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
摘 要: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我国的能源结构短期内仍然会以煤炭为主。事实上,我国的煤炭产量、煤矿规模等都在不断扩大,煤矿开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矿井建设施工所面临的安全形势却在越来越复杂,全过程存在众多危险因素,一直以来都是煤矿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而矿井建设施工是煤矿高质量和高效率开采、煤矿产业高水平快速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所以,必须重视煤矿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对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的审视与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即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有关矿井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矿井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探析
煤炭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煤矿开采则是支柱型产业之一。据统计,1978年至2017年我国煤炭产量由6.18亿吨增加到35.2亿吨,增长了5.7倍,共计693亿吨煤炭源源不断输送至全国各地。但是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得影响煤矿矿井建设施工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比如地质、应力、巷道支护、涌水、通风等,都会对矿井的建设施工安全产生影响,尤其是对煤矿深度开采来说更是如此。在此情况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安全管理,既要适时引入更加科学的安全管理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也要对以往的安全管理措施去芜存菁,进行汇总研究,充实矿井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内容。
一、矿井建设的现状
综观我国煤矿分布,大体上呈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局面。但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对煤矿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认识和实际的安全技能水平仍然受到了不同地域文化习俗的影响,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其中,有三个方面的差距比较突出的表现了出来。
首先,是矿井建设水平上的差距。虽然我国煤矿产地表现出了一定的集中性,但各地地质条件、煤矿品质、施工水平等仍然有着比较大的差距,最明显的就是不同的施工方法。一般来说,大型的国有煤矿或施工企业已经普遍实现了机械化甚至全自动化,施工效率和安全性较高;但一些小型煤矿或施工队伍受限于资金、技术水平等因素,仍然存在着很多人工作业现象,效率既低,安全风险也较高。
其次,就是矿井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差距。经过多年的强效治理,我国的煤矿安全工作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安全管理队伍的配置、具体管理工作的落实不到位等。即虽然已经制定了矿井施工建设安全管理制度,但因为理念跟不上,没有完全落地,在安全管理上留下了很多隐患,导致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
第三,是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上存在差距。一般来说,工龄较长的矿井施工建设人员即使并非安全管理专业,但也有着一定的安全意识,有些甚至在多年工作中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可这些经验往往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人员知识水平上有所欠缺,接受新理念和新手段的能力不足。而年青一代的安全管理人员知识水平较高,有创新精神,却缺乏实践经验。目前来看,部分矿山或施工企业并没有实现两类人群的有效互动、优势互补。
二、矿井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矿井建设施工是一项非常困难且复杂的工作,主要表现在难度高、工期长、环境差、流程多等方面,这些都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可能导致整个矿井施工工程前功尽弃,造成不可估量的资金损失,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所以,从为企业利益和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角度出发,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综合考虑人员、设备、环境及工程等各方面因素,把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不断提高矿井施工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煤矿行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从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要求的角度来看,提升矿井施工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是煤矿企业必须达到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各界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思考,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前所未有。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就是这种态度的深刻体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法必依,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是矿山及工程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提升矿井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准确把握矿井建设现状,是为了发现当前矿井施工建设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深刻理解矿井施工建设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则为提升相关工作水平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下一步就需要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并尽快落实、发挥作用。
1、严格考察施工队伍资质,提高矿井施工建设水平
矿井施工建设的安全,与施工单位的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煤矿企业在选择施工单位时,既要考虑施工成本,更要重视其综合实力,绝不能为了“省钱”就轻下结论,留下安全隐患。矿井施工建设是一件大事,磨刀不误砍柴工,煤矿企业应该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全面考察施工单位的资质、技术、业绩案例和人员配置,优中选优,为矿井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具体到人
不论是矿山企业还是施工单位,普遍都有与矿井施工建设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区别就在于制度是否得到了严格的落实。每名参与矿井施工建设的人员,都应该知道自己所应担负的安全责任,通过严格的奖惩制度,加强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对于以往没有得到充分落实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分析其原因何在,如果是因为制度不尽合理、不符合实际情况,应该通过召开矿山企业与施工单位之间的联席会议等形式,对制度进行修正,提升其合理性、合法性及有效性,争取到各方人员最广泛的认同与配合。
3、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效率
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要从人员的合理配置和持续不断、切实有效的安全教育入手。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人员沟通机制,鼓励经验丰富的老派施工人员与知识水平较高的年轻一代互相学习,弥补自身短板,确保在矿井施工建设安全管理工作中双方能够优势互补、互为支撑。另一方面,要安排更加实际、更加频繁的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辨识和处理能力,帮助他们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效率,有效履行自身职责。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尽可能地增加应急演练,让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在平时就可以尽可能地贴近工作实际,保证事故发生时不至于手足无措,降低事故损失。
4、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与工程验收
工程质量管理与矿山施工建设安全管理并不完全重合,但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良好的工程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更加需要他们的工作中去。而且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提升,对安全管理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可以成为安全管理工作学习的标杆,二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最大化地减少安全管理问题和安全事故。
四、矿井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为矿井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变化和便利条件。比如在矿井建设施工的风险预警工作中,很多单位已经通过信息化技术创建了顺畅的信息交流通道,保障预警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在预警信息的传递方式上,包括了电话、短信、计算机管理系统甚至专门的手机APP,安全风险控制模式也因應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安全风险的管理控制与解决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些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理念,应该得到矿山企业及施工单位的充分重视,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当前的矿井施工建设安全管理工作既面临着挑战,又因为新理念、新技术的加入出现了大踏步发展的契机。通过上文的阐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矿山企业和施工建设单位应该正确看待安全管理工作,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加强学习、创新及实践,努力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缺乏有效的矿井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煤矿生产开采就没有必要的支撑,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助力国家能源保障工作也只能是空谈。
参考文献:
[1]马志峰.加强矿井安全体系建设的措施建议[J].矿业装备,2019(03):120-121.
[2]马强伟.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9,31(05):187-188.
[3]李杰,李彬,李振环.矿井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59.
[4]宋晓强.矿井安全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7(0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