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什么沉默

2019-09-10 14:55郑梅
理论与创新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郑梅

【摘要】学生的参与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生命,然而现实是越往高段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越低,不敢发言、不能发言、不愿发言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同侪压力、老师压力对学生心理安全造成的侵扰、学业基础的缺失和教师课堂活动设计的不合理都是造成学生课堂不主动发言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同侪压力 老师压力 学业基础 教学设计

引言

如果说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生命线,那么良好的师生互动就是课堂教学高效进行的前提。然而,小学教师通常都会有一个强烈的感觉,越到高段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越不积极。笔者曾对五十多位小学英语高段教师进行调查,大家都普遍反映这一现象,说明这是困扰许多小学高段教师的普遍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越来越不愿意主动发言了呢?这背后的问题值得深思。笔者就这一现象在本校两届六年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找出了背后隐藏的原因,概括起来可称为“三不”。

1不敢发言

学生为什么不敢主动发言呢?他们有“两怕一从”。 课堂发言时六年级学生最怕的是答错时来自同学的笑话,其次是担心来自老师的批评。而“一从”则是指学生在课堂环境下的从众行为。这“两怕一从”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1.1同侪压力

同侪是指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等方面相近的平辈,同侪压力就是指来自这些平辈的压力。到了六年级,大部分学生进入少年期, 而处于青少年早期的个体比年龄大的个体更易于屈从同侪的压力。他们越来越注重同伴的看法,越来越看重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形象。 而课堂发言时,通常是个别对全体,一边可能是学生对自己的发言没有完全的把握,另一方面独自面对全体师生总让学生心中感到有些紧张,更重要的是因为对同伴态度的敏感和在意,对自我群体地位的关注,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答错而被同学笑话的情况出现,绝大多数学生就选择了用沉默来保护自己! 除了因为对自己的发言没有把握而导致的自我保护心理以外,还有部分学生则是由于从众心理而选择了沉默。这部分学生通常学习都比较优秀,课堂也有想要发言的欲望,但看到没人举手发言,自己也就不举手了,这也是由于同侪压力使他们表现出的典型的从众行为。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也会发现,在课堂活动中举手的人数越多跟着举手的也越多,反之,越没人举手发言大家就都不举手。 这些都是从众行为的表现。

1.2老师压力

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安全是人最大的也是最基础的心理需求。这种安全不仅指人身安全,还包括心理安全。学生到了六年级时,已经经过了六年的学习生涯积累了六年的课堂发言经验, 而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不良态度经过日积月累, 对学生打击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加强,导致学生处于自我保护越来越不敢回答问题。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心理会迁移,比如,如果因为课堂发言错误遭遇过前任英语教师或其他科目的老师批评的学生,即使现任科目的老师从不因为发言错误批评学生,他也因为心有余悸而选择沉默。

但实际教学中,会因为发言错误批评学生的老师只是一少部分,更多的教师具有民主的作风,包容的心态,但由于不正确的评价方式挫败了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最常见的是课堂纠错。比如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老师往往直接纠错或发动学生给发言人纠错,看似民主和为学生负责,但发言学生却会感到被否定而产生尴尬和挫败感,日积月累就逐渐不爱发言了!

学生的心理世界是好奇的,也是脆弱的,就像一只小蜗牛,当他们探头探脑的张望外面的世界时,任何一些外在的不良反应都会促使他们迅速地缩回壳中,逃避危险,进行自我保护,除非老师有意识地采取友好鼓励发言的态度或者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育,所以安全的课堂环境对学生至关重要。

2不能发言

不能发言指学生虽有发言的意愿但因为没有应对具体问题的能力而不得不放弃参与课堂发言。调查显示六年级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自己不发言是因为听不懂问题或不会回答问题。

作为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首先,学生缺少语言习得的环境,无法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其次,缺乏语言运用的环境,导致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也很少能有巩固的机会,除非学生课下专门去背诵巩固,刻意的寻找机会去运用。 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家庭环境和自制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很少在课下自觉的进行背诵巩固,使得课堂上的所学也不能有效积累,这样的小漏洞日积月累到了六年级就形成了严重的基础问题。而六年级由于面临小初衔接,所以教材编写的课时容量增多,难度增大,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那些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对老师的课堂用语都是一知半解,对教师的课堂提问更是不知所云,他们实实在在是没有能力参与!还有一部分中等学生,他们基本能理解老师问题的意思,但由于基础欠缺导致对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不够或表达能力受限,不能有效表达自己而造成不能参与。

在调查问卷中还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那就是部分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表示自己不主动发言的原因是不理解教师的问题或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这反映出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计问题,因为教师问题设计的难度太大而造成学生不“能”参与,是值得作为教师的我们特别重视和有效改进的。

3不想发言

除了上述的不敢发言、不能发言以外,还有百分之八的学生表示自己是不想参与。不想参与的学生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英语学业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他们表示不喜欢英语所以不想发言。然而这种不想发言的后面其实隐含着的是不能发言,这部分学生大多有学习障碍,属于各门功课学业成绩都很差的学生,长期的挫败感让他们已经讨厌英语,而他们需要用这种不屑的态度来掩饰自己。另一类学生是英语学业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他们表示自己有能力参与但不喜欢老师所设计的问题和教学方式,所以选择不发言。

综上所述,六年級学生课堂不主动发言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主要归咎于课堂环境不安全; 其次,是学生学习基础太差;再次,是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有问题。基于此,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营造使学生乐意发言的安全心理环境,使之愿言;在平时能多关注和帮助后进生的学业,使之能言;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能关注到每个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要,因材施教;设计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使之乐言;如此,小学高段学生课堂沉默的现象就有望改观!

参考文献

[1]李雅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8,(06).

[2]田娜,王林.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04).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