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其引导

2019-09-10 07:22凌石德
关键词:引导大学生

摘  要: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可分为基础型、享受型和发展型三个层次。在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上,大学生呈现出“高”求知需求与求知需求片面化、功利化并存等特点。在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上,存在审美价值取向积极健康与消极有害并存的特点。在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上,呈现出理想需求高目标与需求工具化、个人化并存等特点。加强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引导可从优化课堂教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新育人模式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08-0060-05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都在深刻的进行调整、变革,社會的急剧转型给人民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进程中社会主要矛盾也在悄然改变,人民在精神文化需求上也在深刻变革,如何适应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1]可以说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 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新时代党对于如何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给予了空前重视。

德国教育家贝尔认为“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大学生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任,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不断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和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一环。为了切实弄清当前大学生在精神文化需求上的状况,我们进行了实证调研,并就如何引导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和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以问卷为主并辅以个案访谈。调查采用判断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调查对象选取中山大学等五所广东境内的重点大学生(样本具体情况见表1)。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4份,有效回收率为95.4%。

二、调查结果分析

结合以往的相关研究,根据对本次调查的需要,我们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分为基础型、享受型和发展型三个层次,其中基础型包括求知、情感和交际需求,享受型包括娱乐和审美需求,发展型包括理想和信念需求。

(一)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状况。

基础型精神需求是大学生最基本和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它反映了大学生基本的认知心理、情感体验和交往习惯。调查中我们将大学生的基础型精神需求分为求知、情感和交际需求三个方面。

求知需求是指大学生为成长成才而要求提供知识、信息或者说是被“授业解惑”。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度高。对“在大学期间,你认为最应该做的事情”的回答中,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和“获取知识”,选择率达95.8%。对“如果你现在拥有电脑,主要用于”的回答中33.2%的选择“学习、查阅资料”、14.3%的选择“编程、网页制作等个人爱好”,两者合计近五成。同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提出了较高需求,他们不仅追求专业学习的“精”,也在综合能力上给自己以压力,比如有30.5%的学生准备学习第二外语,有56.8%的学生争取考计算机等级证书。

与大学生在求知需求上表现出的高度热情相反的一面是,他们在知识追求上的片面性和功利性,他们对实用知识很重视却对对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却热情偏低,特别是对与政治素养提升相关的知识明显冷漠。如对“如果有条件拥有《马克思主义全集》、《资本论》等书籍,你会花时间阅读?”回答会的仅占17.6%。

情感需求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对归属感、尊重、友情、亲情、爱情等方面的追求,通过这些方面的满足,获得精神寄托、情感慰藉和情感支撑。调查发现:大学生有强烈的归属需求和被尊重的需求,85.7%的人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温馨的班集体且能较好融入进去,92.6%渴望被老师同学认同和尊重,在对马斯洛五种需求按重要性排序中排在首位的是尊重需求。与此同时,大学生对友情、爱情的渴望度也较高,有63.4%的学生“希望”找到自己的爱情,在对友情的回答中80.5%的学生希望能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74.6%的学生在苦恼难以自我调适时首先选择的是找同学、老乡、朋友交流。

大学生渴望得到尊重,希望在校园里面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或友情,可同时他们对于个性差异和恋爱动机又存在认知偏差。他们积极展示自我,尽力追求个性,希望建立良好的朋友圈,但是在建构朋友圈的过程中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有意无意忽略他人的情感需求。大学生一方面希望找到自己的爱情,但对恋爱动机的认识却存在偏差,调查中仅45.4%的大学生认为恋爱是为了“追求美好爱情、选择人生伴侣”,而有43.3%的认为是为了“满足心理生理需要、打发无聊的时光”。可见,有相当的大学生并不能真正把握爱的真谛,他们把恋爱当作打发无聊时光的工具,不知道甚至也不打算去付出去真爱。

交际需求是指大学生对维系或构筑互相帮助和互通信息的社会关系网络的需求。大学生普遍希望在大学能结交一批新朋友,扩大交往面,满足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需求。社团是一个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素拓平台同时也是个重要的社交平台,学生对于社团有较高的兴趣。有93.6%的人表示至少参加过一个社团,而参加社团是为了结交朋友的不在少数,比率达27.6%;“交朋友或与朋友联系”,有高达82.3%的同学选择此项作为网聊的主要目的。

他们对于自己的交友以及维护友情的能力充满信心,普遍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偶尔出现矛盾都能自己解决。大学生都来自天南海北,彼此在生活习惯、性格方面的差异可能比较大,但68.7%的同学却认为“差别不大、能相互适应”,有26.4%的同学即使认为差别大,也觉得“能够相互忍让。”在对学习效果、学习能力、学习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等各项指标的满意度评价上,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最高。

(二)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状况。

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是一种比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它主要包括娱乐和审美需求两个方面。

娱乐需求是指追求身心愉悦,主要通过培养和满足兴趣爱好或者参与各种兴趣活动来实现。大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时间都要要比中学时代更加丰富多彩。从时间看,大学生的学习更多强调的是自主性,尽管学习任务重但应试的压力相对小,闲暇时间比中学宽裕;从方式看,学校对于大学生的管理更加注重“自管”,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娱乐方面同样得到了展示。传统的课余活动比如电脑游戏、聊天、逛街、听音乐等广受大学生欢迎,一些新奇、时尚需要更多专业知识的社团同样蓬勃发展。但是表面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难掩内在的空洞,有68.9%的同学表示有过通宵玩网游、看碟片的经历,而且这一现象在高年级比低年级表現突出,在对自我的休闲娱乐进行评估时,有五成表示枯燥乏味和空虚,真正满足的只有两成左右。调查还显示,对娱乐的满意度随年级增高而降低,越是高年级对娱乐的满意度越低。可见,尽管大学生平时文化娱乐活动的方式比较丰富多样,然而内容方面却显单调贫乏,大学生总体上对自己娱乐需求的满意度偏低。

审美需求是指主体的人运用感官从感性和理性上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选择、加工、改造、把玩、品味、鉴赏以达到丰富内心情感、愉悦精神世界、体验生命和谐、把握人生方向的内在需求。对于大学生审美需求的引导,主要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正确辨明方向,追求真理崇尚美好,做一个道德上的明白人、行为上的文明人。如德国美学家席勒说的:“从感觉的被动到思维和意愿的主动状态的转移,只能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来完成。……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统一,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他途径。”[7]大学生在价值取向和审美方向上总体是健康积极的。有六成的学生认可应以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人的价值;几乎全部学生都选择会以自己所能帮助受灾群众以表达对国家遭受灾害时的感情。当然,在多元化的社会,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难免受到冲击,从而偏离主流轨道。在问及“你认为目前你周围大数人的思想追求是”排在前三位的是“利己主义”(占46.5%)、“功利主义”(占26.0%)、“拜金主义”(占17.1%),而选择“为国家做贡献”仅占5.8%;对考试作弊行为35.3%的学生认为“十分正常”排在首位,持“反感,鄙视他们,学校应从重处罚”的仅占29.4%;对大学生中男女交往不得体现象仅16.3%的学生认为“不文明,应该杜绝”;对优秀学生等类荣誉称号希望获得的学生仅占62.8%;对同学间生活上的攀比现象7.7%的学生认为“正常,没什么不好”, 23.7%学生认为“无奈,明知不好但没办法”。而在问及“平时你都关注哪类事情”时选择“八卦娱乐”的占21.9%,居第二位,排在“专业知识”(占19.8%)和“科技前沿”(占15.4%)之前;对学校的审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持满意的仅三成左右。

(三)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状况

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是在基础型和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一定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学生的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理想和信念需求。

理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和追求,它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大学生对成长成才的渴望,也是他们努力奋斗的内在动力。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得到了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认可,他们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也较好,对未来生活有美好的规划。有85.7%的学生对人生目标有明确追求,他们对于未来的职业寄予厚望,所学专业与未来的职业追求基本一致。大学生毫不掩饰他们的理想和追求,理所当然的追求成功,但与此同时,不排除部分学生在个人事业的奋斗过程中表现出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倾向。 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的首要理由是什么?对这类问题的回答有49.4%的同学选择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有37.0%的同学表示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家人幸福、改变家庭命运,选择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占比则很低。对“你择业时主要考虑”的回答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35.9%)、“ 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25.3%)、“ 到大中城市或生活环境好的地方”(17.9%),而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仅占3.9%,居倒数第二。毕业后明确表示愿意到基层或西部贫困地区工作的占33.5%。

信念需求指的是大学生对某种观点、观念的一种稳定的认知,并以此支配个人行动的内在需求。调查发现:82.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信仰,远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无信仰”(占 12.3%);在有信仰的这部分学生中72.1%信仰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学生群体间的信仰差异显著,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远远高于非党员、团员,他们的占比可达87.3%和60.8%,而非党员、团员的占比则是比较低的。在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上,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完全可以实现,这是历史必然,另有近四成的人认为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极少部分人认为难以实现。在被问及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化建设是否具有根本指导作用时,近八成的同学选择“同意”。一个矛盾的现象是在入党动机的选择上直接选择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比率不高,采用更实际的替代选择是“更好地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可见为中国共产党人民服务的宗旨已经深入人心,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当然在大学生中也存在一定的信仰缺失现象。

三、结论与对策

(一)基本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大学生呈现出三个特点:即“高”求知需求与求知需求片面化、功利化倾向并存;渴望尊重、友情、爱情与对个性差异、恋爱动机认知偏差并存;人际关系较和谐、交际需求满意度较高。

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大学生呈现出两个特点:即娱乐活动形式较丰富多样,而内容嫌单调贫乏,娱乐需求满意度偏低;审美取向、价值标准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存在消极有害的一面。

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大学生呈现出两个特点:即理想需求目标明确、预期较高与理想需求工具化和个人主义倾向并存;科学的信念与信念缺乏并立。

(二)对策建议

一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课堂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引导的主阵地。长期以来,思政课堂对于树立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坚定他们的法治信念,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认,有相当的老师和课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获得的认可度不高,甚至有同学对思政课堂表现出厌烦情绪。要让课堂确实担负起引导的重任就必须进行认真的课堂改革。比如在内容上,必须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把大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成就搬入课堂,坚持唯物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的理论,通过讲事实来摆道理,让学生在成绩面前增强“四个自信。”在教学形式上,除了坚守传统“灌输”的方法,必须结合当前学生喜欢网络生活的特点来教学,在网络上他们习得的是互动、平等、即时、轻松等意识和习惯,要想抓住当代年轻人的心就应该大胆借鉴网络

智慧,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现代网络生活的节奏,增强他们对于思政教育的现实感和接受度。

二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增强环境育人能力。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是社会人,周边的社会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改变着每一个人。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受环境影响。校园文化的营造必须符合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迎合同学们的健康成长需求,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首先在硬件规划上,要科学布局,结合校园的自然风貌设计好各类正式建筑及娱乐休闲场所的风格,以建筑美学让学生在有意无意的举目张望中感受美的熏陶。对于众多的人文景点,不论宏观、微观,巨大、细小都应给予重视,比如雕塑、标牌、宣传栏、文化中心等,都应尽力体现育人功能,对于这些文化设施,既要考虑它的实用性更应体现它的象征性、审美性,让学生在使用、消遣中流连忘返、乐在其中。其次在软件上,要精心设计各类文化活动,尤其是学术活动,充分体现大学精神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感受象牙塔的高贵,向往知识殿堂的神圣。在文化活动的创办中,既要考虑年轻学生的娱乐需求,又要防止活动的肤浅和浮华,避免大学校园文化的过渡娱乐性,只有真正高雅、内容充实的文化活动才能确实满足学生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调查发现,学生对最满意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以重大节日、实践为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占44.1%)和“与老师谈心、交流”(27.6%)。因此,大学要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深化活动主题,丰富活动形式,打造活动精品,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再次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拓展精神文化育人平臺。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你平时获取实时信息的主要途径”的选择排在第一位的是网络,选择人数远远多于其他形式。互联网使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料更加便捷,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互联网也是一个各种信息交融杂陈的地方,有积极健康的、也有消极庸俗下流的。所以,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净化,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引导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中的积极作用。

三要创新育人模式,深化实践教学,增强实践育人能力。大学对许多人来说是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阶段,完成大学教育等待他们的就是广阔的社会天地,对于大学生来说,强化实践教育是锻炼他们社会适应能力,提前感知国情、民情的最佳方式。实践教育也是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良好方式,实践是千变万化的,实践中往往没有现存的答案,需要大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炼方法、增长才干。通过实践教学,大学生能把理论知识、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外化为行动,在这一过程中既能纠正自己认识、取向方面的偏差,也能巩固和升华自己的理论知识、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盼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站在一线去倾听,通过实践得来的对人民和国家的情感才会显得真实,也更容易打动人心,更能够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连。大学应该创造各种条件搭建各类平台,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有渠道深入社会内部锻炼自我、服务国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4.

[2]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2011-1-18)[2019-06-1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10-18/3397695.shtml.

[3]张民耕.论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1:60.

[4]李大兴.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需要问题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2(04).

[5]梁胜初.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3:9-10 .

[6]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54.

[7](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6.

责任编辑  姜淑娟

作者简介:凌石德,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团省委2018-2019年度青少年研究共建课题“国家治理法治化与青年国家认同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引导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