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策略

2019-09-10 04:11:22姚世红
学习与科普 2019年7期
关键词:数学建模小学数学

姚世红

摘 要:当下教育领域,尤其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能够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高效解题能力。因此,相关小学数学教育人员针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正在进行不断的发现与探讨从而有力地推动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更浓烈的兴趣与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建模;教学融入

引言: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给学生的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模型思想。通过小学教师不断地深入于探讨,进一步的培养小学生的模型思想能够有力的推动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更深度的理解,并且通过数学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模型思想教学可促使小学生数学解题思路更为清晰,并与小学生的实践生活紧密联系,从而有力地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一、如何将数学模型思想融入于小学数学教学

(一)积极引导小学生树立建模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利用数学的模型思想,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实习能力,首先则需要不断地引导小学生认识到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从而逐步形成数学建模的意识[1]。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小学生树立建模意识能够推动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思维上得到相应的提高,通过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有效地推动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将学习的知识点进行高效分析与消化。而数学教师引导小学生树立建模意识的方式则是在数学的教学中推动学生逐步的接触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力地促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建模的意识。例如在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第一课时《克 千克 顿》的教学中,教师则可积极的引导小学生对这三个重量单位进行了相应的画图概括,通过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重量单位的概括,能够逐步的推动小学生对重量单位有进一步的思考并在头脑中形成三个重量单位大小的基本模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小学生树立建模的意识,从而逐步的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利用课堂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自主建模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充分的利用课堂资源以及开展相应的课堂活动,推动学生自主形成建模的思维。通过利用课堂资源以及开展活动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自主的在数学的学习上进行相应的建模,正因如此小学的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在课堂中利用资源并积极开展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进行数学建模[2]。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当下被普遍利用的信息技术进行相应的数学教学,从而更直观地将其学习的建模概念进行阐述与展示。另外,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也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对数学的知识进行相应的自主概括与思考,从而增强数学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第三课时《辨认方向》,针对此课时的讲解,教师需要将其数学的建模思想进行融入,首先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方向的表达,通过信息技术促使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方向的概念,进而通过积极的组织课堂活动能够促使学生逐步的形成数学学习的基本思路,并充分的调动课堂数学建模的学习氛围。

(三)充分的与生活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数学建模教学与生活实践进行密切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逐步的形成建模的强烈意识。通过结合生活实践深化小学生的建模思想能够进一步的推动学生对数学的建模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在生活实践的潜移默化下逐步的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于数学学习中,有效地提高数学的自主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3]。例如在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课时《年 月 日》,对于该课时的数学讲解教师则可以充分的融入于生活实践进行相应的数学建模思想教学,例如在开课时的第二学习阶段《24时计时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学以及放学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思考从而进一步对《二十四小时》的时间转换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充分的通过生活实践,进行相应的数学模型构建。

二、数学模型思想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在教学中逐步的培养小学生的建模思想,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极大的影响作用。通过建模能够推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从而在数学的学习思维以及想法上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积极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的具体价值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呢?首先通过教师积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提高,通过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可直接促使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提高质量与效率。此外,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也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与积极性进而愿意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最后通过教师积极的在教学中推动学生形成数学的建模思想能够推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数学的学习意识,通过形成数学的学习意识进而有效地促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思维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的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通过数学教师培养小学生的建模思想,能够推动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并且提高学习的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建模思想培养。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相应的建模思想培养?总结可得:首先,教师需要促使小學生认识到数学建模的重要性并培养小学生的建模意识。再而积极地利用课堂资源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推动小学生认识建模思想并增强对建模思想的运用能力。最后则是充分的利用生活实践进行相应的建模思想构建,从而推动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数学的建模思维。

参考文献

[1]于嘉文.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沈阳大学,2018.

[2]王志香.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8.

[3]郑琼良.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评价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数学建模小学数学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54:07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46:15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06:38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12:13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4:32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1:4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