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视角下幼儿园语言活动开展路径研究

2019-09-10 07:22曹华妹
银幕内外 2019年6期
关键词:开展路径支架理论语言活动

曹华妹

摘要:要提升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我们要注重支架教学理论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开展策略,包括借助支架,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突破学习难点等。教师在开展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时,要从幼儿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提升。

关键词:支架理论:幼儿:语言活动:开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0618104

一、引言

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非常关键,需要教师、家长的高度关注。基于支架理论的幼儿语言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幼儿语言教学模式,在降低教师压力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興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更加自主的参与到语言探索中,最终达到教师教学效率高,幼儿学习质量佳的目的。

二、支架理论教学的作用探析

近年来,支架理论式教学已广泛地被运用到幼儿教育中,是一种适合幼儿全面发展并且有效的教学干预手段。教师基于支架理论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够采用幼儿接受并喜爱的“支架方式”,让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攀爬支架,从而不断加深对正在探究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形成。尤其是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支架理论开展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教学成就十分显著。支架理论在教师和幼儿间切实搭建起了情感沟通桥梁,使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使幼儿语言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帮助幼儿吸纳丰富知识。

三、支架教学理论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开展策略

1.借助图示支架,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不管幼儿在什么样的学习活动中,都需要依靠某种中介因素来帮助他们探索未知领域或者巩固学习经验。图示是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中介因素,在丰富的语言内容和抽象的语言符号中,为幼儿搭建了一个便于掌握、易于吸收的知识平台。将幼儿难以快速理解的抽象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在幼儿面前,从而使幼儿直观的体会知识的内涵,逐步促进幼儿的语言感受能力。比如,在教师开展幼儿大班的散文诗活动“秋天的雨”时,就可采用图示教学方法。在课上,教师将准备的多媒体视频课件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在卡通动漫的视频中感受秋天的美景和聆听名家对该散文的理解。在幼儿大致了解相关内容后,教师就要将视频切分为多个画面,引导幼儿分段赏析。第一,教师要将视频中的雨水画面播放给幼儿,让幼儿感受画面当中的“清凉”“舒适”“温柔”。第二,让幼儿感受视频中花草的颜色变化,从而体会图片中自然的魅力。第三,教师要引导幼儿仔细聆听视频当中的语音片段,并从视频的反馈中感受秋天对小朋友的影响。第四,教师可由图片引导幼儿描述动植物过冬的方法。

2.搭建情景支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轻松、活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让幼儿更加积极和主动的投身到知识的探索中。在教师开展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时,可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或抛出游戏问题来搭建情景支架。

首先,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并从中开展教育的特殊机构。因此教师就可以游戏的形式为幼儿搭建一个情境支架,这不仅能够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又能够全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游戏当中的相关知识概念。比如,对于年纪较小的小班而言,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时,就要充分利用支架和游戏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五只小鸭”数字儿歌时,要充分探究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由于儿歌内容词语重复率较高,同时又在儿歌中有相应的数字变化,因此教师就可利用“手指游戏”。在课前,教师可将符合教学内容的PPT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了解小鸭在游泳时的状态,并引导幼儿模仿。然后,教师以五个手指代表五只小鸭,根据儿歌内容展开游戏:“五只小鸭去玩水,沉下浮上少一只,小鸭妈妈嘎嘎嘎,四只小鸭游回家。四只小鸭去玩水……”通过这样的游戏方法和支架式教学,能够让幼儿充分融入到设定的情境中,并能够根据教师的表演了解数字的变化,从而帮助幼儿更加便捷地理解儿歌内容,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手指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在不断攀爬支架的过程,而小班幼儿就能在此有效的情境支架中掌握知识。

其次,基于支架理论的幼儿教学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时,就要根据幼儿已掌握的生活经验和发展水平为线索,通过正面、积极的引导,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同时不断向幼儿抛出“挑战性任务”,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在制造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3.运用经验支架,帮助幼儿突破学习难点

幼儿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条件或环境的刺激,才能够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连接,启发幼儿回忆起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将这些脑海中的经验与实际活动进行融合,从而产生新的知识体系。在教师开展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时,往往就需要通过经验支架,帮助幼儿将已有知识进行重新解构和搭建,让新的记忆、思维和心理表征进入幼儿的学习范围,从而使幼儿解决学习难题,获取新的学习经验。

比如,教师在开展幼儿大班“找寻风儿”的语言活动时,就可设定“调动经验、逐步推进、重新构建”为步骤的经验支架,帮助幼儿突破学习中所遇到的难点。风是幼儿在生活中熟悉又陌生的自然现象,虽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却难以触摸和发现。因此,教师在课前就要准备与风相关的图文资料,并以此为线索,让幼儿在户外观察风、了解风,以此调动幼儿以往的经验。然后,教师再根据散文内容,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逐步证实散文内容。接着,教师整理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特别是对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之后也难以逾越的障碍。教师要将此作为教学线索,运用示范或图片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更加深层地了解散文内容。最后,教师要引导幼儿根据探究问题综合散文内容,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大胆表述“风儿的居住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时,要从幼儿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将支架式的学习方式逐步由教师转移至幼儿,让幼儿最终形成自主探究知识的意识,为幼儿学习更高阶层的知识打下夯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更加主动、积极地探索符合幼儿成长特点的教学方式、革新教学内容.使支架理论贯穿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始终。

参考文献

[1]宋苗境,支架理论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运用探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6,(4):28-30.

[2]万中.基于鹰架理论的幼儿园故事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开展路径支架理论语言活动
家具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开展路径探讨
和谐社会背景下校园党建工作的开展路径解析
开展群众文化的路径研究
基于支架教学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
对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提问作用的认识
用“支架理论”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精心设计语言活动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研究
论“两学一做”的逻辑力量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交际法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