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9-09-10 23:13梁元龙
高考·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梁元龙

摘 要:数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小学数学相比,高中数学逻辑性更强,内容也更为复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和方法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仍有待进一步优化。文章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探讨了改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策略,以期能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最基础的工具学科。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在教学中看中的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主体性发挥,对于传统数学教学来讲,这一全新的数学教学理念显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新课程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高中数学教学必定是任重而道远。那么,要想实现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在这里对此做出了研究。

一、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学生缺乏主动思考能力,宁愿死记硬背也不愿意主动去学习解题技巧;教师在教学中以知识灌输为主,对数学学习技巧、規律的总结非常死板,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如在三角函数教学过程中,三角函数的类型很多,各类三角函数经常要进行关系转化,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基础知识传授外,难以做到举一反三,不会深层次地去探讨三角函数化简、求值、恒等、变换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在三角函数解题中也是不思变通,思路僵化。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步提高学生学生动脑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已知 sinα 的值求 tanα 的值时,教师既可以让学生通过 sinα的值求 cosα 的值,然后 sinα/cosα 得到 tanα 的值,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 tanα 与 sinα 平方的关系得恒等式,解出tanα 的值。这两种解题方法虽然结果相同,但是会涉及到不同的知识点,解题过程也有所不同,可以提高学生转化、解题能力。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积极引导来培养学生主动思维能力。

二、用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化解重点知识

高中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并且每一个堂课都有一个重点或难点。教师在明确教学重点的基础上,要围绕重点进行课堂设计、开展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借助直观的教材进行新知识呈现,并运用新旧知识比较、串联,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其次,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推导公式、自己去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在引导上多下功夫,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体现。换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重点知识讲述和渗透。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 2-1 椭圆一章第一课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椭圆定理理解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简化。在椭圆定理理解上,教师可以生活中常见的椭圆如萝卜的切片、汽车油罐横截面等,让学生对椭圆的概念和定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可以借助钉子、两根长度不等的细线来画椭圆,让学生认真观察画图过程,并结合书本定义对椭圆图像作出解释,重点解释“两个定点”、“距离的和”、“常数”这几个关键字。同样,在求椭圆标准方程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尝试化简,然后再指出含有根式的化简规则,圆满解决教学难点。

三、鼓励学生质疑并勇于创新

高中数学教师要营造出和谐、平等、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不同的看法。 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充分的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新的视角去看待旧的问题,才能够大胆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并为学生的大胆质疑和提出问题提供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导,从而推导出新的定理和概念,对问题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些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和错误,教师要用宽容、鼓励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使其他学生也认识到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最可贵的,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教材、质疑教参甚至质疑教师,鼓励学生独树一帜与标新立异。 当学生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和看法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充分的讨论与交流, 使之成为教学中新思维的一个契机。 进而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完善,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 在提出一个新思路或者新问题之后,教师都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创新的质量, 也使学生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应该秉持认真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创新。

四、及时进行教学总结,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探究学习的习惯,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思考以下问题:自己在课堂上是否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如何,教学重点解析是否到位等等。立足于教学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基本方法教学,讲明讲透数学公式、定理推证的过程中蕴含的解题方法,如转化、类比、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法等,探讨有效的解题规律,同时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课堂实践,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更要努力的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知识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出例题ax2+bx+c>0,进行例题解析,并在知识讲解过程中渗透图像法、结论法等解题方法,让学生熟悉相关知识。然后,教师再将例题答案擦去,变换数字,请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上台演练,以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对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多样数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刘东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2:1-145.

[2]李伟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55-156

[3]宁连华.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调查研究[J]. 2008,(29):14-16.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