言论史料——“当我们了解到我们从鸦片业方面每减少一港元的收入,走私者的腰包里就会增加一港元或更多的进账,而且其结果是增加鸦片的消费和推迟禁绝鸦片的日期之时,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坚定不移地认为本殖民地鸦片业方面的钱应当由港府、而不是由走私者来赚取。”如此,基于材料创设情境,使学生走进历史,情感在创设的情境中叹息、感慨、反思,家国一体,个人命运于拯救民族危亡中得到升华。
3.诱发问题,深入内心的问题探讨
由个人、民众,到民族、国家,站在高度上把学生引进了《鸦片战争》一课,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也要设计好,不能又回到简单的经过、结果、影响这样的固化脚本上。实际上,鸦片战争对于人民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是极小的,只能说给了中国人一个惊醒。在《鸦片战争》一课中,教育学生理解了家国一体的关系,上到“甲午海战”以后的内容,对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就很容易理解了。由表象深入本质的思维递进,教师不用去灌输,学生充分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提升到历史人物“先觉带动后觉”的主动奋进,这就是历史教师的使命,这就是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4.升华反思,学有所获的课堂生成
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着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程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成的,能够推动教学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生的各种状态和表现。记录孔子教育思想的《论语·述而》一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学生处于求懂而未懂透、想说而说不出的积极思维状态中时,教师才给予启发开导。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体验,情感价值观交流,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更能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鸦片战争的结果是《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协定关税……学生耳熟但不一定能详或者能深刻理解的不多。教育来自现实,高于现实,最后又回到现实。紫荆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罂粟花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鸦片战争过去一百几十年了,历史沉淀留给我们什么,历史教师如何上好历史课,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教师要把实现学科价值与推动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质疑、叩问、反思、回味历史的兴衰得失,这是开智的要求,也是立德树人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历史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彰显史鉴功能是历史学科的一大优势,渗透史鉴因素进课堂就是渗透德育进课堂。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这样的历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教材知识的重新整合,不是简单地理解处理而是要融合情感价值的因素。只有如此才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历史老师要对历史学永葆敬畏与热情才能真正上好历史课。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尤学工.20世纪中国历史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白寿彝.中国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亦水.器识为先——毛泽东谈古代知识分子参政议政[J].党的文献,2009(4).
[5]茅海建.天朝的崩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6]齐思和.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M].北京:中华书局,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