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乡转型学校的教师缺乏专业引领,渴望获得手把手式的帮带。文章认为,请名师进入学校课堂,以名师录像课为载体,组织学校教师向名师学习,借助教研组的力量对名师的教学方式展开研究,通过解构、初显、建构、展示,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名师教学资源的作用,并用实际行动解决课堂教学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真正实现“名师伴我行”,进而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知识。
【关键词】名师伴我行;教研水平;有效理解知识;行动研究
南寧市大联小学建于20世纪50年代,2005年南宁市原邕宁县撤县设良庆区后,该校由教学点升格为城区直属学校。大联小学现有在校生2 200多人,在职教师120多人。学校教师都是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师范生,接受过比较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且大部分教师正处于工作成熟期。但是他们的教研水平与教学实践的成熟度不对称,仍停留在刚参加工作时的水平,不能独立地将自己工作的一些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进行观察、概括,不能为自己的经验、教育实践找到理论支撑。总的来说,大联小学的教师在教学中肯研究、爱钻研,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缺乏专业引领,没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最终导致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这种现象在城乡接合区域的学校比较普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长期以来,大联小学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各层次的观摩学习活动,精彩的名师展示课给学校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受教学条件、学生差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大联小学教师的课堂很难达到像名师那样的教学效果。为此,大联小学请来肖炜清、展秀婷特级教师工作坊的成员李为定、罗燕婷两位教师,让他们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授课,并对学校教师进行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真正提高了学校教师的教研水平。那么,名师资源该怎样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研究者认为:以名师录像课为载体,组织学校教师向名师学习,借助教研组的力量对名师的教学方式展开研究,充分发挥名师教学资源的作用,让“名师伴我行”!因此,本研究的主题是:名师伴我行——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教学策略。
(1)提炼名师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分析名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知识。
(3)提高教师的课堂研究水平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提升教研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解决学校教学管理的瓶颈问题。
(一)课例的选择
名师教学的录像资源非常丰富,但选什么样的课例进行研究是大部分教师的难题。教研核心团队经过深入讨论,选取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内容作为研究课例。“乘法分配律”是这套教材中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运算定律。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将其简单化处理,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导致学生“只记其形不解其意”。因此,选择这一教学内容作为“名师伴我行——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教学策略”主题教研活动的课例极具代表性。
(二)基于个人理解的实践
学校教师反复观摩关于“乘法分配律”的名师课例,尤其对徐卫国、刘松两位特级教师的课例印象深刻。之后,学校三位数学教师模仿刘松老师通过跺脚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的方法,进行了第一轮磨课。表1是四位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的对比。
通过观摩名师课例,学校教师试图打造有“名师味”的课堂。但是我们发现,虽然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是相同的,课堂却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刘松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而在学校教师的课堂上就兴趣全无。由此可见,照搬或简单模仿他人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
(三)基于团队研究的实践
1.解构——基于意义
为解决学校教师心中的疑问,李为定老师带领学校教师反复观摩、学习名师课例。通过比较徐卫国、刘松两位名师的课例,研究者发现两位名师教学风格各异,对教学活动设计也不同,但都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因此,学校教师在对名师课堂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再剖析(见表2)。(1)共同思路:发现等式→写同类等式→解释等式→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2)主要教学策略:善于创设情境;巧妙地联系旧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同时,两位名师都紧紧抓住了“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这个中心。因此,在接下来的集体备课、上课、议课中,学校教师也紧密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实践。
2.初显——策略雏形
第二轮磨课,学校教师同样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出乘法分配律,但又各自运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见表3)。刘春连老师巧妙地联系旧知识,杨健梅老师运用了乘法意义,梁明巽老师更侧重于体现数形结合。这些教学设计使师生都能从容地从自己熟悉的情境出发,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最初表示形式,再结合具体算式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这次学校教师改掉了照搬名师课堂中通过动作和语言强化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的做法。因为通过首轮磨课,学校教师明白了:名师幽默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相结合能使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但这不是普通教师在一朝一夕内就能学成的。因此在议课时,学校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遵循“感知→理解→掌握”的认知过程,对于学习乘法分配律这样抽象的内容更应该如此。名师课堂通过设计情境、联系旧知识、数形结合等不同的策略促进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但情境设计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普通教师能否像两位名师那样,提炼出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知识应遵循其认知过程的策略?
3.建构——形成策略
在接下来的几轮磨课中,教研核心团队都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评课、议课,大胆提炼经验、设计教学方案。将名师课堂与普通教師课堂做比较,寻找名师课堂中的亮点,真正践行“名师伴我行”。在第三轮磨课中,学校教师将教学策略优化成:数形结合;设置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乘法意义。虽然这对达成促进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涵义的目标又更近一步,但仍存在主次不清的情况。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呈现与数形结合相关的教学情境,显得比较抽象与唐突,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在第四轮磨课中,学校教师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既遵循“感知→理解→掌握”的认知过程,又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层层递进(见表4)。
在南宁市示范性教研组建设工作会议上,教研核心团队进行了第五轮磨课并深入议课,展示了在研究过程中从模仿名师,到对名师授课进行知识解构,再到通过团队力量进行实践并提出适合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教学策略,形成该主题教学建构的探究过程,最后对这次主题研究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报(见表5)。
实践行动:建构—形成策略(感知理解掌握) 学校执教教师保留和舍去了哪些环节?他们怎样处理?处理得成功与否?原来名师课堂的安排意图、策略是什么?你还有什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教学策略?
此次主题研究活动,团队教师深入研究名师课堂,将自己的课堂和名师课堂做比较,提炼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遵循了学生“感知→理解→掌握”的认知规律,尊重了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几轮的磨课实践后,达成了活动的预设目标,拉近了普通教师和名师之间的距离,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一是找到了学习、研究名师优质教育资源的突破口。我们可以学习和模仿名师,但不能一味跟风。名师课堂具备双重任务——既承担对现场观摩教师的培训学习,同时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校教师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学习名师课堂的外在形式上,更要学习名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此外,“名师伴我行”还可以从名师教学设计的方法、名师睿智的教学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二是研究活动重在“研”的过程。研究活动应全程录像,记录团队教师所走过的每一个脚印;每次议课都要撰写发言稿,且不与前一次议课雷同,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求每周至少实践一节课等。
三是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这次研究活动主题明确、分工精细,改变了传统授课后马上评课的做法。授课和议课之间的时间差,能让教师有所思考、有所准备,能紧密围绕中心主题深入议课,撰写好议课提纲,最后整理成文上交存档。由于每节课的环境、学生、生成等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每位教师的每一次议课稿都有不同的收获与感悟。同时,学校三位授课教师的选择也具有层次性和不同定位:刘春连是教研组里的一位年轻教师,需要更多的锻炼;杨健梅是处于教学成熟期的教师,需要更多平台来磨练与彰显;梁明巽是教学风格已经定型的教师,她的课堂可以引起同龄教师更多的思考。教研团队将身边的教师课堂与名师课堂进行深入分析比较,拉近了名师和学校教师之间的距离。“名师伴我行”真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是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由肖炜清、展秀婷特级教师工作坊成员李为定老师带头,专业引领团队从模仿名师转到深入研究,成员紧紧团结在一起思考、解决问题,将团队教研精神深深地烙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
五是研究活动解决了城乡转型学校课堂教学的瓶颈问题。有学者指出:名师的课例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丰富资源,很多学校的教师都在学名师。南宁市大联小学的教研行动抓住了学名师的本质。由跟风揣摩到分析解剖名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原理,再到进一步建构自己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过程不仅让他们有了很大的收获,也给予我们很好的启发。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运用行动研究法的研究!行动研究法是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来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这次实践取得好的效果,实现了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目的,真正促进了城乡转型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