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中三角函数作为主要知识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完成学习后,大部分学生都会出现错误,影响到解题质量与效率。本文选择以三角函数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三角函数教学中易错点,并给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易错问题
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作为主要内容,已经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三角函数知识点学习难度较大,考验学生综合能力,也是对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高中数学教师要总结归纳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并联系教学实践给出解决措施,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知识点。
1、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学习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三角函数作为主要构成部分,培养与锻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后,可以显著提升自身数学能力,并未后期数学知识点学习奠定基础。尤其是我国持续推进新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教学理念的限制,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着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数学思维。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教师也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有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综合能力。
大部分学生受到自身客观因素限制,三角函数学习时难免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不同题干背景下同一道题表现形式也存在差异,要求学生具有一定抽象思维能力。三角函数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在学生思维中逐步渗透三角函数相关的理论知识,持续丰富学生数学知识体系。数学教学工作的落实遵循数学理論与教学原则,如果数学教师不遵守这两点,会使得教学工作陷入混乱,对于教学实效性产生影响,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易错点的分析
2.1未能全面掌握概念
三角函数本身与角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但解题时受到题干条件的影响,会造成角的取值情况存在差别,部分学生没有全面掌握三角函数概念,使得解题时出现错误。通常题目以三角形或其他几何图形中限制各种关系,将角度取值范围限制在(0,π)内,当然不包括倍角关系。但部分学生解题时概念掌握存在误差,解题时往往忽略这些限制,使得最终结果出现错误。
如:假设α、β两个角位于第三象限,两者关系为α>β,请判断以下说话正确的是( )。
A.cosα>cosβ B.cosα C.cosα=cosβ D.以上说法不正确 解: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遇到这类问题后,会直接选择选项“A”,根本原因就是三角函数概念模糊,错误的固定第三象限角的范围,简单为认为他们处于的区间,这是学生常犯的错误,也和思维定式存在关心。依据三角函数定义判断的话,两者取值范围应该为,这样的话会出现很多种情况,ABC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因此选项D为正确选项。 2.2忽略挖掘题干条件 三角函数类题目解决时,部分题目中会隐藏着限制最终答案的条件,这也是出题者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及提炼信息的能力,大部分学生遇到这些问题后很容易掉入到出题者的“陷阱”。 如:已知sinx+cosx-1>0,请计算x的取值范围。 两角和公式将第一次移项后的不等式运用“配凑法”将其进行化简得到最终得到。这类题目解决时,如果忽略隐藏条件,直接影响到解题正确性。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类型题目的训练,逐步形成对这些隐晦信息的敏感意识。 2.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全面考虑学生特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并与情境教学法相融合,提出自主探究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进来,并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激情,从而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知识点学习时,教师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作用,塑造合适的教学情境,布置任务问题:十一国庆节期间,小刚和父母前往崇明岛旅游,崇明岛和另外一个小岛隔海相望,小刚想去这个小岛上游玩一番,请问你可以借助经纬仪、钢卷尺帮助小明测量崇明岛和无名小岛之间的距离吗?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视频、flash动画、图片等展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在任务驱动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要注意一点问题,即教师选择案例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本案例便是常见的“距离”问题,让学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学习,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结语总之,三角函数的题目类型较多,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具体解题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忽略隐藏条件的情况,因此这部分内容初步学习时,一旦出现概念混淆的情况,教师应该及时解决,避免后期影响到知识点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卫勤.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第二课时)教学简录与思考[J].数学之友,2018(06):10-11. [2]黄文彬.基于“问题导学”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8(18):27-29. [3]陈龙珠,吴飞.问题驱动理念下的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探析——以“差角三角函数公式”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7):50-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