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07:25:28王淑荣
高考·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王淑荣

摘 要: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师生进行准确的课堂角色定位,理顺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整合教學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收到改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师生进行准确的课堂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靠粉笔、黑板、教材打天下,是课堂教学的“灌输者”,而学生则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贮存器”,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被动接受、成为记课堂笔记的工具。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由传统课堂教学向新课程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变,这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用信息技术武装的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师很容易展示课堂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并且和学生一道探求实现目标的途径,在探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努力,广开言路、拓展思路,教师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充分,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

作为教者,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套教材,有生动的实例、详实的资料、丰富的知识和富于启发性的提问,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彻底改变了政治课空洞说教、枯燥、乏味的面孔。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我们的教材要保持系统性、稳定性,我们课内的教学资源还不能很好做到与时俱进,有些素材甚至已经严重滞后,调不起学生兴趣、提不起学生热情。而教育的效果最终是要体现在学生身上的,为了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我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更新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素材,甚至允许他们可以使用一个视频材料取代一个框题中所有探究活动,也就是说用一个生动的案例,贯穿一节课的教学始终,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胆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使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也在随着社会的文明发展进步而发生巨大变化,四本必修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这三大社会生活领域,而必修三《哲学与生活》又给学生投身社会生活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尽管新版教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开发和利用好这套教材,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又需要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装备,也就是说,政治教师需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结合,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比如,在讲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我把多媒体作为认识社会的一个窗口,将丰富的真实的事例组合到课件中,将课件作为一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明书进行展示,效果很好。有了这一次的成功展示,在后面教学中学到《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同学们靠课余时间在网上搜集信息,自制PPT,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学习能力强了,课堂教学质量也明显提升。

以上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给师生带来的好处,显然仅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是利弊并存,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什么程度,要视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而定,切不可千篇一律、整齐划一。以下我还是想从三个方面谈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们继续予以指正。

1.过分依赖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明显被忽视。

一些教师不是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自己所处的地域等实际情况,自己亲自查找资料、亲手制作课件,而是到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整节课教师成了课件的讲解员,将更多关注放在课件上,与学生的互动减少,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认为自己读完了课件,就等于完成了教学,无暇关注学生政治知识的真实掌握程度,以至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被弱化,表面上很热闹的一节课掩盖了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丧失后的冷清与落寞。

2.过分运用网络资源,践踏政治教材的权威性,冲击政治课教学的严肃性。

新课程改革后的这套统编教材,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每节课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按照情境导入、情境分析、情境回归三个目来设置,这样的设计便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用教材教比较容易实现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可是有些教者在扑面而来的网络信息面前丧失原则,忽视政治教材的思想性,甚至用一些小道消息、花边新闻吸引学生眼球,以示自己的教学是如何做到了旁征博引,肆意践踏政治教材的权威性,冲击政治课教学的严肃性。

3.重视结论展示、轻视过程分析,教师的讲授内容无法适应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知识基础水平不一、理解能力不一,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的速度、程度必然有差别,即便是学生课前做了预习,教师还是要给学生一些课堂看书的时间,对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要在师生共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而不仅仅是用多媒体展示结论强调结论。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一些教师越来越懒得写板书、也越来越写不好板书。长此以往,基础差、接受能力弱的学生会被甩得越来越远,同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显然不是我们教者的初衷。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不能做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服从和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不是把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当做教学手段,而是当成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其危害也是非常巨大的。

参考文献

[1]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和教学的几点认识2—10页。

[2]杨冬青、王旭,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英语教学活力,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5月上:31—32页。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9:01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3:25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1:31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