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惠琼
【摘要】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面对以抽象思维为主的数学问题,往往会让出现畏惧、厌学或是学习成绩难以快速提升的現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均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系统、科学且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为此,本文将围绕如何促进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升的问题阐述相关策略研究,以帮助学生提升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偏向于采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但是会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使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研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一、深挖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欠缺的问题根源
因为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此外有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忽视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学生不能解决数学问题时,只能够选择放弃,或者是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这样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在解题时就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研究,降低学习效率。此外,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容易使学生在上课时走神,课堂也比较沉闷,不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影响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探究促进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因此,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首先,如果学生有着比较强的数学解题能力,当遇到数学问题时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进行解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都比较高;其次,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再次,如果学生不具备解题能力或者是解题能力比较弱,不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学生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定位在不适合学习数学的位置上,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
三、践行促进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1.对症下药——让习题设置有的放矢
在小学甚至初、高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认为采用题海战术能够让学生掌握题型,提高解题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高。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会需要学生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很难有耐心花很多的时间去做习题,有时候做习题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做题的效率也不高。因此,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根据班级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例如,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日常作业来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解题能力,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给他们设置更适合他们数学习题,如此一来,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又不需要绞尽脑汁去思考那些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的题目,而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就不用一直重复练习那些基础的习题。教师提高习题的针对性,能够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四年级下册的《四则运算》这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之间的运算方式,为接下来学习运算定律奠定基础。学生想要掌握好四则运算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来设置不同的习题,例题1:一家商店中有木质铅笔和自动铅笔两种,价格分别是0.5元和2.5元,小亮买1支自动铅笔和2支木质铅笔要多少钱?例题2:一家水果店正在搞活动,买三个苹果送一个梨,小亮想买7个苹果和3个梨,一共需要多少钱?这都是四则运算的习题,但是两个例题的难度明显不一样,能够有针对性的培养不同能力的学生的解题能力。
2.及时反思——让存在问题及时纠正
都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当遇到问题时,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因为学生在做题的时候适当的反思,能够有效地拓宽自身的解题思维,遇到问题时,能够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解题。
例如,在讲解四年级下册的《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时,如果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是很好的话,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困难,这需要学生不断进行反思,为什么自己想象的和实际的不一样,这时可以通过采用实物来培养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先自己在脑海中想象图形旋转、折叠后会是什么样子,然后实际动手操作旋转、折叠图形,再闭眼回想图形运动的过程,不断操作、反思、操作,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空间思维。
3.探究合作——让学习过程相互促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受到了很多教师的重视。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可以与身边的同学一起相互讨论,开展合作学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动手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解题思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解题策略,相互促进,即使有时候遇到解题瓶颈,只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就能够解决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讲解四年级上册的《除数是两位数》这一课时,教师先将相关的知识点和计算方式交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相互出题、交流、解题、批改,例如,某学校四年级一共有540人,有12个班级,平均每个班级有多少名学生?
4.举一反三 ——让训练实效前后延伸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课前预习对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如果学生在上课前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授课时就能够更加快速地接受,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充分地掌握数学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中很多都具有关联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数学习题中很多具有相似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相似问题的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在讲解四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时,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相似又不同,学生通过预习就能够了解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在课堂上教师再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补充说明,同时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进行对比,发现长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后,在课堂上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升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和长久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可以通过提高习题设置的针对性、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合作探究和举一反三的习惯与能力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培养,有效促进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宋志丹.小学数学有效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研究[J].考试与评价, 2018(5).
[2]王细娥.探讨在小学数学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24):154.
[3]曹玉华.提高小学生提出与分析数学问题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上旬, 2018(14): 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