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

2019-09-10 16:10:47马明宇
学习与科普 2019年8期
关键词:组织形式教学创新高中体育

马明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逐渐的提高,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是作为健康的一个基础。但是在目前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逐渐的下降。特别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面临着严峻的高考压力,身体健康是一个奋斗的资本。“立正、稍息、解散”这种传统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缺陷日渐显露出来。在当今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概念不清晰、理论依据缺乏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化改善。高中体育老师十分有必要结合现在的学情配合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教学创新

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体育的水平地位越来越高,学校学生的健康状况也得到了广大社会的关注。由于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基本都是为了应付而过,导致学生出现身体素质、肺活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让他们不仅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还更加着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基础上做一些改革措施,结合实践的理论和教学方面的创新,进一步的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体育教学得到更好的学习效率。

1、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状况

1.1教学观念滞后

一些学校的领导受到应试考试的影响,只是单方面的追求升学率;一些学校则随意的变更教学课程,随意的缩减体育课时,课程表上的体育课只是一个摆设,经常被其他老师用来增加自己的课,或者用来开会之类。甚至有些学校的毕业班级直接取消体育课,这样根本无法保证学生的体育课锻炼休息的时间。

1.2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如今的高中生有着兴趣广泛、思维独立、创新能力突出、追求自由等特点。他们在上体育课时已经不满足于听从教师讲解和示范,自己练习的传统教学的组织形式中。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体现着学生锻炼身体而忽略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达不到身心合一。这导致学生无法在上课的时候得到自己想要的教学内容,从而容易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积极导致听课效率不高、教学的运动技术完不成。如果现在不着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发展,最终会使得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从而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

1.3课外活动质量不高,教学模块没兴趣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的高中学校基本不组织课外活动,所以,学生基本都是通过上体育课来锻炼身体的。但是在学校的体育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单一,根本激发不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所以在新课程下,学校应当把课外活动也作为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1.4增加体育理论的课时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提出“教科书即给学生如何设置体育学习目标的要素,又让学生知道目标设置的策略与方法,要让学生学到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终生体育和保持健康尊定基础”。但是在现在,第一,没有合理的安排体育理论课时。第二,体育理论课使用价值不高。这些调查表明学生在体育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无法与他们的生活挂钩,根本不适应学生在生活中所需要,使用价值不高。

1.5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与社会需求所匹配

现在的体育教学基本概念提出,高中学校应该遵循“以动为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但是却在实际的实施中遇到各种问题导致在体育教学中存着一些误差;在过于强调健康而忽略了体育教学的根本、体育教学理论和专业技术学习;过于着重学习体育专业技术,忽略培养体育中心思想“终身体育”。这是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教育不全面,这也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1.6体育课成绩考核单一,考试达标率低

从学校的体育考试情况来看,都能达标的学生仅仅只有21.5%,平均能达标的学生占73.9%,还有4.6%无法达标,从这些数据上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在个别不擅长的项目上不及格,如果让学生觉得及格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他们会对体育的学习也回慢慢失去信心。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选择性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授课,也有可能是体育教师所授课的内容比较单一,也没贴近学生们的兴趣,以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大,考核结果肯定就不太理想。

2高中體育教学的创新

2.1完善体育教学内容

第一,教室在做体育备课的时候,首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规划上课内容,确保体育教学内容的多姿多彩。高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娱乐性的内容,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主动积极的参加到体育的学习中,第三,养成学生对锻炼身体的习惯。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一些对他们有用的学习项目。

2.2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体育教学是着重体育技能的学习,也介绍体育的相关知识。但是授课内容基本集中在田径运动、球类和运动之前的拉伸等基本运动项目上。可以增加一些实用的、有帮助性的内容,比如:休闲体育、医疗体育等,这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也能学到平常运动中能用的上的知识。

2.3教学内容创新

健身性和娱乐性是学校高中体育课的特点,这个是他和其他学科的最大的区别。高中体育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所有创新,适当的选择学生喜欢的项目这不仅不会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感觉到枯燥乏味也到达了锻炼身体的目的,选择的教学内容应当和学生平常生活中或者未来实践生活中能用到的,比如羽毛球、篮球等。

2.4结合实践

在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应该对现在的体育教材和体育课程相结合然后进入研究调查,然后制定一些符合高中体育教材方面的大纲,教师应该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选择基础性、科学性、全面性。然后根据每个班级的班级特色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型学习过渡到师生合作性学习,让学生主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这要用简单易学,锻炼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然后学生在同等课时教学下到达跟高的效率。

2.5增强师资力量改善教学设施

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的关键在于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是直接受到教师素质高低的影响。所以,高中体育教师要提升自我的学历层次和自身知识,也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素质的培养。逐渐提升教师队伍中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特别注重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和对学生进行指导能力。由于高中学校基本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没有对体育教学的器材方面得到重视。

2.6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

在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构建和谐校园问题是民族精神建设的必要要求,校园体育文化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校园文化,也是校园对内和对外表现的一个载体。体育锻炼是构建一个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在校园中师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生活内容。高中学校应该根据该校的文化特点来发展学校的体育文化,树立科学的校园体育文化观。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观念的改变是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关键,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增加专业技能和文化的的互补。

3、结束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整体水平能否提高,是教师在教学生涯中需要不但摸索、改善、完善,只有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从而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67.

[2]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3-39.

[3]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15-16.

猜你喜欢
组织形式教学创新高中体育
浅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相关分析
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初探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12:22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3:20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36:13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23:36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