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廷勋
【摘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存在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本文基于项目教学的教学理论,通过具体的教学项目实施,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完成车工工艺学的实训教学。
【关键词】 项目教学 课程设计 生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8-156-020
《車工工艺学》是一门多学科综合应用技术,内容专业性强,知识面广,是实践操作的基础。目前,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等都开设了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车削加工知识和操作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课程具有综合性大、实践性强的特点。车工实训是《车工工艺学》中实践部分的内容,也是该课程中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训,更好的掌握车削加工知识和操作技能。
以往的车工实训部分教学内容都是教师画零件图,告诉学生做法,然后学生进行实操。活动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完成任务,学习结束后学生只是知道几个部件的名称,很难真正把相关部件与真实的机床结合起来。近年来,笔者先后在16、17级机电专业和汽修专业3个班的车工实训中进行项目教学尝试。实践证明,项目教学在该课程实训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非常适合培养学生们掌握所需方法和技能,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训效果也有很大改善。
一、项目教学的特点及其可行性
(一)项目教学的特点
项目教学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围绕“工作项目”进行讨论、探索、协作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共同实施并完成该“工作项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其作用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在练习中生成技能。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并以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以知识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内容。工作任务是项目课程的核心要素,是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教师将教学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通过使学生完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达成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仅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过程,更是运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相比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生本教学;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接近工作实际;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强调实践。这种转变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组织实施教学的难度,但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
(二)实施项目教学尝试的可行性
项目教学的实施步骤非常符合车工工艺实训教学的一般规律。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零件机加工的实施流程和办法,具有一定的机加工能力,符合企业对初、中级车工的能力需求。
我们曾经在本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多门技能教学课程中实施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探索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二、项目教学在车工工艺学实训中的应用
(一)确定实训项目及任务
项目的设立是实训教学的关键,本实训项目选自《车工工艺学》课程的实训课程部分,原内容为“台阶轴的车削”。我们根据教学大纲有关知识技能的要求认真斟酌,力争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本次实训项目的具体要求是:“结合专业特点及带螺纹台阶轴的车削加工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通过学生自行阅读分析图样、制定加工工艺、编制工艺卡、工件加工,最后对工件进行检验,完成任务。”该项目体现了如下特点:
1.综合性强,覆盖面广
本项目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在最后阶段,学生已经学完了本课程的大部分内容。该项目涉及学生所学过的大部分专业知识,如阅读分析图样、分析加工工艺、选择刀具、工件的装夹和定位、车床的操作、工件的测量等。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个人综合实践能力。
2.学生对教学内容既熟悉又有兴趣
本次教学项目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已学过的多种知识综合实现零件的机加工。对于带螺纹的台阶轴的加工可分成表面车削、螺纹车削、退刀槽车削等加工操作以及看图、读图、测量等知识点。此前,这些知识点已分别通过车床操作、车刀的使用、车轴类零件、车螺纹等项目教学完成教授,学生已掌握了普通车床的基本操作及相关零件加工的方法,具备完成本次教学任务的能力。
3.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机加工应用愈加广泛用,本次实训项目对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及培养职业核心素养都会有积极帮助。
4.难度适中并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本项目的教学一方面实现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通过知识的投射效应引导学生实现新知识的快速积累与消化,同时促使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该项目涉及学生一年级已学过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等专业课程中图样分析、工艺分析、零件测量等相关知识,还增加了《车工工艺学》中轴类零件加工的新知识,学生通过该项目充分实现综合实践。
(二)项目的具体实施
以带螺纹的台阶轴的教学项目为例,该项目的实施按模块进行,可分成四个阶段:项目准备、项目实施、编写项目实训报告和项目作品展示与评价。项目图样如图1所示。
1.项目准备:
项目准备分如下几步进行:
(1)创设情景。比如,某工厂接到订单,需要赶工一批台阶轴零件。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务。
图1 带螺纹的台阶轴图样
(2)分组:以工作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教学。每小组2-3人,由小组长全权负责。在确定小组成员时,充分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同时以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及学习主动性为主要依据进行调配。通过小组内、小组间的交流激励同学们的上进心,提升工作能力,实现共同发展。
(3)小组讨论分析车削带螺纹台阶轴的要点及其结构特征,教师从旁指导。
(4)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包括分析圖纸、确定工艺顺序、使用的工量具、工件的加工、工件的测量等;各工作小组学生一起讨论、修改、完善加工方案,最后确定整个实施计划。
2.项目实施:
工件加工全过程由组长负责,全组成员共同努力,分工协作,要求每人至少独立完成1个工序。完成任务的主体是学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教师不作过多的干预。虽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错,但错误本身也是一种学习,犯错和纠错的过程使学生能获得更大的提升。
小组各成员分工如下:
项目经理(组长):负责分工,并组织本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工作方案;负责组织协调本组人员的工作。
制定工艺人员(组员):主要负责制定加工工序,并交小组讨论。
操作人员(组员):主要负责操作机床、加工工件。
检验员(组员):主要负责检验加工好的工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后勤人员(组员):主要负责胚料的准备、工量具的准备。
在具体实施中,学习方式需要由以往的被动“填鸭式”变为主动“觅食式”,通过教师的徐徐善诱、不断激励、适时启发,使学生主动学习,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尽量精讲、少讲,要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实践、体验、尝试,获得更多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共同合作的机会,从而实现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能将知识转化为个人的学习能力和人生经验。
3.编写项目实训报告:
编写项目实训报告是实训教学的重要部分,它是学生完成零件加工任务思路的体现。编写实训报告的过程,是学生回顾、整理、总结了项目实训的过程,也是他们把项目的成果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该过程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4.项目作品展示与评价:
项目作品展示是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营造的激励环境。首先,请各工作组充分展示自己的产品,说明自己的加工工艺,然后讲述自己的“工作”体会,进行相互交流,并以对成品工件进行互评的竞争方式促进共同提高。展示中,学生们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找到了自信,更激发了不断进步的欲望,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项目评价是对整个项目教学实施情况的验收,也是对学生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果做出的评价。在生本教学中,评价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本项目评价包括项目实训工件、项目实训报告、小组汇报及答辩三部分。通过项目实训工件和报告的学生自评、小组汇报后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活动,既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让学生发现问题,吸收其他同学好的学习经验。同时,通过评比形成相互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获得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在《车工工艺学》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当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解问题决,从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项目中遇到如何确定加工工序这类问题,教师只需讲解这类问题的关键点,同时介绍不同加工顺序的优缺点,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去尝试和探索,结合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工序的制定,同时开动了脑筋,拓宽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信。这一尝试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学习。
(二)采用“一题多解”形式
在工件加工的过程中,加工工艺可以用多种方法实现,每一种方法不管难易都应该展示给学生,再与学生们共同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然后让学生们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工件的加工,为学生提供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思路。
(三)教师指导要恰到好处
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位置,适当进行指导。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生为本。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的指导应有所不同,应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学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非常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的特征。在车工工艺学实训中采用项目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充满激情。师生通过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在多元、开放的活动中对问题进行质疑、分析和磋商解决,达到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比起传统教育方式,项目教学更能让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动手能力更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
[ 参 考 文 献 ]
[1]郑晓燕.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S4):476-476.
[2]杨育玉.浅谈如何提高技工学校车工实习课的教学效果[J].职业.2009(15).
[3]史艳霞,魏伟.高职英语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研究[J].《商情》2010,(30):1-1.
[4]陈新,易希平.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改革探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
[5]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0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