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丹妮
【摘要】德育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更是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手段,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紧密关系。本文首先阐述小学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然后对具体的渗透方式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更多教师提供参考,实现对小学生心灵的滋养,进一步深化德育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德育教育;传统文化;文化环境;网络平台;课外读物
虽然在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忘记优秀的历史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人类劳动、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树立民族自信的根本。作为祖国的花朵,學生应该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文化熏陶。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教育中,可以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思想,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1.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道德礼仪早就已经体现在中华儿女的行为活动中。跨越千百年,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并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德育课程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小学德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小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其具备更加优秀的思想品质、更加完善的人格,如心中有爱、奋斗不息、礼貌待人、诚信等,而这些品质均与传统文化本质相一致。由此说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养,还能够促进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使中华民族能够更加长久地发展下去。
2.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教学的动力源泉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德”是对一个人行为的赞扬和传颂,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成为很多圣人贤者、文人墨客的“标签”。同时,在古代帝王挑选继承人的过程中,也会将德行作为择人的标准之一。由此说明,重视德育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已经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其中,使小学生成为具有优秀思想、优秀行为的时代继承人。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之一,可以帮助小学生汲取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其更加全面、更加健康地成长,学校在实现德育教育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1.营造传统文化环境
人们的思想观念通常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学校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进而实现对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此,校园可以建设成一个对小学生观念、德行、品质、性格以及行为方式均有积极影响的环境,同时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实现对学生行为的熏陶,进一步深化德育教育的意义。例如,学校可以举办古诗词朗诵活动、孔子文化节活动、古文素材分享活动、《弟子规》诵读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同时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德育教育的内容,在班级内部构建文化墙,由小学生自主设计文化墙的内容,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化,加深德育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可以对小学生的心灵进行熏陶与滋养,并有利于他们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主动接受学校的德育教育。
2.提高师资综合能力
在推进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为了能够切实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学校应该积极构建一支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品质、思想内涵的德育教师队伍。在这一前提下,教师能够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内容进行融合,同时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德育教师共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定期进行文化交流与讨论。另外,教师还需要形成书面报告,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学习进度进行记录、总结,最后由管理人员进行审核与评价。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德育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提高教师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也就是说,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还能够通过自身的规范行为,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实现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
3.运用网络平台宣传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提供便捷服务,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宣传,可以打破传统教育在时间、地点等方面的限制,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例如,学校可以设计传统文化社团、知识专栏、分享平台以及交流平台等,然后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交流的方式,打破小学生在年级、班级之间的限制,进而实现传统文化之间的互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网络可以为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提供一个互动平台,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进而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与意义。
4.丰富学生课外读物
学校要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将其渗透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对小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积极影响。具体来说,学校可以对优秀文化中的精粹进行保留与传承,逐渐形成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的模式。比如,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读物,如《论语》《诗经》《弟子规》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还能够通过这些课外读物汲取更多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还能够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读物,也是对当前的德育教育的有益补充,它有助于实现促进综合发展的德育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二者都会对小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德育教学中,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彰显德育教学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
【参考文献】
李镜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的研究[J].名师在线,2019(13):80-81.
陈静.小学德育管理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分析[J].文教资料,2019(06):138-139.