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娜 刘歆
摘 要:培养大学生团员向党组织靠拢是团组织的基本政治任务,也是开展团员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主方向。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团员的整体素质呈现“两端化”现象,处于“团员疲惫期”的团员比例大,党支部带领团支部开展的教育活动形式丰富,但缺乏挖掘活动深层意义的设计等。聚焦问题,上下联动,设计创新大学生团员入党的分层一体化教育途径,根据团员推优入党的过程,探索系统化,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教育体系,并以此为指导,探索大学生团员入党的分层一体化教育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团员入党;思想引领;分层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08-0008-05
2016年11月,《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提出重要指示,要求青年工作一定要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青年处于“拔节孕穗期”,最需要进行引导和栽培,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指导,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引导大学生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是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政治任务。
大学生中近90%的政治面貌为团员。团员应该有着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但大学生团员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实际比例偏低,党支部及团支部对团员的教育效果不理想,团员的身份认同与组织归属感不强,政治意识薄弱。新时代共青团改革要求创新大学生团员思想政治引领的分层一体化教育途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团员入党的现状调查
(一)基本信息统计
本次调研以广州某区的3所大学为样本,共收集300份数据,有效数据291份,其中男生占70%,女生占30%。参与调研者中党员占11.61%,团员占88.39%;初中入团的占85.16%,高中入团的占13.55%,大学入团的占1.29%;提交入党申请书情况请如下图1,未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团员占33%。
(二)新时代大学团员入党的思想意识及行为现状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对团员的教育管理和党建带团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进一步规范基层团务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育青年学生的思想认知,“进一步加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切实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继往开来,铭记历史再树榜样,积极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准备是当代青年的责任。而调研显示目前大学生团员的思想引领“两端化”明显——一方面,培养出了一批政治意识强、组织纪律好、模范带头作用好、敢担当的青年团员,但该层次的团员在青年团员中的比例太少;另一方面也存在少数没有组织纪律性的团员;而更多的团员是处于团员意识的“疲惫期”,随波逐流。
1.大学生团员意识水平参差不齐,“两端化”明显
大学生团员意识主要体现在其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等方面的态度和行为表现[1]。通过对大学生团员对团章、党章基本理论学习效果的调查,显示约30%的团员有很强的团员意识,主动关注党团组织总纲领的内容和时政动态,积极参加团支部和党支部活动,认同团支部的思想引领及实践教育活动,认真履行团员权利与义务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而近10%的团员明显对团组织的动态及活动很被动,几乎不参加任何团的理论学习和组织活动,组织纪律性差。近60%的团员对待团组织及其活动态度随意,对团和党的理论了解程度不够,存在一知半解现象。
大学生团员的意识水平参差不齐,“两端化”现象明显。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的团员在工作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政治、组织和模范意识;而非干部群体构成了中间的“团员疲惫群”,这些人入团时间早,对团员身份不再保持激情,对团的组织纪律观念淡漠,对团的活动缺乏热情,需要新的刺激源再次激发其对团组织的兴趣,引导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少数对团的活动持排斥态度的团员,则需要根据其思想状态和观念,给予再次教育引导或劝其退团,以保持团员队伍的纯洁性。
2.高校团支部缺乏系统指导,“团员疲惫群”较大
共青团改革要求加强团支部在团员思想引领方面的政治功能,侧重实效性。团支部是开展大学生团员教育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在党支部和团的上级组织共同领导下开展团员的教育管理活动。随着“一学一做”“四进四信”“活力提升工程”等团组织专题活动的开展形势高涨,团支部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形式也呈现多样化。
调研显示“团员严格参与班级‘三会一课’”的比例为30.97%,“团员严格参加团支部实践活动”的比例仅18.71%,可见团员对团支部活动的认同度低。由于团员的理论素养水平不等,團员理论教育的资源及系统性规划不到位,团支部开展团的理论专题学习内容往往呈现片段化、表面化,缺乏系统的理论设计;团支部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和对理论素养的巩固作用不足,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不能很好的结合,且缺乏挖掘活动深层意义的设计,教育效果受限,团员对团支部活动的认同度不高,处于“团员疲惫期”的比例较高。
3.高校党团组织对团员的入党培养缺乏分层分类的设计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中将大学生团员入党前的培养过程分为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3个阶段,有对应阶段的目标要求和培养期限,是规范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南,也为基层党组织改善对大学生团员入党培养的考察和培养机制提供了方向。
大学生团员的入党培养有党组织和团组织的集中培训及个人自学,学习效果不仅受集中培训的影响,更大程度上由培养人的指导、个人学习计划与执行等情况决定。调查显示,只有49%的入党积极分子会自觉的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而访谈情况发现实际有计划并自觉开展学习的比例更低,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的情况不容乐观;23.9%的入党积极分子能够坚定入党的信念和行为;29.7%的入党积极分子能够明确说出党的宗旨、基本路线等。
关于“我随时可以联系到党支部的党员并得到关于入党方面的指导”的问题调查显示, 32.26%的入党积极分子能够随时联系并得到党员的指导,近50%的入党积极分子表示有时能够联系并获得帮助,仍有15%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不知道如何联系党员。关于“入党培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和态度”调研显示,有近32%的入党积极分子认为入党培养人会认真对待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同样有近10%的入党积极分子认为入党培养人没有认真对待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究其原因主要是入党培养人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党支部对其缺乏有力的监管和指导。
党组织采用“1+N”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模式,即1名党员对接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实际的培养过程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徘徊在队伍边缘,思想动态不能及时掌握,入党积极性下降;同时由于入党积极分子自身态度不一,且以党支部为主对团员入党的政治理论教育缺乏分层分类指导的系统规划,大学生团员入党的思想引領效果不理想。
二、新时代大学生团员入党的思想引领分层一体化设计
大学生团员关于党团的理论基础知识弱,团员意识普遍不强、党团组织在其入党引导方面的衔接教育脱节。因此,围绕思想引领的核心任务,依据团员推优入党的流程将团员进行分层,根据《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落实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设计思想引领实践,建构大学生团员入党的思想引领分层一体化体系,是提升大学生入党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差异的体现。
(一)新时代大学生团员入党的思想引领分层一体化指导思想
新时代大学生团员入党的思想引领分层一体化是以大学生团员根据接受党组织培养及其对党的认知规律做分层假设,同时兼顾实际操作情况,将其分为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3个层次,结合大学生入党所处不同层次的思想状况及思想引领目标设计分类指导的内容体系,开展分层一体化的培养。
(二)新时代大学生团员入党的思想引领分层一体化培养目标
大学生团员入党思想引领分层一体化的最终目标应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相吻合,符合发展党员工作的总要求,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要在入党启蒙教育中引导具有坚定信念的大学生团员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对党的理论学习,进行对党忠诚,旗帜鲜明的意识教育;对发展对象的培养更加侧重思想和实践引领,在现实表现中能够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树立群众路线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观,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新时代大学生团员的思想引领教育要回归生活,加强对其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严守纪律的监督和考察,重点突出政治上的先进性、素质上的全面性和标准上的严肃性。[2]不同层次的思想引领具体目标要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流程图》中的规定相吻合。
(三)新时代大学生团员入党的思想引领分层一体化体系建构
大学生团员入党的思想引领分层一体化体系以设计思想为原则,围绕目标的要求,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培育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落脚点[3]。大学生团员入党思想引领分层一体化的体系如下图2。
1.入党申请人的思想引领。入党申请人为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大学生,其接受团组织较多的教育引导,未接受过党的系统教育,该层次的大学生思想引领应以团知识摸查及党章等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引导教育,侧重党团知识教育的衔接,通过对党感性认识的疏导、理想信念的澄清式引导,培育其正确的入党动机。[4]
2.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引领。入党申请人通过党组织考核,结合团支部的推荐意见,被党支部认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需要接受党的基本理论的系统培训,思想引领内容要侧重培养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理性认识并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等方面。[5]该阶段培养期限在一年以上,是全面培养和考察的关键期,要结合现实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全方面、多方位、多手段进行考察,以政治标准为首要考虑,培养其辩证思维能力和对党的理性认知,以培育并认同党的共同理想为目标。
3.发展对象的思想引领。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党组织集中的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育,培养时间超过一年且理论考核和实践考察结果优秀,结合入党培养人、党员、党小组及群众对其的意见,向上级党组织报备审批后由其所在党支部确定为发展对象。发展对象思想引领的内容应侧重党的纲领性文件解读、党的组织生活及纪律要求及优秀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等,培养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及“为党发声”的意识和能力。[6]
三、新时代大学生团员入党的分层一体化教育举措探究
大学生团员入党思想引领分层一体化的教育需架起党建和团建的沟通和实践桥梁,由高校党委和团委做顶层架构,院系党组织带领团组织设计开展实践活动,党支部培养党员“为党发声”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党员作为入党培养人的综合素质,规范党务和团务的制度,以群团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平台,将思想引领工作的效果通过主要团干部和党员的发声显性化。
(一)“三全十育人”:打通大学生团员入党分层一体化教育的全通道
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要让立德树人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生活,以创新的勇气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从入学第一课到离校最后一课,渗透到每个学科、每个课堂、每个活动、每个班级、校园每个角落,让学校成为化育为人的天地,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和技能、发放文凭的场所。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2018年学校共青团工作报告》中强调,学校要激发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担当,有机融入学校育人生态,充分发挥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课程育人的独特优势,创新分层分类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培育时代新人。[7]大学生团员的入党分层一体化思想引领依托基层党团组织和群团组织,利用“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媒体优势,发挥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及党团课程的引领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组织文化,激发其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意识,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分层一体化教育的顶层设计。“三全十育人”体系打通了新时代大学生团员入党的分层一体化教育的全通道,为丰富大学生团员入党分层一体化教育实施举措提供了保障。
(二)“党团联动”:提升大学生团员入党分层一体化教育的合力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突出基础制度创新和组织活力提升。大学生团员入党的分层一体化思想引领要“党团联动”,由高校党组织设计大学生团员入党分层一体化的理论培育顶层机制,开展党课、主题教育等理论素养的培养;以高校团组织设计大学生团员入党的分层一体化实践顶层机制,结合理论培养内容,设计开展主题教育、团日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乡村振兴等实践培育活动,锻炼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该格局要求高校各级党建工作中明确列入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专题内容,将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格局,落实团组织在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协同领导,同规划、共部署;要求團组织的各类活动设计及实施中有团有党,既有切合团组织活动的精神,又有党组织活动精神的提升,架起党组织与团组织在思想引领中的沟通互动桥梁。
党团联动的大学生团员入党分层一体化教育通过“亮身份”“压担子”“树标杆”等措施,利用党团组织平台培育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及入党申请人等“知党、爱党、忠于党、奉献党”的爱国爱党情怀。
(三)“学习共同体”:创新大学生团员入党分层一体化教育的培育方式
“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体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8]学习共同体理论关注学习者个人的认知和交互风格,以营造共同学习愿景,在不同社会文化情景中利用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知识和事件进行认知建构,重在达成身份认知,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沟通、共享、协商达成知识的习得或共同信仰的树立。
大学生团员入党培养过程中,由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团支部中的入党申请人组建学习共同体,由基层党支部和基层团支部根据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具体目标,开展党员继续教育和发展入党分层一体化的培养和监督。该架构的学习共同体在完成学习任务和实践工作中实现互学互评和互相监督,改善大学生团员入党过程中组织培育力度不强,培育过程和监督不到位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团员入党分层一体化教育的思想引领和监督机制。
(四)“全媒体时代”:推动大学生团员入党分层一体化教育的互联互通
目前互联网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智慧党建”“全国党务系统”“智慧团建”“I志愿”等党团务网络平台也影响了传统的党团建设模式。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团员入党的分层一体化教育工作中,要主动占领网络媒体,利用自媒体平台充分了解青年思想动态和需求,利用短视频教学优势开发思想引领素材,结合时代发展契机及建党建国等重要历史阶段,利用线下红色教育基地,进一步开发传统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潜力,多样化开拓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党的基本理论等理论授课的途径和资源,解决对大学生团员入党分层培养的理论培育针对性不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线上线下联动”,开发党的基本理论体系相关精品课程,共建共学共享;培育线下精品项目,打造品牌活动,互学互评互鉴,推动大学生团员入党分层一体化教育的互联互通,融合大学生团员入党分层一体化教育的培育实践。
参考文献:
[1]陈章政,张雨明,胡真齐,顾欣.高校共青团员意识现状及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
[2]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2-27)[2019-06-18].http://www.gov.cn/zhengce/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3]组织工作基本丛书.发展党员工作手册(新编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23.
[4][5][6]发展党员工作手册[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35,46,83.
[7]傅振邦.纵深推进团学改革着力培养时代新人——2018年学校共青团工作报告[EB/OL].(2018-2-26)[2019-06-18].http://edu.youth.cn/jyzx/jyxw/201802/t20180226_11445195.htm.
[8]张威,郭永志.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2,28(05).
责任编辑 姜淑娟
作者简介:宋安娜,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辅导员、讲师;刘歆,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辅导员、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2018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7WT024)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