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在文化育人方面影响深远。将人视为一种文化存在意味着,人是文化生成性存在、文化关系性存在、文化意义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项铸魂育人工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文化话语转向的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启示深刻,即要注重文化生成、追求文化包容、彰显人文精神。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培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08-0004-0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明确提出了“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的新要求,文化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文化育人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指引,从而实现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而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就为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工作提供了深厚而丰富的学理基础与重要的实践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话语转向
从整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政治话语式的关注→学术话语式的关注→哲学、文化话语式的关注。[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今天正在发生文化话语转向,在这一重要而关键的转向过程当中,文以载道、文化育人、人文关怀等教育价值越来越凸显,也在新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铸魂育人作用。
(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政治话语式关注
在革命和建设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适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党员和干部先锋模范精神、注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等等是此时文化育人的主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要继承“两个传统”,即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其中,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在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了大发扬。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主要是党的革命文化传统、革命道德传统的革命精神弘扬与传播。这一阶段不仅从文化建设上注重培育强大的民族精神,还将之提升到政治的高度加以强调,如毛泽东同志将政治远见、斗争和牺牲精神概括为“伟大的‘鲁迅精神’”,并号召贯彻到全国各地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邓小平同志凝练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下大力弘扬的“五种精神”。在政治话语式的关注和影响下,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主要是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帮助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革命接班人。简言之,文化价值配合政治价值的实现。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1年的学术话语式关注
在学术话语式的关注和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低层次的信仰教育与作为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这一阶段的国家学科调整中被合并为一门学科,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是1998年出版的刘建军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论》,注重道德信念、政治信念的教育培养共产主义者,运用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经验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获得更广泛的适用面。随着学科创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价值开始逐渐纳入学术论域。代表性著作是2001年出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郑重地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形象,系统地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展开了一次回望与前瞻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交融的学术探讨。该作既积极汲取党的传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科学论点,又与时俱进地借鉴现代学术成果对其内涵、表现形态、实现路径等进行深究,有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学术话语体系建构。
(三)2001年至今的哲学、文化话语式关注
这一阶段代表性著作是2003年出版的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该著作首次站在价值哲学之高处深刻追问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价值,并在概念界定、功能表现、路径创新等方面提供哲学层次的理性解释,是整体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拓荒之作。《中国社会科学(2018)》发表项久雨的“新发展理念与文化自信”,从“塔式结构”论证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与认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2003年至2019年沈壮海的系列学术专著《先进文化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文化软实力及其价值之轴》《论文化自信》等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性质和指向,以先进、优秀、高雅的文化铸魂育人才能造就时代新人。2012年郑永廷的《中国精神生活发展与规律研究》,深刻剖析中国当前精神生活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及其原因,阐释了提高当代社会精神生活质量可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等文化修养方式契入。2017年刘建军的专著《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着重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信仰根基、核心价值等文化内容。2018年骆郁廷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论》阐析了文化软实力、精神交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前沿问题。
总之,从政治话语式关注,到学术话语式关注,再到哲学、文化话语式关注的转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是什么”的事实认识,向全面深思文化育人“应如何”的价值认识之思维过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文化话语转向,其文化育人已引起人们重视,但是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视角来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还比较稀缺、研究成果尚存在往纵深方向深度发掘和延伸的空间。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中的文化育人思想
(一)人是生成性的存在:文化生成性存在
人是生成性存在,人在文化中生成。马克思认为:“自然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具有的人的本质。因此,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3]人如何看待自己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如何对待人自己的自然规定,可以映射一个人的文化教养全貌。这为文化育人提供了一个动态关注点和判断参照。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人首先是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生物性存在,创造人类历史文化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5]首要表现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6]人类创造历史文化的条件有很多,但其中就需考虑人自身的生物性因素、既已形成的自然存在因素、从现在发展至未来的生成性因素等。因为“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7]人生下来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人是未完成的动物,同时人也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未完成性”是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后天的教育实现“二次生成”。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澄明:“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8]人作為自然存在、生物性存在、生成性的存在是无法完全摆脱动物性的,动物性与人性上的多少程度反映人与人在道德习得、精神发育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差异程度,但一个人的价值与行为取向是偏向动物性的一面,还是偏向人性的一面,却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文化教育引导的。
(二)人是关系性的存在:文化关系性存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改造费尔巴哈的术语阐释“人是类存在物”[9],“人的类本质”[10]恰恰就是一种社会关系,“人的类生活”[11]是人在过社会生活。从本意上来说,“类”意指相似相同事物的综合,但马克思在这里所使用的“类”概念指的却是人的社会性,即人的存在是社会性存在、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生活是在过一种社会生活。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曾分为不同的阶段对人的存在作出经典诠释。具体而言,人的存在第一阶段是前资本主义社会,或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阶段,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例如奴隶对奴隶主的依赖、人治盛行。第二阶段称为资本主义社会,以人对物的依赖为特征,例如追捧“金钱至高无上”。第三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阶段,人的存在不仅挣脱了人对人的依赖,而且破除了人对物的依赖,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阶段。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人终于成为了自己的主人,成为了自由之人。
(三)人是精神性存在:文化意义性存在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2]人的存在是有追求、有目标的,人在追求目标途中创造历史文化、构建精神家园、实现人的存在价值,这些对“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13]来说都十分重要。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14]文化对象由人的意识组成,人能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物质、精神文化资源等存在,并且人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意义性存在是需要精神食粮滋养的,而这些精神食粮来自于人的创造、加工和供给。马克思阐明人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此处“一切社会关系”既包括物质关系,又包括精神关系,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关系性的存在,这种关系性更多的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关系,而这种精神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又具体表现为,例如党员与党员的关系、团员与团员的关系等。文化育人不仅要深刻认识“现实的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是社会人,而且还要进一步把握好人与人在社会中的精神关系。正是人的意义性存在照亮了人的动物性、自然性的存在,人的生命意义是要建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叫人文智慧,而文化育人正是建构意义世界的实践,是对人“精神的唤醒”,唤醒人去超越物质性存在,自愿自觉自主地成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意义性的存在、幸福的存在、有尊严的存在。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育人的启示
(一)注重文化生成
马克思恩格斯将人视为“未完成性”的存在、生成性的存在、文化生成性存在,足见对人通过后天教育、学习实现“二次生成”的重视。这说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许多条件,其中就需立足于人自身的生物性因素、既已形成的自然存在因素,以及兼顾和展望从现在发展至未来的生成性因素等。我国对文化育人思想的阐述至少可追溯至《周易·贲卦》所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6]在中国古人看来,天文专注于宇宙天际领域,遵循“天道”规律,关乎世事变迁;而人文专注于人的精神修养领域,遵循“人道”规律,关乎人类文明教化,二者各有分工、相辅相成。在中国古代表述文化育人的相近词还有“以文教化”“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等都强调后天形成的文化、道德是人对某种给定的人伦关系纹理的体察,以及用这些外在的、纵横交织的伦理纲常、价值规范价来约束人的言行举止。由经这样一个“化人”“育人”的过程,人先天的“未完成性”存在得以在后天的教育、学习中实现人的“二次生成”。思想政治教育是让人成为“自己”的活动,要注重人的文化生成,立足于人的“未完成性”这一现实基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帮助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收获道德习得、促进精神发育、提升文化修养、推动潜能显发,实现人的“二次生成”。
(二)追求文化包容
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强调人是关系性的存在、文化关系性存在。生活在种种社会关系、文化关系网中的人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尤其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与人交往时的包容品质,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需要注重人的包容性发展。引导人追求文化包容,尤其在当下全球化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应该是一种全球化的交往。思想政治教育要让人学会交往,学会“走向他者”。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追求文化包容的人,体现了三重文化蕴味:其一,个人涵养层面,培养人以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去尊重不同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文化发展道路和文化生活方式。文化包容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一种人文关怀的能力,是对文化存在差异的开放包容,在承认和认识到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培养文化包容、增进人文理解;其二,社会教育层面,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在人文交流中占据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互动是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的人们增进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渐进地消除文化隔阂,积累文化互信;其三,国家发展层面,“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人了解和认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特点,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碰撞在所难免,文化包容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中必不可缺,否则,文化发展将走向僵化衰落,人文交流将遭遇文化阻抗。
(三)彰显人文精神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来看,人是精神性存在、文化意义性的存在。这意味着文化育人需注重领略人文精神的真义。中华人文精神深深地积淀着传统的文化育人思想,彰显人与人和合共存的生活理念,推崇俭约守正、美美与共的生活追求等等,是中华儿女思想文化、民风民俗、生活方式、情感所归、行为所向等的集中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享受物质文化,更需要去领略精神文化,去发掘和参悟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智慧。要让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智慧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流动起来,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人的创造力、反思力、和谐力等内在力量,而不再过多依赖外在的自然力。人的这些内在力量植根于内心的人文精神,是对共同命运的人文关怀。简言之,对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智慧的自觉追求探明和照亮现代化前进之路,而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智慧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建构意义世界、追求博雅、彰显人文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應对“人的单向度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弥补科技与人文教育分离、治疗工业文明后果的精神桥梁。因此,要自觉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智慧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坚定地做新时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美好营造者和守护者。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
[3][4][5][6][7][9][10][11][13][14][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4,519,295,209,196,161,163,163,295,161,50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6.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16]周易[M].冯国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74.
责任编辑 牛志鹏
作者简介:刘萍萍,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财经学院2017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7SZA02);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范式转型与财经职业伦理研究”创新团队和“广西财经学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