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起来

2019-09-10 04:33:12梁琼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8期
关键词:体验活动小学数学教学

梁琼花

【摘要】  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步增大,导致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差距也逐步增大。目前农村教育中生源越来越差,这也是导致农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农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在感知事物、理解数学规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对此,创设体验活动,强化学生感知,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才能真正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逐步弥补农村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活动的引入优势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入体验活动以优化教学的措施,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提升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体验活动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8-130-010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验活动引入的意义

1.生成课堂资源,拓展课堂容量

教学中,充沛的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感到充实,丰富资源的呈现也能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但是,教师挖掘的教学资源,只能被学生被动地接受,为学生接受、应用和迁移,被学生纳入认知系统的资源却并不多。因此,高效课堂的构建还需要教师倾力挖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思维变得活跃,思维活动变多,主动生成认知资源。应用体验活动,学生在课堂体验和实践中,学生可能会产生错误认识,此时暴露学生的错误并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才能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学生可能会基于自己的感知和体验,生成更加准确、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学生的视角生成的教学资源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能力发展现状,也能够在拓展课堂容量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体验活动,让学生手动、眼动、口动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愈加活跃,让学生的思维也随之跃动,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2.尊重学生主体,点燃学生动能

应用体验活动,实际上是将课堂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中的主人,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对于事物的热情高、参与度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体验活动,恰好满足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愿望和需求,活动式的课堂让学生减弱了对数学课堂乏味的认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给学生留下的枯燥体验,跃动式的课堂让小学数学变得异彩纷呈,学生在活动中思维被拓展,思路被打开,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小学生思想更加深刻,思维更加缜密,学习热情变得更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活动的应用措施

1.引入感知活动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小学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并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帮助学生架构知识桥梁,让学生在知识的基础上顺利生长出新的知识。小学生的知识储备系统性不强,所拥有的知识基础也多是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可以挖掘生活中的学生所熟知的知识经验,减弱课堂教学新知的陌生感,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产生认知矛盾,从生活事物的探索中生成新知。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师所呈现的生活化资源有什么共同特征,如窗户、房子、汽车、蝴蝶、蜻蜓、脸谱、柜子、天安门等,也可以将以上图形以直观卡片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活动,分析以上图片都有怎样的共同特征。通过学生的分析过程,学生发现:以上图形都是对称的,都能沿着图中的一条或者多条直线折叠,并且折叠后的图形完全重合。此时,学生已经能够在生活经验的基礎上,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把握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基于学生感知和体验基础上生成的,是在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中生成的,学生思维更加灵动,学习效率更高。

2.组织探索活动

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高、逻辑性强,随着学生年级增长,知识的综合性增强。所以,教师教学更加遵循知识传授的循序渐进的特点,才能让学生真正经过思维的加工过程,提升知识理解的深刻性。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在学生的探索和发现中感悟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例如,在《小数除法》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对于单位“1”的认识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分割均匀的小卡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卡片中认识单位“1”,从真实的事物感知中体会单位“1”,从这一活动中展开进一步探索单位“1”的活动,更便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创设课后实践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所获得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实践活动,在课后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对新知的认识。例如,在《可能性》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实践在掷骰子的过程中,骰子上表面所示的示数,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各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否为1/6.经过学生实践和验证的过程,学生更加明确可能性和随机性。

结语

体验活动的引入,让小学生开始探索和思考,学生手动、口动、耳动,思维变得更加活跃灵动。所以,教师教学可以通过引入感知活动、组织探索活动和创设课后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优化认识,提升理解,构建更加高效、多彩的课堂。

[ 参  考  文  献 ]

[1]杨莉亚.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名师在线,2018(28):25-26.

[2]肖丽兰.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8(24):61.

[3]王尾珠.小学高年级数学体验式学习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10):19-20.

猜你喜欢
体验活动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小学品德教学中体验活动应用之我见
未来英才(2016年13期)2017-01-13 17:34:22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数学探究中提升学生智慧的路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9期)2016-10-31 18:06:1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